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这最后的几章,已经是《道德经》的最末尾了,你会发现,最末尾的这几章几乎是总结性的,它总结了前面要讲的所有精华的东西。
在七十八章里面,仍然提到了前面一再一再被提到过的,要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是最柔弱的,但它却能够攻坚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语言上没有什么可以翻译的地方,非常通俗,一看这文字就能够知道,它在教你、在告诉你——要柔弱于水。这句话实在是听到耳朵都要长茧了,即使你的耳朵长茧了,你可能仍然不知道这句话真正意味着什么。因为在你的生活里面,你可能从来都不知道发自你身心的柔弱于水是什么样一种感觉?也许以为它仅仅是性格要变得低调、谦卑一点,要变得温和一点、柔和一点,等等。
真正的发自内在的柔弱于水是什么样的呢?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近代发生的。
禅定的要点
近代禅宗最著名的一位大师就是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一个人在山洞里闭关、禅定,一定就是一个星期。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即使一定一个星期,仍然没有能够真正开悟,他真正开悟是比较晚的,大概是56岁在高旻寺开悟的。
开悟多年以后,他老人家67岁,在终南山住茅蓬。有一个戒尘法师,很善于讲经,他听说老和尚在高旻寺开悟了,就到终南山茅蓬找他,要拿禅宗的机锋公案跟他辩一辩。
大家知道吗,禅宗是发展出了相当独特的一个教导人的方式——机锋。师父跟门徒之间用一些几乎类似于暗语的方式相互追问。这些机锋对于一个熟知禅宗公案的人来说,也许你还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但是对于那些对禅宗典故不熟悉的人来说,几乎就像天书一样。戒尘是一个对禅宗典故相当熟悉的这么一个人,他就到老和尚那里去,用机锋跟他对垒,虚云老和尚并没有接他的话。因为当一个人一旦真正证悟以后,他忽然发现,那些机锋、那些语言实际上仍然是站在门外的——并没有到门内。所以一个真正开悟的人,他反而惜字如金——话不多。虚云老和尚对他讲:“你的机锋辩论虽然很好,但是仍然不是真功夫,你依然作不了生死的主。我们两个人坐坐看吧。”
两个人就在茅蓬里开始打坐。结果老和尚一坐,就定了七天七夜,戒尘只坐了半天,腿就痛得受不了了。
在七天七夜的时间里,戒尘每天都绕着老和尚走几圈。到了第七天,老和尚终于出定了。戒尘就问虚云老和尚:“您在定中是有觉知,还是没有觉知呢?你对外界是没感觉了吗?”
虚云老和尚回答他:“并不是没感觉。虽然禅宗一法,并不以定为究竟。但是一旦一个人入了定以后,他并不是没觉知的,而是他的觉知变得更加敏锐了,即使一根针掉到地上也能听得清清楚楚。你每天绕我走几圈我都知道,只不过因为我心没有升起分别,所以定境依然没有被破坏。如果我的心升起一丝一毫的分别,我就会从定里面出来了。”戒尘一下子就对虚云老和尚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虚云老和尚入定七天七夜只是小菜啦,他在终南山曾经入定过几个月,至少三个月,具体时间没法子算,因为当时身边没有其他人。入定前,锅里面煮了一锅土豆,他煮着煮着就入定了。等到他出定的时候,再一看,这一锅土豆已经长毛了,所以至少三个月。而且他入定的时候是冬天,外面冰天雪地的,等他出定的时候,冬天已经过掉了,雪都化了,所以估计至少三个月。煮土豆的时候入定入三个月。
后面还有一段虚云老和尚入定十八天的公案。在十八天当中,据说旁边的戒尘法师晚上睡觉的时候,把跳蚤摔到地上,跳蚤轻微的叫声,虚云老和尚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所以这一段公案,首先要告诉你的是:入定不是无觉知。这一点先要纠正,因为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入定以后,就对外界丧失了觉知力,其实不是这样的。入定以后只是分别心没有了,他的觉知力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了,升到非常高,连跳蚤叫都能听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够听到。在如此高的分辨率下(我们以前讲过,入定其实是在提高你的分辨率),你的心依然没有分别,它并不会专注在那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上,它对外界的感知是处在一个全方位打开的状态——也就是全观的状态。它的觉知没有焦点,但它是全然打开的。
也许你没有很深的定境,也许在座的各位没有这么深厚的禅定经验,也许你打坐,只是能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据我所知,大多数人的打坐经验,基本上是以封闭禅定为主的,因为封闭的禅定跟你日常的经验正好是个对立面,所以人们倾向于闭上眼睛以后就开始关闭,就好像你闭上眼睛以后就开始睡眠一样。你的睡眠对外界也是一个彻底的关闭,所有的感官——对外界的感官全部关闭了。如果不关闭,你无法入睡,旁边的声音会吵到你。当你入睡的时候,你是听不见外界的声音的,除非那个声音够响、吵醒你。如果那个声音没有到吵醒你的程度,你完全听不到它,你关闭在一个内在的无意识空间里面。对不对?这是大家通常的经验,而这个经验也被延伸到你的普通的禅定状态里面。
普通人在打坐的时候,他习惯于倾向进入这种封闭状态。你觉得你闭上眼睛,就要把六根对外的感官全部关掉了,这样你才能觉得不受干扰了,很宁静、很祥和。但这种宁静,是克里希那穆提提到的,它是一个死水的境界——一潭死水。你能守住这一潭死水多久呢?不可能多久!你迟早会觉得腻了。你守着一潭死水,守的时间太长——一个钟头,你就觉得想动一动了,有点烦躁了,因为它是死水,没有流动性,你自然会觉得烦躁,时间长了就觉得有点儿腻,你想睁开眼睛、想伸伸手、伸伸腿、想动一动。
为什么禅定当中的人丝毫也不愿意动?你让他动,他都不想动;你去干扰他,他都没有任何的分别,他丝毫想动的倾向都没有。因为他不是一潭死水,他是一个完美的敞开。
我给大家贴的这段虚云老和尚公案,这段公案极其重要,非常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完美的敞开状态。你一定要理解这一点——真正的禅定是一个完美敞开的状态。一旦敞开,你就不需要对立面了,你的心不是处在一个僵滞的、呆滞的状态,你的心实际上是在一个高度敏锐的流动状态。所以,为什么他能够听到一根针掉在地上?因为他的心是高度的、高分辨率的运动。
我们心的运动频率远远那么高,就好像一个风扇一样,我们的心就好像这个风扇,转速还比较慢,你能够看到每一个风扇叶子,大致的形象还能看到。而禅定中的那个风扇频率更高了,流动更快,以至于你只看到一个圆形的扇面,却看不到具体的扇叶,因为它转速变得更快了,变成一个完整的圆了。
禅定当中的心,实际上是高频率的,而不是低频率的,这点你一定要理解。一个人深入禅定以后,他反而进入了高频。所以为什么美赫巴巴在提到七个层面的时候,一直在告诉你:每升高一个层面,你的频率就以几何倍数升高。他提到是以几何倍数,也就是N倍——我们数学方程式里的N倍,并不是一倍两倍,是成百上千倍的增高。
为什么是成百上千倍?本来一秒钟转十圈的,现在变成一秒钟转一百圈、二百圈,一定是N倍的,你的意识频率以N倍的幅度在升高,这样你才有可能听见最细微的声音。当你的意识是粗糙的时候,你只能听见粗糙的声音,你只能听见最响的声音、频率最慢的声音。当你的意识是如此的精微、如此的高频,才能够听见最高频的声音。据说达摩在少林寺山洞里禅定的时候,甚至能够听到山脚下蚂蚁搬家的声音,而且响如雷震——像打雷一样,如此的响,因为他处在高频当中,所以即使轻微的声音在他的频率里面都显得很高、很响。当你理解这一点,你会把这些古老的故事都能够串联起来了。所以我把它们串联起来,让你能够理解真正的禅定是怎么回事。所以刚才讲到了禅定的两点:
第一、它是一个彻底的敞开状态;第二、它是一个高频的流动状态,它不是死水,它是最最快的流动,它是最高速的流动、最高频的流动。
那么当你是一个敞开的状态,当你处于最高频的流动,第三个现象就自动来了。有人猜到这第三个现象是什么吗?一旦你达到前面两个要求,第三个就会自动来。这第三个东西尤其重要。
意识顶峰的全然享受
当你的心是一个快速转动的风扇,频率如此之高,以至于风扇外所有晃动的物体都对你没有吸引力的时候,你就没有分别,你在快速的转动着,外界所有的一切对你来说,你都意识到,但却没有任何想要抓住它们的倾向,你处在一个全然敞开的全观状态——一个觉知状态。
敞开的全观
那么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处在一个全然敞开的觉知状态,有一件事发生了,也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件事。
一旦你处在全观的状态下,你的自我感都忽然没有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你处在一个全然的敞开状态的时候,你的自我感会没有了呢?
我给大家第二段文字,这是克里希那穆提的一段文字:
当你用你所有的知觉观察山脉、树木、河流、蓝天和你所爱的人,那个时候就没有自我。没有一个‘我’在感受这一切,这意味着头脑是作为一个整体在运作。你的头脑不再分裂了,它作为一个整体在运作。只有头脑彻底宁静时才能发生,它处在一个彻底宁静、你的整个大脑完全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时候,就没有一丝自我的影子,这个时候你的心灵是绝对的寂静,而同时绝对的觉知。
你明白吗?你即使读这些话,你的眼泪都会掉下来。你会发现,那些圣者用他们的语言在讲一样的事、在表达完全一样的事。克里希那穆提用了最理性的语言,虚云大师只是用叙事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讲了他亲身发生的一件事。克里希那穆提把它总结成了文字,他告诉你:在那个片刻,你的头脑是整合的、整体的,不再是片段的、分裂的,你的心灵处于绝对的寂静,而此刻,你将完整的观察山脉、树木、河流、蓝天以及你所爱的人。
你忘记了吗,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片刻。在你小的时候,甚至就在你前一段时间,就在你前几年,你出去旅游的时候,你躺在公园草坪上仰望蓝天的时候,在那个片刻,当你看到蓝天的那个片刻,你是忘我的;在你看到蓝天的那个片刻,你甚至忘记了时间,以至于你会觉得只有五分钟,但实际上过去了将近四十分钟。但是很快,你又被身边的一些声音、一些人给吸引了,你的觉知达不到那个彻底完整的全观状态,它总是会被一些突如其来的东西所吸引,一个声音就会把你吸引住,然后,时间感又回来了;然后,自我感又回来了;然后,你的头脑又开始分成两段了。
什么叫分成两段?你感觉那个声音是别的东西,感觉你本人是一个主体,所以主客的关系又回来了。主客关系就意味着,你的头脑也在变成二元的对立、也在分裂。当你感觉不到主客的时候,你的头脑是整合的、一元的,甚至一元都没有了,它就是消失了,你的自我、你的头脑在这一片刻完全消失到无影无踪,自我感都没有了。
那这跟我们今天的这篇《道德经》有什么关系呢?
我在一开始讲过,你也许理论上知道柔弱于水是怎么样一个观念,而且你对这个观念是百分之百同意的——举双手同意的。
但是我说,你也许没有彻底的亲身经验。什么叫彻底的亲身经验?当你是至柔的时候,你将无法经验到自我感,一个忘我的片刻是至柔的,一个忘我的片刻是彻底的打开。自我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坚硬,在你的里面有一个东西是硬的,你无论怎么打开,里面还有一个坚硬的核,这个核依然有某种对外的抵抗性。只有当你全观的片刻,连这个核都消融了,最后的一丝自我感都消失了,那就是至柔。
只有一个孩子才有这种至柔。所以老子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当你至柔的时候,你就是个婴儿。当你是婴儿的时候,你将无法意识到你自己。一个婴儿无法意识到自我是否存在,尤其是一个四岁以前的婴儿。四岁以前的婴儿,他没有明显的自我感,因为他是那么的柔,柔到他无法明显感觉到自我是否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你无法清晰的记得四岁以前的记忆,因为那个时候谈不上记忆,那个时候连自我的中心感都没有。当你没有自我中心感的时候,记忆很难储存在一个具体的地方——储存不了,你的记忆像流水一样就流过去了。只有在你变得有自我感——明确的自我感的时候,记忆才方便储存下来,储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框架内。
一个人自我感越强,他的记忆越深刻,他越是容易怀旧;而一个快乐的人,意味着他忘我。一个人越快乐,越是忘我,他越是不那么怀旧,他越是容易把所有的快乐和悲伤都忘掉,他越是容易向前看,因为前面是更大的快乐。这是真正的专气致柔,柔到极致。当你柔到极致的时候,就没有东西能够战胜你,因为没有必要了。生命必须在有坚强存在的情况下,才会来战胜这个坚强。生命不是别的,生命仅仅是能量的流动。当有东西是堵塞的,就会有能量开始疏通它。
当你是坚硬的,你自动会碰到一些人、一些事来冲克你,这是生命以它的方式来疏通、必须疏通;当你变得致柔如水的时候,你忽然发现敌人神秘的消失了,因为根本不存在敌人,所有的敌人都是上帝的假扮,你明白吗?所有你以前遇到的敌人,你思想中认为的敌人,他们都是上帝的假扮,那只是能量的伪装,伪装成冲克的力量来平衡你、来消除你的坚硬。
所以,从根本上说根本不存在负面,能量没有正和负,能量就是纯粹的能量。当你柔弱于水,天下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战胜你。莫之能胜,连战胜你的能量都消退了,连想要战胜你的那个人都消失了,连对手都没了,这是真正至高的境界。至高的境界不是你战胜了对手,而是对手消失了。这是生命法则,这是能量法则,即使上帝本人也不能违背这个法则,它注定是这样。
曾经有人问克里希那穆提,他说:“你一辈子在教怎么样观照、怎么样全观,你教的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听上去很犀利。“它能当饭吃吗?它有什么用?它能保护我吗?有人要攻击我,我应该怎么样回击呢?用全观吗?我面临下个月的账单,用全观能替我付账单吗?”有人曾经问过这样的话。
克氏也讲了一大堆,有一句话到现在为止我印象很深,他说:“所有的这些问题背后的一个核心就是寻求安全感。”他抓到了问题的重点,你的这些问题最终的核心,你实际上是在寻找安全感——自我的安全感。但是,恰恰你不了解的是:真正的安全只来自于空性!这是克里希那穆提讲的。他说:“你不知道,在空性里才有真正的安全。”
我相信,这句话对于那个提问题的人来说,他一定是没听懂,他一定不可能有太深的领悟,这句话太高深了。为什么空性里有真正的安全?当你了解老子的这一段,你匹配上老子的这一段,你才知道为什么空性里有真正的安全。当你在空性里,当你没有自我感,甚至那个敌人都会消失掉。
那也许有人要追问:“敌人是消失掉了,面包会来吗?会有人替我付账单吗?财富会来吗?”
印度教有一句话,你一定要把它背下来。这句话是:如果你不享受生命,你就是在犯罪!
这句话你一定听到过,你一定耳熟能详啦。但是,你至今也不知道怎么样才叫做享受生命。如果你真的享受生命了,你的觉知甚至敏锐到能够享受空气了,你不仅仅是享受一块蛋糕,享受一杯香浓的咖啡,你甚至开始能够连空气、岩石、周围的树木都能开始享受了,这意味着,他开始享受一切,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毫无奇特的事,在那个片刻都变成了巨大的极乐,他开始享受它们,以无以伦比的方式享受它们。当你有如此高的觉知度享受它们的时候,生命的祝福将会充满你。
印度教还有另外一句话:当你越享受生命,生命就越充满!
你知道一个爱抱怨的人吗?请你观察你生活当中周围朋友亲戚里面,那些爱抱怨的人。你有没有发现,越是一个爱抱怨的人,他倒霉的事越来越多。他看这个人不顺眼,看那个人也不顺眼;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他很不满意;那件事发生在他身上,他更不满意——极不满意……他的不满意是那么的多。然后他的不满意就真的变得越来越多,不满意在累加、在叠加,因为他在享受不满意。
整个宇宙都是能量法则,你享受什么,什么就会增加,能量是同频相吸的。当你的频率越低,你就会吸引来越来越多低的东西,你对它们越抱怨、越埋怨、越排斥,它们就越来越多;相反,当你频率越来越高,你甚至开始享受空气、享受岩石、享受绿色的树叶,它们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诗意的境界,你千万不要认为它是一个诗意,它仅仅适合于一个诗人,它仅仅适合于一个打坐的人、有灵性头脑的人,好像它不能付账单、不能填饱你的肚子。恰恰相反,当你在享受你正在做的事,你做的那件事就会越来越成功,你有没有发现这件事?你有没有发现这一点?你如果开始享受你的工作——你的工作是你的兴趣、你的爱好,你开始享受你手边做的事,你那件事就会莫名其妙的变的越来越成功,各种同步性就会发生在你身上。你如果享受画画,哪怕身边所有的人、你的父母、你的亲戚都跟你说:画画不能赚钱,画画要挨饿的,画画不能当饭吃。但是,你仍然坚持。
请大家去看克里希那穆提专门关于谋生的书《谋生之道》。它里面讲到,有一个小男孩问克,说:“我就喜欢画画,我知道画画是不能当饭吃的。我该怎么办?”
克氏说:“你就全身心的投入,即使你知道它不能当饭吃,即使你知道它现在不能为你挣来一分钱,你也全身心的投入,用你的爱、用你的喜悦投入它。当你真心投入它的时候,也许在一开始的时候,你会艰难过关,生命会以某种方式考验你,你也许会挨饿,也许会受到一些阻力。但当你突破它们,当你仍然坚持,一扇大门就打开了。”
你真正享受于其中的一件事,迟早会变得丰富起来。就看你在这件事上,你的享受有没有达到一定级别
所以你能像马云那样,在所有人都否定他的时候,充满激情吗?这也是一种享受的方式。他充满激情,他对这件事有长远的眼光,以至于他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别人说“你一定不会成功”,他从来没有把这句话听进去过,他充满了激情,充满了热爱。
当你在享受一件事——全然敞开的享受一件事,这件事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因为这是宇宙法则,你一定要记住这一点。这个法则就是来自于空性。
老子讲:当你柔弱于水的时候,你开始变得能够享受客观世界了。只有一个人柔弱于水的时候,他才有可能打开。只有一个打开的人,才有可能享受,否则你怎么享受呢?
这里面有一条岔路,我要提醒你注意。什么岔路?比如你听音乐,有两种方式。你可以神醉在那个音乐里,然后变得对外在世界封闭。那么,这个音乐起到的效果跟麻醉品没有区别,跟海洛因、跟*品没有区别,它只是麻醉了你,它只是让你变得更加的封闭了。所以当一个人神迷于音乐里变得封闭的时候,生命一定会冲克他。这就是为什么老子讲,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因为当你在这些感官刺激下变得麻醉于里面了,你就封闭了。一旦封闭,宇宙就要开始冲击你了,要打开你那扇关闭的大门了。所以,那些执着于口味的人,会突然变得失味;一些听重金属音乐的人,会突然变得耳聋……生命以这样的方式来打击他。
那你应该怎么样听音乐呢?当你在音乐的神醉里的时候,请你此刻睁开双眼,你尝试一下。当你在听到一首最令人陶醉的歌的时候,请你不要闭上眼;在那个高峰的片刻,请你不要闭上眼;请你在那个高峰、在你最陶醉的时候,睁开你的双眼。
有人问意识内化课程是什么?这就是意识内化课程的核心内容!当你意识达到顶峰的经验的时候,请你睁开双眼,忽然,你发现整个世界充满了狂喜,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而是整个世界。你忽然懂的享受世界的狂喜了,而不是一个封闭性的狂喜,这就是诀窍!这就是当你在听音乐的时候,你要处于一个打开的状态,那你才能成为一个至高的狂喜,而不是一个封闭的死水潭。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诀窍,这些甚至可以称为最高的机密、最高的口诀。
老子在这里提到,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你能受国之垢吗?你能受国不详吗?为什么一个人总是倾向于封闭呢?因为他不希望坏的东西进来。打开意味着什么?打开意味着,好的、坏的我都不拒绝。不垢,不祥,在他眼里已经不是坏的东西了。不垢,不祥,在他眼里也是变成好的东西了。当你在那个顶峰,当你在那个顶峰打开的时候,你第一眼看见的也许是一个你讨厌的人,但是你发现,在那个片刻,你不那么讨厌他了,一定是这样的。在那个片刻,你甚至开始觉得,他也很可爱,并不是他也很可爱,而是你变得可爱了,所以你眼中的世界都变得可爱了。当你转变,整个世界就转变。当你变得能够向全世界打开的时候,你就变成了天下的王。
在那个片刻,似乎大道降临在他的身上;在那个片刻,他体验到了无与伦比。这一切都不是神话故事。”刚才有人讲,它听上去像一个故事,NO,它不是故事,它也不是投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这些曾经也发生在你的身上,只是它比较短暂。当你在音乐高潮里的时候,当你在草坪上的时候,当你短暂的处于那些高峰经验的时候,你也有过那些体验,所以它是真实的,它是客观的,它完全不是一个神话。所以老子讲,正言若反,它听上去像神话一样,它听上去那么的不真实。正言若反,但当你亲身经验到,你会发现它全然的真实、完全的真实。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七十九章看上去好像跟七十八章丝毫没有关系一样,其实有密切的关系。七十九章,老子以一个生活的态度告诉了你,只有当你面对生活是全然敞开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真正如愿。那种道德式的原谅,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用。他告诉你,道德式的原谅必有余怨啊。你原谅他,你的心里其实还有余怨;他被你原谅了,他对你的这种态度,其实也有怀疑。出于道德的余怨,必有小尾巴留在那。只有一个真正敞开的人,他才是没有怨的,完全没有怨。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当你完全是至柔的,你就是善人,你是真正的善啊。善,意味着彻底的柔和。当你是真正的善,宇宙的礼物就开始降临了,因为你不排斥,因为你享受,你越享受,礼物就越多。这个礼物不仅仅是诗意,而是实体。刚才讲过了,它不仅仅限于诗意,它真的是实体。
《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何其安乐的一种状态!不外求。整个的这一段都在告诉你,当你处在这个至善的状态、至柔的状态,你开始不外求了,甚至邻国那么近,你都不愿意去。因为何必呢?你丝毫也没有外求的心了,你是如此的享受此刻的生命。
有人问如何敞开呢?当你享受你身边的事物,你就是有一定程度的敞开;当你沉迷于内在的感官,那么你就是有一定程度的封闭。当你越享受外在,越享受周边,哪怕享受一杯白开水,你在一定程度上对它都意味着已经敞开了,你对它的觉知都变得更加敏锐了。但是,这有点难度噢,当你享受一杯白开水的时候,你注定是聚焦的,这里面难度还是有的。
你能够做到像克里希那穆提一样全然的敞开吗?没有焦点的敞开。这个就是我们意识内化课程里面要教的东西。这个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一些具体的次第、来让你按照进阶的方式来达到它。你问的这个问题,无法以简单的方式来回应你,它是一个克里希那穆提讲了四十年的真正的冥想,这个冥想需要系统的学习,需要认真的操练和系统的学习、领会。否则,他何必要讲四十年呢?!
《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八十一章,九九八十一章,最后一章是总结性的,他告诉你:我九九八十一章都是信言不美啊,看上去都是最简单的语言,你听到的是最质朴的语言,并没有听到什么深奥的东西。美言不信。我用了最质朴的语言来告诉你这些最深奥的道理,我并没有讲很深的逻辑,讲的是最浅显的话,而且讲的是最核心的话。并没有旁推侧引举很多例子,而是直击要害。那个要害是什么?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你越是敞开,越是分享,越是享受,整个生命就给你越来越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上天的法则就是,你喜欢什么,就给你什么。你喜欢抱怨,就给你越来越多的抱怨,显然你希望体验它,否则你为什么一直要抱怨呢?说明你的灵*渴望体验它,就会给你更多。而你喜欢喜悦、喜欢阳光、喜欢丰富,你越享受这些,上天就给你越来越多。
当一个人处于敞开的全观当中的时候,坏的东西,在享受的前提下,就快速的被完成了、结束了,它转变成好的了,因为你在享受它,所以好的就紧接着而来;好的东西也在被完成,然后更好的就来了。所以当你处于全然的觉知的状态,整个能量就会向上自动的延伸,越来越好。
当你处在一个不觉知的状态,整个能量就会越来越向下移动。它既是一个向上的良性循环,也是一个向下的恶性循环。看你怎么选择,随你选择,上天没有偏好,你愿意选择哪个都可以。
你愿意选择恶性循环,老天爷也说:可以,没有问题。祂会给你越来越多的灾难。
你选择良性循环,老天爷也说:可以,没有问题。祂也会给你越来越多的祝福。
这一切对于天道来说,都是一种体验而已,没有好和坏;对于圣人来说,也没有好和坏,仅仅是体验。
所以最后,当你了解整部《道德经》,了解它的精华,你将会理解生命的法则是怎么样的,你将会理解那个最终的精华是怎么样的。
大家仔仔细细去看那两段文字:克里希那穆提的这一段、虚云老和尚的这一段。也许老子讲的话更倾向于哲学,那么克里希那穆提讲的话就填补了理性的那一面,他让你更易于理解,什么叫打开,什么叫全知;虚云的话,会让你更加直观的知道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我最后要告诉你的是:从来都没有别的,整个宇宙只有这一件事,整个《道德经》从头到尾九九八十一章,也只讲了这一件事。什么事?彻底的打开!进入意识的顶峰!
一旦你达到了这一点,无我是随之而来的,狂喜是随之而来的,极乐是随之而来的,礼物是随之而来的,这些都是副产品。
最后,祝愿大家能够达到你的意识的顶峰,这两者是手掌的两面。有人说,彻底打开就是意识顶峰吗?是的!或者你也可以倒过来,你先达到意识顶峰,你突然发现,你就是彻底打开的状态。这两者,你先达到哪一面,另外一面就会随之而来。没有别的事,这是唯一的事,这是整个人生唯一需要追求的。
——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