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物有声十分钟读懂西方音乐史 [复制链接]

1#

万物有声——十分钟读懂西方音乐史

艺术的极致是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它可以在不同的国度、种族、人群中产生共鸣。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增强个人更深入了解自身人性的渴望。音乐以它那有限的七个音符十二个音,排列组合成一个个优美动听的旋律,汇成一条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流。可以这么说,在所有艺术种类中,没有哪一种艺术比音乐更能直接地表达人的内在情感。

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征服世界的综合体现,古典音乐更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下面请朋友们跟随指引,一起趟过这条波澜壮阔的古典音乐历史发展的长河。

一、人类文明的启示:古希腊古罗马音乐

西方文明的音乐艺术始于约年前的古希腊。考古学家在一块墓碑上发现了大约公元一世纪的音乐记载,并将石碑上的希腊文复原成一首歌,这便是最早的音乐《塞基洛斯歌》。

古希腊的音乐体系,经过长达数世纪之久的耕耘,对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最显而易见的标志就是如今象征着音乐,并作为“乐徽”图案使用的里拉琴。

▲古希腊陶器上的里拉琴绘画

古罗马的音乐自古以来就是罗马文化的一部分。歌曲几乎是每个社交场合不可或缺的。古罗马的音乐同它的文化一样,以传承古希腊的文化、音乐为主。

古罗马与古希腊最大的不同在于:古罗马战事繁多,为庆祝胜利,铜管乐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传说中罗马人缺乏音乐创意,但他们非常喜欢音乐,并将其用于许多活动和宗教仪式中,并把音乐作为受教育的标志。

▲古罗马绘有音乐演奏现场的马赛克地板

二、穿越迷雾的回音:中世纪与文艺复兴

历史学家用“中世纪”这个名词总称罗马帝国灭亡到美洲新大陆被发现之间的千年历史。现在看来,中世纪似乎是一个年代跨越十分久远的时期。

那是一个僧侣和修女、骑士和战争、崇高的精神和死亡的瘟疫,以及被可怕的贫困包围的高耸入云的大教堂的时代。其间点缀着那些辉煌的建筑、精美的彩饰玻璃,以及同样迷人的诗歌与音乐。

▲中世纪教堂里的花窗玻璃

中世纪的音乐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包括单音旋律的格里高利圣咏,以及之后发展起来的复调音乐,如奥尔加农和经文歌等,所有音乐与宗教活动密不可分;而后者则主要包括一些普通的器乐曲和民间歌曲,它们也是由像“游吟诗人”这样的特定人群来传播和演唱的。

传说在大约公元年左右,一只鸽子落在格里高利教皇的肩膀上,向他传授了一段音乐,这就是西方艺术音乐,即“古典音乐”的起源。

在经过了几个世纪的积累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则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趋势。音乐有了可计量的节奏,采用了已经扩展为12个调式的中古调式,也有了和声功能的初步尝试。

音乐的“文艺复兴”是指-1年音乐的发展。先后出现在意大利,法国,英国。其间最有意义的发展是将音乐与歌词密切联系起来。文艺复兴的作曲家开始为家庭创作世俗音乐,也为教堂创作传统的宗教音乐。

在欣赏早期音乐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盲点,从而限制对音乐的理解。其实这些音乐具备极高的发掘价值,而我们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探索,越来越接近历史的真相。

▲荷兰画家昂瑟斯特所画的《音乐会》

三、理性的繁华:巴洛克时期

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音乐以平衡和理性的控制为标志,那么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和音乐则充满了宏大、华丽、戏剧性的色彩。

“巴洛克”一词一般用于形容1-年的艺术。它来自葡萄牙语“barroco”,原意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时期是一个非常具有创造力的时期——从文学界的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到科学界的牛顿、伽利略,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开创出了新的天地。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

▲巴洛克风格教堂

在巴洛克时期,一些新的音乐体裁延生了:歌剧、康塔塔和清唱剧进入了声乐的领域;而奏鸣曲、协奏曲和组曲则出现在器乐体裁中。

巴洛克时期见证了歌剧的诞生、管弦乐队的发展和器乐的繁荣,特别是小提琴和键盘乐器的创作与演奏技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大多数新的音乐风格在意大利萌芽,很多意大利音乐家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早期以蒙特威尔第为代表的单声部歌曲到晚期以巴赫与亨德尔为代表的复调音乐。

或许你会觉得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晦涩难懂,但每当电影中或婚礼上的那首《D大调卡农》的旋律缓缓响起时,你还会固执这种偏见吗?

通过这首如今出现在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曲子,我们知道了帕赫贝尔。他是德国巴洛克早期著名的管风琴家和多产的作曲家。此外,帕赫贝尔还担任过巴赫家乡埃森纳赫教堂的管风琴师,并且还教过巴赫的哥哥克利斯托夫·巴赫管风琴和作曲。巴赫的父母早逝,他10岁便成为孤儿。哥哥作为他的监护人,教他最基本的音乐课程。因此可以说,巴赫兄弟与帕赫贝尔是有相当密切的师承关系的。

巴赫可谓是真正影响作曲家的作曲家。“音乐之父”的头衔是几世纪以来人类共同见证的。德国作曲家舒曼这样称赞道:“巴赫对音乐的意义,正如宗教创建者对宗教的意义”。巴赫的精神在他的每一个音符中。他以高超的作曲技巧将音乐的形式塑造,并赋予情感的力量,那些浩如烟海的作品,在几个世纪里回荡。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早在他之前,复调音乐就诞生了,而巴赫生活的年代,已经是古典主义开始萌芽的阶段,比如与巴赫同年的斯卡拉蒂就已经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格鲁克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歌剧改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巴赫仍然坚守创作传统复调音乐,也是颇为难得。他的《平均律曲集》、《哥德堡变奏曲》以及《音乐的奉献》代表了他复调音乐的最高成就。

四、西方音乐的巅峰:古典主义时期

-年被称为音乐史上的“古典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发展出了一种相比巴洛克时期而言全新而简洁的音乐风格。其核心是明晰、有节制和平衡。这些观念折射出了当时文化和艺术的价值倾向。此后,西方音乐中每一次革新的根源,几乎都可以回溯到这一时期。

在古典主义时期,器乐音乐第一次超越了人声音乐的受欢迎程度。作曲家们不得不试着探索新的作曲方法,以创作出更大型、更复杂的作品应对观众与日俱增的欣赏需求。

钢琴首次进入公众意识中,因其可以弹出力度变化的优美乐句,而逐渐取代了羽管键琴,成为人们喜爱的键盘乐器。

▲幼年莫扎特弹奏钢琴,父亲演奏小提琴,母亲演唱

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乐由巴洛克时期的小型交响曲发展而来,交响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一种今天我们认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艺术形式。

最终完善成型的交响曲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一般是以扣人心弦的奏鸣曲式(一种由三个部分组成的音乐)的“快板“乐章开场;第二乐章通常是一个”慢板“乐章;第三乐章大多由优雅的”小步舞曲“构成,但确立不久后便被”谐谑曲“所取代,情绪表达更加丰富;结尾的回旋曲会再现主题,使之在不同调性中循环出现,直至进入尾声。

同期,其他音乐体裁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很多音乐风格被重新定义:

如三乐章的协奏曲成为音乐家的炫技工具,乐曲的核心价值由演奏家精湛技艺而呈现。而奏鸣曲则发展成为了一种更为严谨和严格的音乐形式,通常只针对一到两种乐器进行创作。与此同时,新的家庭音乐的创作和演出需求为室内乐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直接催生了全新的室内乐形式,如海顿发明的弦乐四重奏,以及钢琴三重奏等音乐体裁。

每个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时代的一分子,他们也协力创造了时代。正如维也纳乐派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他们的音乐奠定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基调。

▲海顿指挥弦乐四重奏

海顿出生于巴洛克时期,并且在贝多芬创作“田园”交响曲时仍然在世。海顿是古典主义风格演变的关键人物,他建立了交响曲、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的标准形式规范。作为一位在当时享誉国际的大师,他给莫扎特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亲自教授过贝多芬。他一生创作交响曲的数量惊人,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尽管如此,他仍知道山外有山,“朋友们经常夸我天才,但莫扎特的天才远在我之上“,海顿称赞道。

莫扎特的确是有史以来最不可思议的音乐家,童年时代便在欧洲各国巡演,不仅使他名声大噪,更让他了解到更多的音乐风格。他将这些音乐风格一一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意大利画家西纳诺力在年所画的14岁莫扎特

莫扎特的音乐涉猎极广,在他的众多作品里,歌剧是最能反映他创作风格的代表。莫扎特强调了管弦乐的表现部分和音响的丰富性,加之本身超凡的旋律天赋,从而创造出生动的声音形象。这些元素带来的颠覆性效果,使戏剧效果翻倍表达,这是之前歌剧创作前所未有的。

事实上,这也打破了原来正歌剧和喜歌剧之间情感表达上的界限。这一点在他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女人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深入刻画的人物性格、细致微妙的心理活动以及错综复杂的剧情,加之精彩绝伦的管弦乐坐镇,着实令人拍案叫绝。

在短暂的一生中,莫扎特写了含41首交响曲在内的共多首音乐作品。著名的《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是他最后三部交响曲之一,是莫扎特在极度困境中完成的。这是一部暗示了悲剧和绝望的作品,诉说着作曲家的失望与孤独,以及对死亡的预感。

同莫扎特一样,贝多芬的人生也充满坎坷。但比前者幸运的是,在贝多芬的时代,人们开始重新定义“艺术家”这一概念。即独立于上流社会的人格,战胜自身的悲剧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贝多芬的音乐反映了他普世的个人主义信仰——突破传统、强调个体的表达。

▲贝多芬雕像

当他的耳疾越来越严重时,他的音乐逐渐开始采用一种全新的英雄主义风格,这种创作风格下,作品的规模、音域范围和排山倒海的力量成为音乐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风格最早出现在《第三交响曲“英雄”》中,这是一部能量巨大的作品,演奏时间长达50分钟,这是交响曲的新纪元。

贝多芬交响曲中,只有《第六交响曲“田园”》和《第八交响曲》有轻缓的末乐章。其他几部交响曲的末乐章不同于传统曲式,如《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及《第九交响曲“合唱”》,末乐章都是昂扬的“胜利颂歌”。

贝多芬将这种革新还用于他的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和歌剧《费德里奥》。

然而,耳聋导致与日俱增的孤独感逐渐将贝多芬的创作推向了“后期”。贝多芬的《D大调弥撒》和《第九交响曲“合唱”》极具革新精神,他将交响乐与合唱史无前例地完美融合。

贝多芬晚年写的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奏鸣曲,恰似对《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反思。那时的他拒绝集体式的狂热,将自我从众人中彻底分离出来,沉浸于谁都无法分担的孤独之中。

不管怎么说,贝多芬终究是古典主义音乐最优秀的继承者同时也是其完成者,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贝多芬在主观与客观、意志与形式,以及横溢的生机和自我规律之间取得了均衡,将古典主义音乐的理念臻于完善。他的影响力贯穿了整个19世纪,也为即将到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开辟了道路。

▲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所画的《雾海上的旅人》

五、百家争鸣,世纪同框:浪漫主义时期

19世纪是西方音乐史上极具魅力的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侧重从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个性张扬,追求独创性,崇尚人的情感与本能,也在自然中寻找灵感。爱情、诗歌、文学都是催生浪漫主义音乐的“魔法”。

许多人们熟悉的音乐家点亮了浪漫主义的星图:舒伯特、舒曼、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柏辽兹、罗西尼、威尔第、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等一一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浪漫主义时期,一些技艺精湛的演奏大师,如李斯特,赋予了该时期的音乐一些独有的特征。同时,音乐界也出现了音乐沙龙的潮流,如肖邦和舒曼的短小作品...因此,当时许多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为公众所创作的独奏或管弦乐队作品与独处一隅的“沙龙音乐”,如舒伯特的《冬之旅》等之间逐渐构成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和矛盾,形成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

▲德国画家丹豪瑟所画的《弹琴的李斯特》

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一时期不但盛产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突破了古典主义音乐结构的限制,形式更加自由。作曲家们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响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形式。

同时,浪漫主义音乐也是一座桥梁,比如威伯就受到了格鲁克和莫扎特的影响,传至浪漫主义晚期的瓦格纳;舒伯特在器乐创作方面是贝多芬的继承人,他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则是经由舒曼和奥尔夫流传至今;柏辽兹的标题音乐源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其后又与近代法国的印象主义相关联。

六、反乌托邦式的告别:20世纪音乐

活跃于世纪之交的作曲家们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界,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创作活动。马勒早在年去世,斯克里亚宾和德彪西在战争最激烈的年和战争结東的年相继离世。

战后,理查施特劳斯在创作上明显开始衰退,拉威尔、普契尼、拉赫玛尼诺夫、西贝柳斯等人也极少发表作品,他们的名作几乎都写于战前。

▲弹琴的德彪西

19世纪到20世纪的过渡时期,是一个风格多元和冲突的时期。这段岁月里,古斯塔夫马勒继续用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创作了庞大的交响曲;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成为现代主义在法国的先驱。

音乐家们并没有背离古典音乐的传统,他们仍然还在运用歌剧、芭蕾、交响曲、协奏曲和弦乐四重奏的体裁创作。不过,他们对这些体裁内部的表现因素进行了大胆的变形,创造出一种新的旋律、和声以及音响效果。

但是,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时,在先锋派的音乐中可以听到越来越多的抗议声:勋伯格早期对不协和音的实验在当时的维也纳引起了一片反对之声。同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在巴黎首演,更是由于其非传统的舞蹈动作、刺耳的不协和和弦、和急促而变化多端的节奏,而激起了观众的愤慨,引起了一场骚乱。

▲《春之祭》首演

在20世纪的俄罗斯,音乐的创作出现了一些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