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 http://pf.39.net/bdfyy/jdsb/220321/10467294.html
门诊就诊过程中
不少患者总把中耳炎和外耳道炎弄混
看病第一句话:
医生,我耳朵流水,可能中耳炎发作了?
我耳朵痛,是不是得中耳炎了?
似乎很少听到患者说自己外耳道发炎了
不少人也有这个疑惑:
我到底是外耳道发炎还是中耳发炎呢?
如何区分它们?
人耳有外、中、内三段,其中外耳和中耳是以鼓膜作为分界隔开。
隔开的这两个部位均可能有炎症出现,分别为外耳道炎和中耳炎。
对于非专业医疗人员,对于类似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可能容易混淆,不知如何区分。
区分疾病可以从发病部位、症状、治疗、预防等方面来加以区分:
该如何区分外耳道炎和中耳炎?
发病部位的差异
中耳和外耳所处位置不同,炎症的发病部位自然也有差异。
外耳道炎多发于外耳道,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全长约2.1~2.5cm,外耳道内表面覆有一层皮肤,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丰富。
而中耳炎的主要发病部位是中耳,与外耳位置接近,仅以鼓膜相隔,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为一含气的不规则腔道,大部分在颞骨岩部内。
发病原因的不同
中耳炎和外耳炎在发病原因上也有所差异,外耳炎一般由外部因素引发,而中耳炎的诱发因素往往是身体内部系统所发,普遍为感冒或咽喉等上呼吸道感染。
发病症状的不同
外耳道患疖肿时:
疼痛程度异常地重
张口、咀嚼和打哈欠时疼痛加剧
拉耳廓或压耳屏有明显疼痛
中耳炎炎症位置较深,听骨链和鼓室会受此影响而出现听觉传导障碍:
可能会出现短暂性耳鸣,甚至耳聋现象
炎症较轻的病患在炎症消退后,听力能自然恢复
中耳炎还会致咽部不适、咽部充血水肿等.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非同一疾病,二者不可混淆。病患可以从发病部位、原因、症状来辨别二者,以区分疾病,对症治疗。
外耳道炎如何治疗?
外耳道炎的感染部位局限在耳道内,轻度和中度外耳道炎通常给予局部滴耳液治疗为主。
滴耳液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不恰当的使用方法可能会使药效大打折扣。
如何正确使用滴耳液:
洗干净双手、检查滴耳液有无过期和药瓶有无破损,用手掌握住药瓶几分钟使滴耳液接近体温。
滴药时患耳朝上,侧卧位,或头向患耳对侧的肩部倾斜。
一只手向后上方牵拉耳朵(小于3岁儿童向后下方牵拉耳朵)。另一只手滴入5-10滴液体(儿童约2-4滴滴满耳道即可)。
用食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帮助液体充分进入外耳。
保持患耳朝上至少5-10分钟,甚至20分钟,让药物充分浸泡耳道(耳浴),然后恢复平时姿势,将流出的药液擦干,勿使用棉签等深入耳道。
对于真菌性外耳道炎,需要在耳内镜下彻底清理后,向外耳道涂抹或注入抗真菌药物。
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真菌感染,分泌物或真菌较多时,充分清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定期面诊随访。
症状比较严重时甚至可医院进行清理,充分清理后使用药物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药物治疗期间,同时需要保持耳道内干燥,可采取以下措施:
治疗期间,避免游泳或潜水。
疼痛感或分泌物持续存在时,不要戴耳塞、助听器或耳机。
淋浴时,避免耳道内进水,可使用浴帽或使用涂有凡士林的棉球遮挡外耳道口,切记不要将棉球推入耳道内。
如耳道内进水或潮湿,可使用吹风机低温、低挡、距离20cm左右吹干。
如何预防外耳道炎?
当我们了解了引起外耳道炎的原因,就很容找到预防的方法了:
平时需要做好预防外耳进水,经常去游泳可以使用防水耳塞。
避免养成挖耳习惯,避免到不规范的采耳店采耳,需要意识到“耳屎”对我们耳朵是有保护作用的。
如果确实担心有耵聍堵塞耳道,可以面诊耳鼻喉科医生,形成大块的耵聍栓塞时,需要由医生操作取出耵聍。
减少佩戴塞入式耳机时间,佩戴助听器的人群,可以定期到耳鼻喉科面诊查体。
中耳炎如何治疗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
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用药请遵医嘱)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1)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2)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手术治疗
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中耳炎怎么预防
预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戒除不良习惯,不用力擤鼻;正确喂奶姿势,喂奶后应将小儿抱起,头竖直。
预防鼓膜外伤,已有外伤的,记住游泳或洗脸时千万不要灌入污水,否则必定感染流脓。
平时应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积极防治感冒。
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措施
得了急性中耳炎要彻底治疗,不留后患,另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传染病。
如果鼓膜已经有了穿孔,应避免下水游泳,也不要灌入脏水,穿孔较小的单纯性中耳炎如果保持干燥、不复发,亦可自愈。
对于不易愈合的穿孔医院生鼓膜修补,避免细菌从穿孔感染,只要注意做到以上几点,就会减少发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