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各位小天使们,非常抱歉,小编的文章出现了错误(;へ:)老大勒令小编改过再发……大家放心,小编已经被扣过好几个鸡腿了(ㄒoㄒ)
前言
去年考纲变动,新增三共题,对于针灸治疗学中各疾病经脉的考查更为简单和直接。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针灸治疗学的经脉部分,首先,我们来看去年的真题:
-68患者男性,35岁。恶寒发热,全身酸楚不适,鼻塞流清涕3天,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宜主取何经之穴?
-71患者男性,46岁。眼睛红肿热痛,畏光羞明,流泪2天,伴口苦咽干,烦热易怒,溲赤便结,舌红苔*,脉弦数。治疗宜主取何经之穴?
解析
年68题,题干中“恶寒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紧”等都是较为明显的外感风寒之象,可辨为感冒之外感风寒表实证,感冒的病机为外邪侵犯肺卫,太阴、阳明互为表里,且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故主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以及督脉穴,以祛风解表。
年71题,题干中“眼睛红肿热痛”、“口苦咽干,烦热易怒”、“舌红苔*,脉弦数”等都是明显的肝胆火盛之象,可辨为目赤肿痛之肝胆火盛证,目赤肿痛的病机为各种外邪或肝胆之火,循经上扰,热*蕴结目窍。故取穴时以近部取穴及手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以疏风散热,消肿止痛。
汇总
现将所有疾病主取经脉汇总如下:
(小编将修改后的地方标红了哦,大家请注意)
一、内科病
中风:①中经络:取督脉、手厥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②中脏腑:闭证:取督脉、手厥阴经和十二井穴为主;脱证:任脉经穴为主
取督脉、手厥阴及足太阴经经穴为主
眩晕:①实证:取足少阳、足厥阴经穴及督脉穴为主②虚证:督脉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
头痛:局部选穴和远端循经选穴
面瘫:取局部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面痛:取手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穴为主
感冒: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以及督脉穴为主
咳嗽:①外感咳嗽: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②内伤咳嗽: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哮喘:①实证:取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②虚证:取相应背俞穴及手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
心悸:取手少阴、手厥阴经穴及脏腑俞募穴为主
不寐:取手少阴、足太阴经穴及督脉穴为主
郁证:取手足厥阴、手少阴经穴及督脉穴为主
痫病:①发作期:以手厥阴经穴、督脉穴为主②缓解期:手足厥阴经穴及任脉、督脉穴为主
消渴:取相应脏腑背俞穴及足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
胁痛:取足厥阴、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胃痛:取足阳明经穴及胃的募穴、(胃之下合穴)为主
腹痛:取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穴及相应脏腑俞募穴、(胃之下合穴)为主
呕吐:取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脏腑俞募穴、(胃之下合穴)为主
泄泻:①急性泄泻: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②慢性泄泻:取任脉、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便秘:取大肠的背俞穴、募穴及下合穴为主
癃闭:①实证:取足太阳、足太阴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②虚证:取足太阳经、任脉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痿证:取手足阳明、少阳经和夹脊穴为主
痹证:以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取穴及辨证选穴
腰痛:取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阳经穴
坐骨神经痛:循经取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二、妇科、儿科病
月经不调: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痛经:①实证: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②虚证: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经闭:①血枯经闭:取任脉及足阳明经穴为主②血滞经闭: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崩漏:①实证: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②虚证: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带下病:取足少阳、足太阴经穴、任脉为主
绝经前后诸症:取任脉、足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缺乳:取足阳明经、任脉穴为主
遗尿:取任脉、足太阴经穴及膀胱的背俞穴、募穴为主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取督脉、手少阴、手足厥阴经穴为主(或督脉、足少阴经及足少阳经穴)
三、皮肤科、外科、骨伤病科
瘾疹:取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湿疹:取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蛇串疮:取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神经性皮炎:取局部阿是穴及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痄腮:取手少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乳痈:取足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扭伤:取扭伤局部腧穴为主
项痹:取局部腧穴和手足三阳经穴、督脉穴为主
落枕:取局部阿是穴和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漏肩风:取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膝骨关节炎:取局部穴和阿是穴为主
四、五官科病
目赤肿痛:以近部取穴及手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近视:以调节眼部经气为主,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相结合
耳鸣、耳聋:①实证:取局部穴位及足少阳经穴为主②虚证:取局部穴位及足少阴经穴为主
鼻渊:取手阳明经穴为主
牙痛: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咽喉肿痛:①实证:取局部穴、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②虚证:取足少阴经穴为主
五、急症
晕厥:取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
虚脱:取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
高热:取督脉和手阳明经穴、井穴为主
抽搐:取督脉经穴、(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心绞痛: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胆绞痛:以足少阳经穴、胆的俞募穴为主
肾绞痛:以足太阴经穴与背俞穴为主
胆道蛔虫症:以足少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学习思路
1.疾病——病机——治法——主取经脉
①看到题目,迅速判断病名(要求熟悉考纲要求的诸多病名)
②从题目找到关键词,例如舌脉的典型表现,如舌红苔*,脉弦数代表肝火盛;各脏腑疾病的典型表现,如腰膝酸软多为肾虚等
③从关键词推测出其证型及对应的治法
④利用好排除法,挑选出正确答案
2.歌诀记忆(请大家按照新歌诀学习~改过的地方小编标成绿色了哦)
一、内科病
中风经络和脏腑,经络督脉心包脾,
脏腑又分闭脱证,闭证督脉心包井,
脱证只取任脉穴。眩肝胆督虚督背。
头痛局部远端循,感冒肺督与大肠。
面瘫局部胃大肠,面痛去局足太阳。
外感咳嗽肺大肠,内伤咳嗽用肺脾。
哮喘实证肺背俞,虚证背俞肺肾经。
心悸包心俞募穴,不寐就用心督脾。
郁证肝包督心经,胁痛三焦肝胆经。
痫病发作心包督,缓解心包肝任督。
消渴治用脾肾经,相应脏腑背俞加。
胃痛腹痛与呕吐,都取胃经及下合,
腹痛呕吐俞募穴,胃痛再加胃募穴,
最后两病主取脉,腹痛脾肝呕心包。
急性泄泻取脾胃,慢性泄泻加任脉。
便秘大背募下合。癃闭实证用膀胱,
再加脾经和俞募,虚证就用任膀背。
痿证夹脊少阳明,痹症局部循经辨。
腰痛阿是与膀胱,坐骨胆经与膀胱。
二、妇科、儿科病
妇儿科,好辨证,大多选取任脾经,
血滞经闭痛经实,再加崩漏之虚证,
都加足阳明之脉,带下独加胆经穴,
绝经前后诸症多,辅以相应背俞穴,
遗尿病机大不同,需加膀背与募穴。
还有几病不同前,血枯经闭任脉胃,
缺乳也用任脉胃,小儿注意力缺陷,
取用督包心肝经,或用胆督和肾经。
三、皮肤科、外科、骨伤病科
瘾疹湿疹病机似,均取大肠脾经治。
蛇串阿是夹脊穴,痄腮胃肠三焦穴。
神经皮炎阿是治,辅以正经大肠脾。
乳痈胃经和肝经,扭伤只取局部穴。
项痹病,取局部,手足三阳加督脉。
落枕阿是小肠胆,漏肩局部加远端。
膝骨关节炎好记,只取局部和阿是。
四、五官科病
目赤肿痛近取穴,再加大肠和肝经。
近视请调眼经气,远近取穴相结合。
耳聋耳鸣实虚证,同为局部异胆肾。
鼻渊牙痛手阳明,牙痛再加足阳明。
咽喉肿痛有两证,实取局部肺大胃,
虚取足少阴肾经,取经应与病机连。
五、急症
急症多取督脉穴,晕厥虚脱高热搐,
晕厥虚脱手厥阴,高热井穴手阳明,
抽搐手足厥阴加,胆蛔症用胃大胆。
三种绞痛针效奇,心取心包和心经,
胆取胆经及俞募,肾取肾经及背俞。
能翻到最后的都是真爱!表白大家(??ω??)
张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