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DA批准耳聋药物SENS的进一 [复制链接]

1#

中华耳科学杂志,年17卷5期

广东地区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临床防控模式初探

刘玲曾玉坤丁红珂姚翠泽

余丽华刘畅张彦

耳聋位居我国各类残障之首,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听力残疾者高达万,新生儿耳聋发生率为1‰-3‰,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和国民健康[1]。统计表明60%的耳聋患者为遗传变异所致。遗传性耳聋根据表型分类为综合征型耳聋(约30%)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约70%)。在非综合征型耳聋中,最常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因此,在正常听力人群中存在较多耳聋致病基因突变携带者,发现携带者并进行配偶相关检测可以有效防治遗传性耳聋患儿的发生。

GJB2、SLC26A4、线粒体MT-RNR1基因是中国遗传性耳聋三个最常见的致病基因[2]。本研究对广东地区名正常听力育龄女性进行耳聋基因热点突变检测,对于携带者进行配偶相关基因的编码区检测,对于有家族史及产前诊断要求的进行规范化检测;同时对名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GJB2、SLC26A4基因编码区所在外显子及侧翼区序列检测。初步得到了广东地区遗传性耳聋基因热点突变携带率及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中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数据;初步完成了广东人群遗传性耳聋出生缺陷防控临床基因检测方案的效果评估。

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所有对象均为年1月至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或咨询人员,所有检测方案均经过详细的知情同意告知。

1.1热点筛查

例正常听力孕前/产前且无耳聋家族史女性,年龄15~53岁,经受检者知情同意后采集外周血2mL(EDTA抗凝),取μl全血采用磁珠法提取基因组DNA(厦门至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Nanodrop(Thermo,美国)定量后按照说明书用晶芯TM9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北京博奥生物有限公司)进行致聋基因热点突变筛查。

1.2携带者配偶相应基因检测

采集外周血2mL(EDTA抗凝),取μl全血采用磁珠法提取基因组DNA(厦门至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Nanodrop(Thermo,美国)定量后采用PCR-Sanger技术对受试者采用芯片结合GJB2或SLC26A4基因编码区所在外显子及侧翼区序列测定与分析,其中GJB2基因由于序列短,所有受试者均进行GJB2基因检测。

1.3耳聋患者检测

经过临床医师评估除了听力障碍外没有其他临床特征的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年龄2个月~53岁,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例、例,除2例患者来自同一家系,其余患者均来自不同家系。所有患者经知情同意后采集外周血2mL(EDTA抗凝),磁珠法提取基因组DNA(厦门至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Nanodrop(Thermo,美国)定量后进行芯片结合GJB2和SLC26A4基因编码区所在外显子及侧翼区序列测定及分析。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采用dbSNP、Clinvar、HGMD、遗传性耳聋网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