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地铁、公交等一切公众场合
被高声打电话的人吵到脑子发焖、心跳加速、浑身烦躁?
在电影院看电影或者坐飞机时
被身边熊孩子的尖叫声吵到要爆炸”?
当一切高声大叫或者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的人对周围人进行“致聋打击”时,你是不是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上苍啊,为什么他们不觉得自己很吵呢?
耳朵能自己选择关闭?
是的。我们都知道,耳朵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者像一个精密的仪器,让人能听见声音。
耳朵听见声音的过程如下:耳廓捕捉声音→传到耳道带动鼓膜振动→三根听小骨将振动传导到耳蜗→在耳蜗里声音从声波信号转化为神经电信号传送给大脑处理→听见并且理解声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都会对听力造成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中耳道中的“三根听小骨”不得不提!它们分别是锤骨、砧骨、镫骨。其中镫骨是人体中最小最轻的骨,由于外形长得像马镫,所以叫做镫骨。
与镫骨连接的肌肉叫做镫骨肌,当耳朵听到一个巨大的噪音时,两只耳朵的镫骨肌就会发射出“有噪音来袭,要保护主人”的信号!于是这块肌肉一收缩,传到内耳的能量就大幅减小,防止内耳受损,这个过程叫做镫骨肌反射,也叫中耳肌反射。
所以说,耳朵是非常聪明的器官,能在声音很大的时候“关闭耳朵部分功能”,达到保护耳朵的作用。
高声说话的人是如何关闭的?
在说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说说多少分贝时人会被声音吵死?一般来说,声音在20-40分贝大约是耳边的喃喃细语,在40-60分贝时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而超过90分贝时就会损害听力神经,如果呆在-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
因此,为了不被吵死,当声音的分贝在85时,耳朵会启动中耳肌反射。顺便举个例子,有时候我们在听音乐时,会觉得声音越来越轻,这就是中耳肌反射的作用在保护听力了。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这个音量已经到可能会损害听力的程度了。
除了在高声之下,耳朵会启动“中耳肌反射”,当人们准备要说话或者吃东西时,中耳肌反射也会提前发生,能够把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减少约15分贝!这下你明白了吧,原来高声说话的人的中耳肌反射早就把他们提前保护起来了,而我们作为周围群众却被猝不及防地伤害到了。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