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她在等
初二席若歌
你看见了吗?
她在等
月亮的缺角
不比她幽怨
床已经被掸得
松软
一只落雁
她也要掀开红罗帐
看看
是不是有个归途的英雄
射中了它
你看见了吗?
她在等
喷泉石雕上的天使
努着嘴,等待亲吻
裙角已经被揉得
迷茫
一滴水珠
她也要展开情书
读读
是不是有个小王子
浇湿了他的玫瑰
你看见了吗?
她在等
钢铁林莽,霓虹丛林
她站在大厦的山脚下
电话不说话
一串风铃
她也要在黑夜里站一会
等等
是不是一只鹿
迷了途
一只鹿奔跑着
有人看见了
跑过中央大道
跃过天桥
那些人抬起头
瞧瞧
发现已经冬天
又垂下脑袋
一个女孩儿站着
在凛冬的中央
终于不等他了
她要等的
是一只雁
一枝玫瑰
一串铃
一只鹿
她在等呢
你看见了吗?
来自慢生活的邀请函
初二马叶晨
快先生和慢先生是好兄弟,他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快先生生活在快世界,而慢先生来自慢世界。
有一天,慢先生来到快世界,对快先生说:“快老哥,要不要去慢世界体验一下慢生活。”快先生犹豫了一下,欣然应允。
快先生来到了慢世界,他掏出手机,准备和老板请个假,可当他拿出手机,手机就自焚成了一堆灰烬。慢先生看向快先生,耸耸肩膀:“忘了告诉你了,快老哥,慢世界里是不允许出现快世界的东西,手机这种智能产品,尤为禁忌。”
快先生焦虑地问:“那我怎么向老板请假呢?”说完这话,快先生感到一阵被电击过的痛感,他倒吸一口冷气。
“慢世界里是不允许出现快世界的情绪,你要试着放平心态,温和对人。”慢先生十分有耐心地告诉快先生:“你只能写信给你们老板了——不过在写信之前,我要带你去换身衣服。”
快先生这才发觉自己身上笔挺的西装不见了,只剩下一件背心和一条大裤衩。他们来到慢先生的家里,快先生换上了慢先生的宽松T恤衫和宽松的牛仔裤,还有运动鞋,快先生感到没由来的一阵舒服,这些衣服他从没穿过。
“嘿,慢老弟,晚饭我们去吃快餐吧。”快先生伸着懒腰从楼上走下来,慢先生反问他:“快餐是什么?”“慢世界的街上没有餐馆,只有超市,晚饭我和慢太太来做就行了,你去海边散散步吧。”
于是快先生就去海边散步了。
来到海边,他吹着傍晚的海风,看着潮汐涌动,他还看见了快太太,快太太披着齐腰的长发,穿着一身碎花长裙和人字凉拖,正向他微笑。快先生从来没有发现快太太原来如此美丽,平时的快太太总是将长发盘起,穿着黑色西装制服,板着脸,一副职场女强人的样子。
快先生与快太太并肩吹着晚风,看着潮汐起起伏伏,他们坐在沙滩上,看着日落,直到月亮和星星冒出了头。
快先生和快太太手挽着手,回到慢先生的家里去吃晚饭。
四个人围在小木桌旁,吃着慢夫妇亲手做的晚饭,而不是快世界的快餐,快先生再也不想回去了,他头一次觉得慢世界让人如此舒适,没有手机却有亲手写的信件,没有笔挺刻板的西装却有宽松舒适的T恤衫,没有令人吃到厌烦的快餐却有亲手做的家庭晚宴,没有让人熬夜的工作,可以吹着晚风,看着日落,饭后散步。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身心愉悦,而不是令人疲惫。
故事的最后,快夫妇没有回快世界,而是留在了慢世界。
过去与现在
初二郭桐语
“砰嗵!”一声轻微的响声从那老旧、已经生锈的铁邮箱中传来。
不知道为什么,安娜的家门前一直都有着一个邮箱,房子已经拆迁、重修了,铁邮箱却一直没拆。
安娜心里这么想着,从院子里跑去打开邮箱,里面有一封信,旧得已经不像样了,信封已经泛*,好像是被雨水冲刷过,皱皱巴巴的,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出上面有一些清秀的字迹。
“这是谁的信?”安娜嘟囔着,抬头看了看四周,周围没有一家人还装着邮箱的,不会是邮递员送错了的。于是安娜便把信拿回了家。
她兴冲冲地跑回了家,对妈妈喊道:“妈妈,有封信!”妈妈却在用电脑处理着文本,低头看了一眼,又看了回去,漫不经心地说:“这年头,还有人写信吗?肯定是别人塞着玩的,你要想看,你就看吧!”
安娜又去找了爸爸。“爸爸!这是给你的信吗?”爸爸正在玩手机,听见“信”抬起了头,笑着说,“啊,还记得以前我还给你妈写过情书呢,粉红色的信封,十分诗意的语言,都把你妈感动哭了!真是怀念过去的日子啊……”爸爸还沉浸在回忆中,安娜就自己走掉了。
这封信到底是谁的呢?安娜回到了房间,打开了信封。信上的字,清秀刚硬,应该是个男生写的,丝毫不掩字里行间的兴奋和期待。信首只有两个字:过去。正文是:
你好吗?真是高兴,我终于和别的孩子一样背起了新书包上学,简直太令人激动了!妈妈拿着柯达照相机把这模样照下来,挂在了墙上。真是太激动了!
上学的路上,鸡鸭在马路边抢食的“嘎嘎的”叫声,清早卖豆浆油条小店的热腾腾的烟火气,大街上卖家的吆喝声,绿皮火车驶过的“呜呜”的鸣笛声,还有老木板车经过的“吱嘎吱嘎”的声音,都围绕在耳畔,像是一曲美妙的奏鸣曲……
没有现在的高科技,没有现在生活的迅速,只有安谧悠闲的生活,人们幸福快乐的交往和满足。而信的末尾是:“未来”。
这应该是某个和我一样大的小孩子写给未来的信吧?安娜想了想,拿起了纸和笔,又在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下了给“过去”的回信。安娜写完后,又把信重新塞回邮箱,心里明知不会再收到来信,却仍然对来信满心期待。
过了十几天,邮箱里又响起“砰嗵”的声音……
快与慢的融合
初二张子晗
科技和智能化的普及,逐渐将人们的生活转入一个快时代。每天,人们总是忙忙碌碌,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追求着网快,手速快,而常常忽略生活中的细节,而导致了失去很多东西。以前,生活是慢的,如《傅雷家书》,一封家信要等上个几天,使傅雷夫妇总为远在海外的儿子傅聪牵肠挂肚。一次,傅聪寄来的信被弄丢,夫妇俩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子,直到再收到他的信才放心。但在这种慢的时代也别有一番韵味。
古今是快与慢的交接,而农村和城市是快与慢的并存。
每年回老家,早上出发要到下午才能到,一般是赶着晚饭的点。快到之际,妈妈便会打电话给奶奶让她放心,最温馨的画面就是我们伴着夕阳西下,鸟雀归巢时到家,奶奶看着天色渐渐晚了,开始张罗晚饭,便到院子里的墙角处,踮起小脚尖抱一捆柴草到灶边,抽出几条干草,用火点着,慢慢等它烧到一半,火舌舔着干草发出“呲啦呲啦”的声音,红焰火彤彤的,如夕阳一般,照亮了周围。将带火的干草放进烧火的洞中,再放些干草和柴火,慢慢地火光照亮了灶边的墙角,一闪一闪的,忽明忽暗,好闻的干草味儿透着香透着甜。锅热浇油下菜,翻炒,盖上偌大的锅盖。炊烟袅袅升起,渐渐化作云,化作风。揭开锅盖,热气夹着香味扑面而来。盛一碗饭,用铲子沿锅边铲出一层香脆的锅巴,盖上菜肴,极是美味。
快与慢的融合,就在这之间,打电话让亲人快速知道平安、慢慢张罗晚饭的温馨相融合。
生活中的快与慢是必然的,只有将它们相融合,而不是一味的只有某一种方式,生活的美才会渐渐显露出来。
信
初二徐梦煊
王老师,生日想要什么礼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