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州广电助力新声,浙江2岁男孩收获声 [复制链接]

1#

极重度感应性耳聋、

唐氏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

当这些疾病同时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

让一家人的生活跌入黑暗,

因为苏州这座城,

给予了他们前行的光亮。

在苏州广电联合发起的“童心听世界”

关爱听力障碍儿童项目的帮助下,

来自浙江义乌2岁男孩浩浩

接受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即将按下有声世界的“开关”,

他也成为该项目帮助的第10位孩子。

年起,为满足听力障碍儿童的治疗需求,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医院发起关爱听力障碍儿童项目——童心听世界,为0~14周岁患有听力障碍的贫困家庭儿童提供手术治疗费用,帮助他们推开有声世界的大门。

云南昭通,江西上饶,江苏宿迁、连云港……此前,“童心听世界”公益项目已经帮助来自全国多地的9名听障儿童重获新“声”,如今来自浙江义乌的浩浩成为苏州广电童心听世界项目帮扶的第10个孩子。

今天(7月6日),在苏大附儿院耳鼻喉科的病房里,记者见到浩浩时,他虽然头缠纱布,但术后恢复得不错,正拿着一部手机,熟练地拨打号码、把手机贴到耳边,“咿咿呀呀”地对着手机说话。

“虽然听不见,但是他平常就喜欢模仿我们打电话。希望再过不久,他真的可以打电话、接电话了。”一旁的浩浩爸爸如此感慨。

记者了解到,浩浩妈妈也是一位聋哑人。除了浩浩,家里还有一位9岁的大儿子。因为大儿子身体很健康,出于对孩子的喜爱,一家人满怀期待迎接了浩浩的到来。

哪知,浩浩成为了早产儿,本身体质偏弱。在新生儿筛查时,又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及极重度感应性耳聋,多重打击向这个并不富裕的小家庭袭来。

“这几年,一想到他的病,就心痛……要是没生病,他也会像哥哥一样活泼好动。”怀着对孩子的愧疚,浩浩爸爸始终坚定地觉得,借钱也要给孩子治病。“先让他听见,能说话了,再慢慢进行其他的治疗。”

起初,他们在杭州为浩浩安装了助听器,但效果不太理想,医生建议为浩浩进行人工耳蜗手术。但很快,浩浩一家又被医生告知:因为浩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对麻醉的要求很高,浩浩原定手医院经过评估,表示手术无法进行。

在病友的推荐下,浩浩一家来到了医院。咨询院内麻醉科的专家团队后,他们终于收获了好消息:麻醉要求虽然高,但风险可控,可以进行!

手术可以做了,浩浩一家还面临另一重难题:因为浩浩妈妈是聋哑人,原本全家主要依靠浩浩爸爸打工维持生活。为了带孩子四处看病,他不得不经常请假,收入减少,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耳蜗手术需要十几万的治疗费用,他们找遍亲友借钱,依然凑不齐。

就在此时,浩浩父母得知,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与苏大附儿院开展了关爱听力障碍儿童项目——童心听世界,能提供一定的手术费用,这更坚定了他们要让孩子听见的信念。

7月2日上午,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手术,浩浩被成功植入人工耳蜗。看着孩子的小脑袋上被纱布缠满,从手术室出来那一刻,浩浩的妈妈就哭了。

“我就劝她,别哭,很快我们的孩子就能叫一声‘爸爸’‘妈妈’了!”浩浩爸爸的眼里满含泪水,并不断谢谢苏州这座有爱的城市、负责的医生和爱心公益项目,给一家人带来希望。

苏大附儿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尹德佩介绍,相比于之前的听障患儿,浩浩情况确实特殊,但只要做好手术各方面的预案,就可以顺利进行。

据了解,苏大附儿院从年起开始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年挂牌成为“江苏省人工医院”,每年完成此类手术30多例。目前,人工耳蜗植入采用微创技术,一般术后一周即可出院,1个月后设备开机调试。

如今浩浩已经完成手术,即将出院。尹德佩强调,因为浩浩患有唐氏综合征,康复之路会比其他进行耳蜗手术的孩子更为漫长。但是听力的改善,将有助于他的智力发育。“对于这样的‘唐宝宝’,我们期待他能恢复听觉,改善生活质量,并最终实现生活自理!”

童心听世界

在中国有1.2亿人存在听力障碍,其中听力语言障碍者达到了万,7岁以下的聋儿有将近20万,每年仍有将近3万新生聋儿出生。

他们身处无声的世界,失去了与世界沟通最为重要的途径。但是,这些听障儿童如果在3岁前得到及时的治疗,大多数都能恢复听力、恢复语言,可以像健听儿童一样上学、就业以及生活。

为满足听力障碍儿童的治疗需求,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医院发起关爱听力障碍儿童项目——童心听世界,为0~14周岁患有听力障碍的贫困家庭儿童提供手术治疗费用的慈善帮扶,让听障儿童能够早日回归有声世界。(作者:苏州广电总台看苏州新闻客户端朱晓倩汪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