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耳鸣,可能大家普遍都认为是肾虚所造成的,毕竟肾开窍于目,但为什么有些人却补来补去效果都不是很好呢?那我告诉大家,其实脾虚的人更容易耳鸣。在中医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这“九窍”里面当然就包括耳朵。而且脾在中医里面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们的五脏六腑,包括各个官窍等等,都有赖于气血的滋养,才能变得更加灵活。
所以,虽说五官七窍分别对应着相关的脏腑,但总归来说都和脾胃有关。而且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都比较大,人压力大了肝就会受累,变得脾气暴躁或者郁郁寡欢,这都会影响到肝气的升发,肝不好了,第一个影响的就是脾胃。再加上当代人,很多都饮食不规律,从来都不按三餐吃饭,而且吃的多又杂,又是烧烤又是啤酒,再好的脾胃也架不住这样折腾,时间长了脾胃运化就容易出问题,就会脾虚。
所以说,如果你年纪轻轻就出现了耳聋耳鸣,用补肝肾的思路又解决不了,不妨从益气健脾的角度去调理,这时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里面主要由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甘草、芍药和黄柏等组成。黄芪,党参,甘草这三员大将是整个方子的主力军,都是补气的,既能补全身之气,又能补脾气,脾又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足了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为身体输送清气。
接下来,输送清气主要靠的其实还是升麻、葛根和蔓荆子。这3味药都具有很好的升提之性,有了它们的助力,便可以将清气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头面五官七窍,慢慢的,头脑也就不再昏昏沉沉的了,耳明眼又亮。
除此之外,这里还又加了一味敛阴柔肝的白芍,防止肝木克到脾土。最后再加上一味滋阴降火的黄柏,它善于清泄肝火和肾中虚火,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之火浇灭了,自然就会耳目清利,思维敏捷。所以,整个方子就是以益气升阳为主,同时还兼顾补脾、柔肝、固肾,脾胃好了就能从根源上解决气虚的问题,气足了,便可以最终实现清阳上升,七窍得养的目的。
因此说,如果你平时压力大,继而又出现了脾虚,常常会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容易腹胀,大便不成形,同时又伴随出现了耳鸣、耳聋、看东西模糊等问题,这时候多半就是益气聪明汤的适应症了。现在也有中成药,叫益气聪明丸。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做个参考,不过建议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以免伤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