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3日),全国爱耳日,在此之前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全球12-35岁的年轻人中,有约11亿人正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如果不积极干预的话,预计到年,有超过9亿人患残疾性听力丧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首都医科医院副主任医师李轶和大家聊聊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耳朵,拥有健康听力。
受访专家:李轶,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耳科行*副主任。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听觉力学和中耳植入专家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生活中许多用耳陋习,可能正在无形中损害你的听力!央视主播孟湛东为大家倾情演绎生活中的用耳陋习,希望大家引以为戒!爱护自己的耳朵,才能听见更多美妙的声音。
噪声性耳聋呈快速增长趋势
日常生活中,外力撞击可能导致外伤性鼓膜穿孔,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药物性耳聋,出生基因缺陷可能导致先天性耳聋,突然的爆震声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长期生活在噪音中也可能导致噪声性耳聋。因此,导致听力损伤的因素可谓“无处不在”。
最主要的听力受损原因尚无数据支撑,但是新发的噪声性耳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听力损失人数位列世界第一,大约有多万人,且每年新增听损人数约达30万,其中噪声性耳聋就占了很大的比重。
哪些行为会导致噪声性耳聋呢?
比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机听歌追剧;
安静的环境中,音乐或者电视等声音过大;
短时间的高强度声音刺激,比如婚礼现场的音响周围;
突然的爆震声,比如节假日的鞭炮、射击等。
而其中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机听歌或追剧正是时下年轻人的最热衷的消遣方式。这种长时间的不良的用耳习惯极有可能会对听力带来不可逆的伤害。个人音响娱乐设备音量过大,成为了听力下降的“第一杀手”。
噪声是如何损害听力的呢?
(1)机械性损伤:当噪音强度低于80分贝时对听力没有永久性伤害,而超过分贝则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这是不可逆转的。脉冲声波传入内耳,过度的噪音刺激及强大流体对蜗管造成涡流冲击,造成耳蜗螺旋器损伤,前庭膜破裂,内外淋巴液混合中*,细胞膜破损,对内耳造成损伤,在脱离噪声环境后仍不能恢复。早期听力损害在到Hz非语言期,直到后期呈现低平曲线或岛状听力,并出现持续耳鸣等问题。
(2)血管及代谢异常:高强度噪音对耳蜗螺旋器造成毛细细胞机械损伤后,内耳血管痉挛对微循环造成破坏导致组织代谢紊乱。同时噪声性耳蜗容易产生免疫炎症反应,炎性细菌通过循环血液进入耳蜗组织,应对机体的慢性及急性反应。毛细胞在噪音影响下凋亡和坏死,听觉敏感度和分辨度逐渐下降。
高强度噪音造成耳蜗噪音性耳聋从机械损伤逐渐向继发性代谢性和血管性损伤发展,部分出现不可逆治疗,引发耳鸣、头晕、食欲不振等众多现象,对机体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造成重大影响。
曾有专家在北京地铁5号线车厢内测试后发现,行进过程中的地铁噪声已经超过了80分贝,在嘈杂的环境里带耳机听歌看剧为了要听清楚,常把音量调到最大,对听力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噪声性耳聋还没有有效药物来治疗,如果在早期或短期内噪声出现了轻微听力受损的情况,可以通过脱离噪声环境,充分休息的方式恢复听力。
听力受损有哪些症状表现?
那听力受损有哪些预警信号呢?首都医科医院副主任医师李轶告诉记者,当你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胀感,“听得见听不清”,持续耳鸣等情况时,就要警惕这是听力受损的表现了。
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除了根据症状,有没有什么简单方便的方法给自己或者家人、孩子测试下听力是否正常呢?方法还是有很多的。
(1)生活中的自我观察或家庭成员等看护人员的日常观察。通过自己或者家庭成员针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初步评定。
(2)目前已经实现了手机App的远程听力筛查,但需要注意的是,App筛查结果可能与真实听力之间存在差异。
(3)医院的听力计检查,医院的纯音测听检查。检查皆短暂且方便。
李轶医生提醒家有孩子的年轻父母,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做一个全面的儿童用药基因检测。
因为在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儿童属于药物性致聋基因携带者,身体对某些药物的代谢功能有缺陷。这些携带有“耳聋基因”的孩子,当使用了氨基糖苷类的药物后就会导致听力受损,严重的会耳聋,而这种听力受损是一种永久性的损伤。
常见的耳*性氨基糖苷类药物有哪些呢?
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等,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庆大霉素链霉素。
教你5招保护好听力
预防听力受损,保护听力有哪些有效方法?
(1)避免接触噪音,不要戴耳机睡觉,尽量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听歌,用耳机听音乐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60%,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
(2)远离嘈杂环境,如果工作所需噪音避免不了,可以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装置。但像迪厅、电声音乐会等就少去或尽量不去。
(3)调整生活方式,注意节制饮食,减少脂类食物的摄入,戒烟酒,降血脂,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4)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造成内耳供氧不足,严重者可导致突发性耳聋。
(5)经常按摩:按摩耳廓,提捏耳垂,按摩风池穴等。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置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离开两耳孔,如此连续10次。此运动被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有醒脑健智、聪耳明目的作用。
“
转发提醒!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