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个男人同爱一个女人,一起解读巴黎圣母 [复制链接]

1#

文/丁丁

15世纪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广场上,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她婀娜的身影、曼妙的舞姿,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其中,包括了忠于宗教信仰的副主教大人克洛德、敲钟人卡西莫多、皇家弓箭队队长菲比斯。

这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著名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里的场景,跳舞的姑娘叫爱斯梅拉达,是一名靠卖艺为生的吉普赛女郎,她命运多舛,却纯洁善良。

她的母亲是一名妓女,在生下她以后,悉心呵护着她,不幸的是,她从小被吉普赛人偷走,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从此流浪街头,以卖艺为生。

跟随吉普赛人长大的她,明眸皓齿,美丽动人,虽然饱尝人世的艰辛与苦难,却有着一颗善良朴实、乐于助人的心:

她善待陪伴自己卖艺的小山羊多利;

诗人格兰瓜尔误闯乞丐国,被乞丐国王下令绞死的时候,她出于同情,挺身而出,承诺与格兰瓜尔结婚,从而使他免于死刑;

当劫持她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被鞭打、口渴难耐、众人却幸灾乐祸之时,只有她勇敢地站出来,以德报怨喂他水喝;

她对爱情痴心执着,她爱上了皇家弓箭队队长菲比斯,一心一意想与他长相厮守,当她发现菲比斯欺骗她、不顾她的安危死活时,却依然隐忍;

当副主教克洛德以手中的权利对她威逼利诱想要得到她时,她宁死不从,不曾为了贪生而向权贵低头。

雨果笔下的爱斯梅拉达集真、善、美于一体,作者在她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希望,面对这种美好,三个男人同时着迷,但体现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人之初的本性。

01、卫队长菲比斯

菲比斯是皇家弓箭队的队长,年轻英俊,风流倜傥,深邃的蓝眼睛紧盯一个女孩的时候,这个女孩一定会被他迷住,爱斯梅拉达也不例外。

爱斯梅拉达在逃避一个叫卡西莫多的丑陋敲钟人的劫持时,被菲比斯英雄救美,四目相对,菲比斯对她一见倾心,而爱斯梅拉达则彻底沦陷。

两人相约旅馆幽会,幽会之时发生了分歧:

爱斯梅拉达是认真的,作为女人,她要的是婚姻,希望与他地久天长;

但菲比斯玩世不恭,从一开始他就只是觊觎她的美色,骗取她的芳心;

论身份,两人也并不般配,一个是流浪的吉普赛人,一个出生名门贵族;

而且,菲比斯已有未婚妻,他贪恋女友的家产,也贪恋爱斯梅拉达的美貌。

两人发生了争执,就在菲比斯强吻爱斯梅拉达之时,突然出现了一个神秘的黑衣人,他刺杀了菲比斯,然后夺路而逃。

最终,爱斯梅拉达被当作凶手被捕。

黑衣人没有被找到,旅馆老板的供词对爱斯梅拉达非常不利,而菲比斯虽然并没有被刺死,但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名声,他拒绝出庭为她作证,爱斯梅拉达不得不独自面对所有的指控。

在法庭上,爱斯梅拉达被屈打成招,承认是她行刺菲比斯。

菲比斯在爱斯梅拉达深陷囹圄,面临绞刑的时候,不仅否认和爱斯梅拉达的一切,而且和未婚妻快活逍遥去了。

最大的伤害莫过于被自己深爱和信任的人背叛,爱斯梅拉达心如死灰。

菲比斯这样的男人最为可怕,外表英俊帅气、满嘴甜言蜜语,看似很美好,本质却是人面兽心、冷酷丑恶,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一方面,他并不爱他的表妹,却因为表妹的丰厚嫁妆和贵族地位,而同意和表妹结婚,这是一个将金钱、地位摆在第一位的人;

另一方面,他觊觎着埃斯梅拉达的美貌想玩弄她,却让单纯的埃斯梅拉达含冤成为了牺牲品。

02、副主教克洛德

克洛德是一个集信仰和人性于一体的矛盾体。

他父母早亡,年纪轻轻就要担负起抚养弟弟的责任,在看到被遗弃的婴儿卡西莫多的时候,他想到了年幼的弟弟从而心生怜悯,将他收养,并抚养成人。

他从小就在父母的安排下接受良好的宗教教育,且成绩斐然,年纪轻轻就坐上了副主教的位子,同时,他热爱科学,是一个勤奋钻研、积极向上、知识渊博的有志青年。

如果按照以上的人生轨道按部就班,他除了生活寡淡一点、为人无趣一点,基本上还是一个励志的有为青年。

在他的世界里,上帝占据了一切,信仰是他的全部,人的所有欲望理所应当被禁锢。

直到他在人群中多看了爱斯梅拉达一眼,这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打开了他作为男人的、原始的欲望,他不可遏制地迷上了她,使他深陷情欲之中,冲动地想得到她。

但他的信仰要求他禁欲,这让他觉得这种冲动是邪恶,是魔*,而潜藏在他内心的人性——贪恋和占有,却悄悄占了上风。

美与丑,善与恶,仅在一念之间。

他一心想得到爱斯梅拉达,他命令自己收养、并已长大成人的、相貌奇丑的卡西莫多去把爱斯梅拉达抢来。

由于皇家弓箭队队长菲比斯的英雄救美,劫持没能成功,可怜的卡西莫多承担了所有罪名并受到鞭打的惩罚,而克洛德则躲在黑暗处袖手旁观。

当他得知爱斯梅拉达爱上了菲比斯的时候,不禁妒火中烧,他化妆成黑衣人,尾随二人到了幽会的旅馆,当看到菲比斯强吻爱斯梅拉达时,他铤而走险,不惜出手企图杀死菲比斯。

当事情暴露之后,他逃了,所有的证据都对爱斯梅拉达不利,侥幸活命的菲比斯拒绝出庭作证,可怜的爱斯梅拉达被屈打成招,做了克洛德的替罪羊。

作为杀人犯,教会有权利判处爱斯梅拉达绞刑,她无异于羊落虎口。

克洛德利用自己的权利和淫威,逼迫身陷囹圄的姑娘就范,让她屈从于他,作为重获自由的交换条件,但遭到了姑娘的断然拒绝。

在得到明确的拒绝之后,他毫不犹豫亲手将她送上了绞刑架。

身为副主教的克洛德,原本早已把一生交给了主,可是为了自己的欲望,他完全抛弃了自己的信仰。

对爱斯梅拉达的爱而不得,让他的兽欲和宗教恶势力的本质充分暴露,潜藏在他内心的人性的另一面——嫉妒、毁灭再次占了上风,这使他几乎疯狂、痛不欲生。

从克洛德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宗教原来也有如此虚伪的一面,原本让我们从善从良的宗教,在人性贪婪和欲望的支配下,可以变得如此的丑陋不堪。

03、敲钟人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的命运最为悲惨。

由于天生严重畸形、奇丑无比:独眼、驼背、跛足,有着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他从小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口。

克洛德怜悯他的遭遇,将他抱回教堂抚养成人,奇丑的外表令他尝尽人间辛酸。

长大后的他,每天负责敲钟,十四岁时又被钟声震破了耳膜,成了聋子,从此,他感知外界的唯一门户被永远关闭,他的灵*从此坠入无声的世界,孤独而又无助。

他只能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混沌、懵懂、无知,周围的人对他不是白眼,就是捉弄,甚至是嫌弃。

在他的世界里,克洛德是他的恩人,这个恩人虽然并没有教他基本的文化知识、做人的道理,但给了他赖以生存的温饱和栖身之地,所以他唯有以克洛德马首是瞻。

他没有朋友,敲钟是他唯一的工作和乐趣,所以他唯有以巴黎圣母院群钟为伴。

他对克洛德言听计从,包括遵从克洛德的意思去绑架爱斯梅拉达。

事情败露之后,他被责罚于大庭广众之下,周围的人像看怪物一样围观他,幸灾乐祸。

由于被鞭打,他口渴难耐,面对一群看热闹的冷漠人群,只有爱斯梅拉达一个人同情他,喂他水喝。

爱斯梅拉达这一举动,唤醒了他作为人的真诚善良、忠实勇敢、以及对爱的渴望的本性。

他爱上了爱斯梅拉达,但他的外表和处境令他自卑,只能在背后默默地帮助她。

爱斯梅拉达由于拒绝了克洛德的非分要求被判处绞刑,他奋不顾身冲上去劫持了她,并把她送进教堂避难;

他给她送吃的、送花安慰她,讨她欢心;

在她遭到克洛德骚扰时,他挺身而出赶走克洛德;

他替她去找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菲比斯,面对菲比斯的冷漠和拒绝,他怕她难过,善意编造谎言,使她略微宽心;

他赶走前来营救爱斯梅拉达的吉普赛人,因为他误会他们伤害她;

在爱斯梅拉达最终难逃一死之后,他亲手杀死了真正的凶手——得不到即毁灭、虚伪贪婪的副主教克洛德。

同时,他在墓穴中找到已被绞死的爱斯梅拉达,抱着她陪她去了天堂。

卡西莫多外表丑陋,但他懵懂的内心世界却潜藏着人性的善良,丑陋的撞钟人卡西莫多,几乎成为了“善良”的代名词。

04、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整个作品给了世人对善和恶的定义: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这是一个千年讨论而又难以定论的问题,就犹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出生的时候本是带着善意而来。

西方的心理学的人本主义流派有两个重要的出发点:一个是人性本善,这个和中国的儒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一个是,人是可以改变的。就是说,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把这个世界和自己看的太悲观,我们应该对别人和自己都充满希望。

那么,人之初,应该是性本善?

然而,从西方的宗教观点来看,人之初应该是性本恶的。西方的宗教认为,人都是有罪的,我们都是带着原罪而来。

中国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宗教观点如此截然不同。

我想,也许,人之初,本是“善恶并存”吧。

人究竟要从善还是从恶,可能跟我们所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内心的召唤。

一个人的先天条件再好,如果内心住着一个魔*,他的内心也一定是恶的。比如菲比斯,出生贵族,外表英俊,身为皇家弓箭队队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生活的环境是美好的。

但美好的外在下,却潜藏着人性最大的恶:

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不过是出于玩弄,他只想得到她的肉体,并不在乎她的感情,在爱情和前途面前,他毫不犹豫选择后者,他的人性中充满了虚伪、自私的一面。

再看克洛德,从人性来看,他原本有好的一面:

他从小抚养弟弟,说明他有责任、有担当;他收养卡西莫多,说明他也有善良的一面;他年纪轻轻当上副主教,说明他上进;他研究科学,说明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信仰来看,克洛德忠于宗教:

宗教要求他禁欲,信仰上帝,所以他压抑自己的情感和原始的欲望,一起被压抑的,还有来自他内心的人性的丑恶。

当一个人的内心被贪婪和欲望疯狂占领了之后,人性丑恶的一面展露无遗,甚至到了扭曲,人性的善荡然无存。

爱斯梅拉达的美让克洛德产生的是贪婪、占有、嫉妒、毁灭的欲望,完全违背了他的宗教信仰。

一个人出生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再坏,如果内心渴望光明和爱,他的内心也一定是善的。比如爱斯梅拉达,从小被迫离开母亲,四处流浪,卖艺为生,但她却保持着人性中的善良和淳朴,并且面对权贵不曾屈服,始终保持着作为一个女人的尊严。

卡西莫多从小奇丑无比,被父母抛弃,虽然被克洛德收养,但克洛德仅仅为他提供了温饱,内心从来不曾真正关心过他,而周围的人,也对他毫无善意。

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卡西莫多,独眼耳聋,性格孤僻,自卑易怒,他该怎样感知世界的爱与善良?

爱斯梅拉达喂他喝水这一善良的举动,唤醒了卡西莫多内心的善良和对爱的渴望。

哲学家尼采曾说:人是一根绳索,架于超人和禽兽之间。

你我皆凡人,人性具有两面性。当“超人”占主导时,人性为善;当“禽兽”占上风时,人性中的“恶”便暴露出来。

然而,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对温暖和阳光的渴望,就如同万事万物,喜欢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一样。

犹如走在黑暗迷蒙中的人,只要有一束光,就可以指引着他走出阴霾一样。

所以美与丑、善与恶,虽然与我们所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内心:

你,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END————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丁丁,普通女子一枚。喜欢旅游,喜欢亲手做美食、烹茶。希望用温暖的文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的慢时光。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