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730万人被迫终生耳聋50万元人工耳蜗价 [复制链接]

1#

耳蜗因形似蜗牛壳得名,是重要的听觉器官,一旦病变或缺失,就会损伤人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伴随着科技发展,人工耳蜗为众多听障人士带来曙光。然而,数据显示,在我国仍有万人被迫终生耳聋,活在无声世界......

01天价进口人工耳蜗,50万元“凌驾”万人?

在人数庞大的听障人群中,有一类最令人揪心。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出生2.3万名聋儿,其中84%的婴幼儿需要植入人工耳蜗,这些婴幼儿从出生起就听不见任何声音。

安徽的陈先生有一个女儿,刚出生便确诊为先天性耳聋。他曾表示:“谁忍心自己孩子一生下来就耳聋?可实在凑不出这个钱。”据陈先生透露,他与妻子一起工作存钱,至少需要10年才买得起进口耳蜗。

资料显示,市面上一对进口人工耳蜗就需大约50万元。此外,每年调试、维修的配套服务也要花去近元,如果再报一个听力康复训练,则另需约5万元的课程费。

天价账单,成了挡在失聪人群面前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

据悉,人工耳蜗体格虽小,技术却极为精尖,涉及电子、医学、化学等众多领域。然而,大量相关专利和核心技术,乃至于制作人工耳蜗的原材料都被西方垄断,因此价格居高不下。

很长时间里,美国AB公司等三大西方巨头,垄断了全球90%的人工耳蜗市场。我国人工耳蜗主要依赖进口,对于听障人士来说,拿不出这几十万,就只能被迫终生耳聋。

事实上,受困天价而无法分享生物科技成果的远不止听障人群:美药企诺华推出的万元天价针震惊了世界,据悉,此针能让SMA罕见病患者摆脱瘫痪,重新站立;美、日技术垄断下的“益生好”类分子一度2.3万元1克,是仅限于富豪圈层独享的“续命剂”......

此类现象的残忍之处,就在于看似科技高度发展助推了人类的健康幸福,但没钱的人似乎与这种幸福无关。

02国产耳蜗打破垄断,平民价仍在路上

“教育、健康是国民大计,不是只有利益的商业,应该照顾到绝大多数人。”有网友直言。

作用巨大但普通人用不起,天价人工耳蜗成了一件摆设。鉴于这个情况,我国科学家经过整整7年的努力才研制出中国第一个数字人工耳蜗。此后,国内各大企业持续跟进发展。

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垄断,人工耳蜗的价格也随即回落。目前,市面上的国产人工耳蜗的价格普遍在1对20万元左右,只要进口耳蜗的四分之一。

不过对于许多人来说,20万仍然是难以负担的天文数字,因此直到今日,听障人群的人工耳蜗植入率仍不到1%。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不必过分悲观,尖端生物科技平民化早已是大势所趋。

上文所述的罕见病药物已有更多选择:药物支出从万降至3万,并开启医保通道;我国也已正式宣布开启相关临床实验,或进一步实现国产平价替代。

曾经只有富豪有能力获取的“益生好”类分子,我国也在中科院等努力下,相继开展人体临床,证实了其在修复DNA损伤、逆转老化细胞上的潜力;随后,又成功突破全酶法专利技术,实现了%国产平价替代。

资料显示,如今国产“益生好”类分子的成本已下探95%,被京东等平台引进后普惠国内数十万普通大众。不少人反馈:“不和富豪一样求永生,只求精力充沛,拥有健康晚年。”

业内人士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工耳蜗也会像天价针、益生好类分子一样,随着我国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更加趋近平民价。

03尖端科技平民化才是关键

《人类简史》的作者曾说:“如果科学进步,却只能惠及富人,对众多资产普通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正如人工耳蜗和天价针价格回落、以及益生好类分子的大众化,尖端生物科技的平民化是一个大趋势。

治愈疾病、残疾人复健、让人类晚年与健康深度绑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技之光将会照耀更多的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