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可以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人生快意·乐事百图》之六十五·登高
吴浩?登高?46cmx35cm?纸本设色?年
款识: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庚子吴浩怀古。
《人生快意·乐事百图》之六十五·登高(局部)
登高人居天地间,自以为与小猫小狗并不相同。当然就会自搞一些事,足以证明自身的伟大。这便有所谓“道术将为天下裂”。人与自然的分裂,既是人的觉醒,也暗藏着祸心,便可称为是“人心”与“道心”之辨。于是圣人便苦口婆心地编出一套套的诗、书、礼等等教材用来“正人心”“求放心”。当然这些套路之言,人自是不乐意听见,除非经历了苦难后,才会平心静气地去读读这些圣人之言。人与生俱来的自信与自省,是人浮沉于世上的因果。自省,是儒家之言玄览,是道家之言内观,是佛家之言敬畏与自谦,便是人觉醒后的第一支预防针。《人生快意·乐事百图》之六十五·登高(局部)登高,对现在大多人来说就是感叹一下风景,或是拍点照发个朋友圈,然后继续着在都市中的人来人住。山的崇高,似已不能唤醒人心的迷失。不过还好,天道运行如常。《道德经》震耳欲聋地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的自以为是,在天地之间,亦不过是一片尘埃。文至此,还是想念那篇《登鹳雀楼》。想必读者,一定会觉得平常。但是我却敢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读不来这首诗了。不信,你接着看:一、首先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绝句——四句的就是绝句吗?当然不是!绝句,是取律诗中的四句而来的。而律诗,是对每一个字的声调有要求的,这个要求就叫“格律”。二、《登鹳雀楼》的格律,是五言绝句四个标准格式中第一个格式的标准样。这个标准样是这样要求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注:其中一、三、四句可平可仄、应为。所谓平仄,有一种相当简易的理解(当然会不准确),汉语拼音中一二声属平,三四声为仄《人生快意·乐事百图》之六十五·登高(局部)而现在汉语拼音中没有入声字,在读诗时就会发生平仄混乱的现象。所以普通话读诗,就是广播式的读法,既无诗格又无诗韵。现在再来看这首诗: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以诗律要求:“白”字是仄声字,但是现代汉语中读二声,是个平声字,而本身“白”应当是一个入声字,那自然是仄了。同样,“一”字,在诗律中也要求是仄声字,现代汉语为一声又是平声。但“一”又是一个入声字。所以按普通话来读这首诗,会在“白”与“一”这两个字上发生音律的错误。(附格律诵诗法,以四川话为例)如果觉得看不懂,还是拍点照,发点朋友圈算了,至于登高望远的诗境,或与亲无关了!《人生快意·乐事百图》之六十五·登高(局部)古人云: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登高是破浮云,见天地。愿君神清气爽,无论高低!庚子冬天寒无雪小神仙玩字于蓉(绘画:吴浩本期文字:丘六言编辑:周宇张凯)释文:登高(朱文印)边款: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时庚子冬月玄堂格古。编者按:吴浩先生用其诙谐的笔调阐述了我们对待人生可以采取的多个态度。闲适、自在、乐观、豁达是积极的生活方式。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到了“看一切人都是好人,一切事都是好事”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中喜悦无处不在。吴浩先生作《人生快意·乐事百图》,堪称是一个大工程。一件作品讲一个故事,张画需要两年完成。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慢慢等侍,慢慢品味,与您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人生快意·乐事百图》陆续更新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