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下午,医院医院开展了第一例人工耳蜗手术,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高下带领由钱晓云主任医师、周函博士等医师组成的团队,帮助一名五岁的小男孩听见世界的声音。手术后,在耳鼻喉科护理团队的科学、精心护理下,男孩恢复良好。
通讯员柳辉艳徐高峰实习生兰倩怡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蔡蕴琦
现场直击显微镜下,医生在“螺蛳壳”里做手术
记者“全副武装”进入手术室时,医护人员已经完成了麻醉工作,正在将绿色的消毒布盖在患儿的身上,只露出需要手术的耳部。消毒布一共盖了四层,高下主任解释,这是起到隔离的作用,做到无菌。
手术正式开始,记者看到,医生先在孩子耳背开个切口,我们看到患儿的耳部只有成人的一半大小,切口也很小,似乎用一张创可贴就能盖住。确认埋植位置后,医生需要在显微镜下使用器械磨骨。显微镜下的手术画面也直接传到了手术室的大屏幕上,高下主任说,虽然在大屏幕上看着手术部位很大,其实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每一场手术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很考验医生的技术。
在大屏幕上,记者更清晰地感受到医生精湛的技术。只见两个磨骨的手术器械几乎占了手术部位的二分之一,可以清晰地看到医生手持尖端是球状的磨骨器械耐心地在这狭小的“螺蛳壳”里,一点一点地从边缘开始磨骨,手术室里只传来监测设备的“滴滴滴”以及磨骨的“嗡嗡嗡”的声音,令人紧张同时又为医生的技术而震撼。磨骨工作完成后,高下主任进行接下来的手术,植入人工耳蜗,手术整个过程约1个小时。
警惕发病这种先天耳聋,宝宝出生时有听力
据了解,这名小男孩到五岁还不会说话,平时对外界也没有过多的反应,他的父母认为男孩说话晚,再加上孩子出生时的听力筛查也是通过的,所以在刚开始并没有太在意。
随着小男孩逐渐长大,仍是没有任何改变,父母以为孩子患有自闭症,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孩子一直不会说话原来是因为先天性耳聋。
高下主任介绍,这名小男孩在医院医院被诊断为先天性耳聋,病因是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高下主任猜测,大前庭患儿有一种可能性,在刚生下来的时候,有一部分的孩子有一定水平的听力,这也是这名小男孩听力筛查通过的可能原因。高下主任说,先天性耳聋在中国的所有耳聋疾病中占25%左右,比较常见。先天性耳聋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
专家提醒男孩都“语迟”,这个观念是错的
“父母以为男孩说话晚,所以耽误了一段时间,到发现先天性耳聋的时候,已经超过了手术的黄金时间段。”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高下表示,语言发育的黄金年龄是在3岁以内,所以人工耳蜗手术一般建议在1岁到3岁时做。最完美的时间是在一岁左右做手术,因为这时正处于孩子学说话的阶段,1岁左右做手术的孩子的语言功能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尽管小男孩现在5岁,超过了黄金手术时间段,但是仍能进行手术,术后3个星期将人工耳蜗开机后孩子便能听见声音,不过家长在术后一定要抓紧时间训练孩子的语言功能。
高下主任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平时对外界的声音没有反应,那就要重视起来。另外“男孩子说话晚”的这些观念实际上都是错误的,没有听力就不会说话,我们的语言功能一定是建立在听力正常的基础上,家长只要发现孩子到了一岁左右还不说话,在各种声音刺激之后孩子也没有反应,那肯定代表孩子的听力有问题,需要立即医院检查。如果家长发现得晚,孩子超过五岁再做人工耳蜗手术,后面的培训就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即使花了大精力也达不到在一岁左右做手术的孩子的听力和说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