视频网站免费vip账号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026/95975.html耳穴医疗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座“桥梁”
耳穴疗法早在《*帝内经》就有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法国P.Nogier发表的“胚胎倒影”耳穴分布图,主要根据西医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三个相位学说”;20世纪70年代,美洲耳穴学术流派采用耳穴分区系统,创立了战场耳针等特色疗法;国内外的耳穴应用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各科众多疾病,也包括心身医学、养生保健领域等;耳穴基础研究理论包括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全息学说、近脑学说、神经学说、超微结构变化学说等;
年5月,《耳穴名称与定位》成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行业国际标准。依据中西方较有代表性的经络学说、全息理论、神经学说、德尔他反射学说等,“耳穴医疗”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耳穴医疗”将在未来中西方医学研究中不断丰富,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座“桥梁”。
耳穴疗法起源于中国,是我国的传统疗法之一;国外耳穴的较快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医学博士PaulNogier发表的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而且随着现代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其运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影响力在不断增强,现已形成了欧洲、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三大主要学术流派。
1耳穴疗法在亚洲的起源与应用
耳穴疗法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就有“耳脉”的记载。《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经络运行气血、营养全身、调和阴阳,通过耳穴可以达到诊断治疗疾病的效果。
此后,历代医家对耳郭穴位治疗内容逐渐丰富,也有关于耳郭分区的记载。耳穴诊疗法在中国有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主要体现在耳穴分布命名体系、作用机制的阐述和临床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亚洲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独联体等也采用中国的耳穴诊疗理论并用于临床。日本有学者将耳穴贴压疗法用于源于精神紧张的疾病诸如头痛、眩晕、失眠、情绪不安等患者的辅助治疗,结果表明,耳穴贴压减轻了患者时间和金钱负担,减少药物依赖患者服药量,甚至使患者无需药物治疗。
2欧洲耳穴学术流派
耳穴的重大发展是20世纪50年代法国医学博士PaulNogier发表的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之后,耳穴在欧洲发展迅速,尤其在法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等国家。
法国耳穴图是在现代医学实践基础上的、并与现代医学理论相匹配的特殊示意图谱。此图载有42个耳穴、大致形似倒置胎儿。叶肖麟于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发表了PaulNogier博士的重大发现:“外耳并非单纯为一弯曲软骨,它是与内脏器官存在密切相关,内脏疾患大致能在耳郭上有相应的反应点出现”,这一理论传入我国及世界许多国家,掀起一股耳穴热潮。
年,PaulNogier从胚胎学的观点提出三相学说的躯体皮层耳穴命名和定位。PaulNogier认为,身体各部分的病理性反应或投射是动态变化的,表现在耳郭上主要有三种反映形式,称之为第一相位(phaseⅠ)、第二相位(phaseⅡ)、第三相位(phaseⅢ),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耳穴名称和定位呈现一穴多位,一位多穴的复杂情况。在治疗手段上,常以激光、金银磁珠贴压为主,也有根据患者是左利手、还是右利手选择金针、银针治疗的做法。
3美洲耳穴学术流派
美洲耳穴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年,美国OlesonTD等发表了一种为统一中国和PaulNogier耳穴的新的耳穴命名系统,这是一套采用字母与数字结合标注耳郭区域与耳穴的方案,年又对此方案进行了补充修订。美国耳穴分区系统对推动耳穴国际标准化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临床研究方法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4国内外的耳穴应用
中国耳穴疗法广泛应用多种系统疾病,应用研究涉及到内、外、妇、儿、皮肤、眼、耳鼻喉等各科种疾病,对失眠、肥胖、便秘、高血压等疾病中医辨证分型及耳穴治疗,有耳针特殊刺法、放血疗法操作及耳穴管针、多功能耳穴火针等针具器材。
欧洲耳穴临床研究主要体现在心身医学、疼痛性疾病、新生儿诊治、戒断证、妇科病、神经系统疾病。美国对耳针镇痛、神经康复、缓解焦虑等方面机制做了神经生理学解释,进一步证实了耳穴的疗效。美国耳穴临床研究主要为应用耳针对戒断症状、疼痛、焦虑、减肥、关节炎等进行治疗的研究,以及耳针抗痛的机制研究。原美国医学针灸学院院长、美国空*针灸医学中心主任RichardCNiemtzow博士创立了战场耳针,已应用于美*战场急救处理伤员上。耳穴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有预防疾病、辅助诊断和手术镇痛等作用。
耳穴诊查方法主要包括耳穴望诊、耳穴触诊、耳穴染色、耳穴日光反射、耳穴示波和耳穴电探测等,其中耳穴电探测法寻找反应点方便准确、快速经济,是多数临床工作者选用的方法。在耳穴刺激手段方面,耳郭刺激的方法很多,有耳穴贴压、耳穴放血、耳穴按摩、耳穴割治、耳穴注射、耳穴火针、耳穴指压、毫针、皮内针、揿针、U形针、金针、银针、阴阳针、梅花针、电针、电热针、电火针、电极板、经皮电刺激神经、耳穴冷激、耳穴磁疗、耳穴吹振、耳穴超声、耳穴激光、耳穴夹、耳穴贴膏、魔针、耳体电失衡治疗、油浸灯草灸、线香灸、苇管灸、耳灸盒、点灸、蜡灸等几十种。
近年来,又有不少新型耳穴治疗用具涌现,如新型耳贴、细微型耳穴振动按摩保健笔、耳针器、耳穴浮络割治专用刀夹、负压式耳穴放血针刀、耳穴刺络针等等,大大促进了耳穴诊疗的临床运用和推广。国际耳穴诊疗的应用情况各有特点。在我国耳穴疗法属中医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由针灸医师实施。在西方,耳穴疗法则属较为独立诊疗方式,从业者为物理治疗师甚至非医务人员,因此,多数耳穴诊疗从业者只能采用耳郭电刺激、激光刺激、磁疗贴压等非创伤性治疗。
5耳穴基础研究理论
在耳穴作用原理及分布定位的研究方面,运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耳穴作用原理能促进外界对耳穴疗法的认可与接受。管遵信等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病变脏器相关的耳穴的皮肤角化层变薄,甚至消失,皮肤生发层和棘层增生变厚、局部出现以大量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等组织学的改变,耳穴阳性反应的性质、位置与患病脏腑的性质和位置相一致,与经络、脏象理论相符合,并可随疾病的变化而变化等。耳穴诊断的视诊法、触诊法与压痛法基于此研究的基础较为人接受,耳穴电测法是继这三者之后形成的,具有科学定性定量的特点,基于电测法原理研究耳穴诊断新技术在当前相当热门。中西方对耳穴基础理论较有代表性的学说有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全息学说、近脑学说、神经学说、超微结构变化学说、德尔他反射学说等,但尚未有公认的学说阐释。
6耳穴的命名定位及国际标准
在耳穴命名方面,中国耳穴国际标准方案在制定过程中运用了调查统计学、文献学等科研方法,形成了耳穴命名原则的共识和中西医结合的耳穴术语框架,结束了耳穴命名的混乱状况。为了进一步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应用,采用了英文字母加编号的方式。在耳穴定位方面,基于耳郭解剖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区、点结合的耳穴分区定位标准化模式,达到覆盖全耳,不留空白的目的,确立了耳郭方位术语。综合解剖学、形态学、数学和耳穴学等研究成果、澄清各耳郭解剖结构之间的分野,解决了多年困扰耳穴定位的各耳郭结构间界定无依据的问题。
在吸收美国最新分区定位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创新,建立了耳穴分区定位体系。于年5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发布了针灸行业国际标准《耳穴名称与定位》,其中有93个耳穴。在93个耳穴国际行业标准中,有34个的耳穴命名和定位参考法国PaulNogier耳穴,比例占36.6%;有21个耳穴属于根据耳郭表面解剖名称命名,比例占22.6%;其余38个均主要参考中国耳穴,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比例占40.8%。在93个耳穴国际行业标准中,其代号加上数字的命名方法被广泛采用,除了18个耳穴按照点定穴,其它的耳穴分区命名均参考美国Oleson耳穴分区命名法,比例占80.6%。由此可见,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针灸国际行业耳穴标准是各国方案的有机结合,是各学术的观点共同点的体现,符合标准的制定原则。
国内外的耳穴起源及其理论背景不同,但交流促进融合,共同进步,国际上有多个耳穴诊疗领域的专门学术团体开展常规的国际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国际会议或区域性学术会议。年8月由国际耳聋穴疗法及耳廓医学学术联席会议(ICCAAAM)主办的国际耳穴疗法及耳廓医学学术会议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来自中国、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专家介绍各国的耳穴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和现状。
年10月,由法国里昂医学研究中心(GLEM)主办的第5届国际耳穴疗法及耳廓医学座谈会在法国举行,以耳穴疗法及耳廓医学的诊断、治疗、基础及临床研究为主题。
年10月欧洲国际耳穴研讨会在意大利举行,介绍的内容包括耳穴治疗神经痛、偏头痛、姿势障碍性等疾病的应用研究,耳穴疗法对微循环的影响及耳穴定位的脑功能核磁共振等方面的研究。
年5月18日由世界针灸联合会主办,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耳穴国际标准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耳穴国际标准达成了多项共识。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举办的“国际耳针疗法研讨会”。随着国际耳穴文化交流研究,《耳穴名称与定位》国际标准的制定,中西医对耳穴的研究在不断丰富与完善,通过对国内外最先进的耳穴理论知识和临床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的新的医学体系,“耳穴医疗”将在中西方研究中不断丰富,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