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悟道德经智慧同大一体无有距离 [复制链接]

1#
北京痤疮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311/8736666.html

有人问如何保持人与人一定的距离?看似保持的是物质的距离,其实分别的心理距离。如何理解物质距离,如何解析心理距离,如何突破距离障碍,心悟道德经智慧,感受同大一体,无有距离的境界。

现实距离是假象。从小时候开始学习,就有了关于距离的定义,以眼睛可看,量尺可量,知道了大小长短。随着年龄长大,一直坚定了这种定义和判断。过程中,因长短大小分别,而心生得意,也伤心难过。一直都没有去怀疑过这个最初关于这个计量的标准,也在现实中计算、判断及实践距离的过程。走进道德经,首先从判断的人的感官进行分别,先确定了感官的假象。“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感官的极致处是复归于无物,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用一个假象的感官去判断距离,想来这个距离是也是假象。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看似相对的长短,高下,前后都是恒等的。其实很好理解,如果我们从最初的尺度标准开始怀疑起,不以我们所见的、可量的一定的标准为基准,而是以这个基准无穷小倍为基准,那无论哪个尺度都是随缘变现了。就是无论哪个尺度相对于无穷小来说都是无穷大,也是任何一个尺度,无论哪个尺度相对于无穷小来说都是无穷小,也是任何一个尺度。这就是说现实的距离是个假象,真实理解距离是一即无量,无量即一。

心理距离是分别。现实的距离在心中有了分别,于是有了喜恶,有了得失,有了亲疏,有了贵贱,也就是产生了心理的距离。现实距离是假象,但本身无有分别,却因人的理解、体会、感受而有了心理距离,有了分别。这种分别,比事物假象的分别更可怕,更有杀伤力。因为心理距离,因爱生恨,杀人、自杀、殉情,伤害、打架、辱骂,无所不有。因为心理距离,激动、兴奋、开心,抑郁、狂躁、妄想,心理状况无所不是。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告诉我们,亲疏、利害、贵贱是不可得,知道了不可得,才是天下贵。那也是告诉我们,心理距离也是假象分别。“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心理距离的变化,就会造成感官、感受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假的,没有见到本来面目。

同大一体无距离。无论是现实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是人的同分妄见或别业妄见。是在有我,有不足,有欲,有得,有争等状况下的分别。“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德经指导一个方法,虚极静笃的状态下,可以观到万物之根。在这根处,对距离有不一样的感觉,所有万物的动作都在人的一念处,那关于距离,关于空间,关于时间,关于万法,都在一念处。同在一念,岂有距离?何关距离?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谓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也。”追溯先天地生,有一个东西强叫为道,也名为大,这个大是道、天、地、人同大一体的,如果说距离,无穷远,也无穷小,因为它无所不包,但再无所不包,也就是它自己,所以它无有距离,也因缘显现任何距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