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敬白芳礼先生白首离去,芳香余留礼行天 [复制链接]

1#

文/墨先生

白首离去,芳香余留。年9月23日是白芳礼先生(户口本名为白方礼)逝世14周年,15年前,93岁的白芳礼老人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带着我们的遗憾、悲伤与崇敬离我们而去,留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与感动。

礼行天下,爱润人生。白芳礼老人让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看到了这个社会的希望之光,他拥有一颗无比淳朴而又高贵的灵*,他用行动和一生诠释了大爱无疆、大爱无言的真正内涵。

1

年7月8日,被誉为“巴基斯坦的特蕾莎”和“活着的圣徒”的慈善家阿杜尔·萨塔尔·艾德希在因病离世,享年88岁。

9日,巴基斯坦*府为其举行国葬,这是该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首次国葬。上万民众到现场为其送行。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表示,艾德希的一生“对弱者和贫困者充满了爱和同情之心”,他的离世是巴基斯坦难以弥补的损失。

那一天,人们忘却了战争,忘却了恐怖主义。聚在一起,为这位积善行德的老人共同祈祷,让其升入天堂。

年9月23日,白芳礼老人静静的走了!离开了停在他家楼下那辆陪伴他多年的老旧三轮车,离开了那些他曾资助过的学生们,离开了崇敬他的人们。

他走的那天,虽然国家没有为他举行国葬,但我想他一定配得上,人们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他的敬意,自发前来为老人送行的人群挤满了马路。

遗体被抬出时,拥挤的人群几乎失控,不少市民拥向灵车,一些市民在灵车前放声痛哭,有些人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大树上、汽车上去看老人最后一眼,以表达他们对老人的敬意。

因为人太多,灵车用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缓缓离去。人们说,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从没见过一个普通百姓的出殡聚集了这么多人,其中绝大多数都与老人素昧平生。

在车队里,免费送市民去参加悼念仪式的5路公交车一直紧随灵车,开车的师傅说:“我们5路车40岁以上的员工都认识老爷子,以前他的支教售货亭就在我们站旁边。他的行动一直感动着我们,今天,我们很荣幸跟在老人身后,送他最后一程。”

那天,天津市有近辆出租车司机停止营业,免费接送送殡的人群,人们都想为这位为下一代教育做出贡献的老人送行,为老人尽一份心意!

武训先生曾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

而白芳礼先生,您俯仰无愧于天地,您就是当代的武训,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2

白芳礼老人一生清贫而坎坷,并无传奇,靠蹬三轮车、捡垃圾为生,但是却从74岁开始,在之后近20年里,拖着年迈的身体,为下一代教育捐赠了35万元!

他为了孩子们的教育、他人的幸福倾尽所有,他的心灵真诚而温暖,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白芳礼生于年6月17日,祖辈贫寒,13岁起就给人打短工。他从小没念过书,所以特别看重知识的价值。年,因日子过不下去逃难到天津,流浪几年后当上了三轮车夫。

起早贪黑蹬三轮车糊口度日,经常挨打受骂,让人欺负,再加上苛捐杂税,终日食不饱腹。

解放后的白芳礼,靠自己的两条腿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模范,也靠两条腿拉扯大了自己的4个孩子,其中3个上了大学。

同时,他还供养着20岁就守寡的姐姐,并支援侄子上了大学。一个不识字的老人,对自己能用三轮车滚出一条汗水之路,把子女们培养成大学生,已经足以让人感到无比敬佩。

年白芳礼从天津市河北运输厂退休后,还不闲着,在一家油漆厂补差,后来油漆厂也嫌他年龄太大了,于是从年起,老人索性开始从事个体三轮客运。每日里早出晚归、辛劳奔波,攒下了一些钱。

年,已经74岁的他决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

那一年,白芳礼回到老家,在庄稼地里看到一群孩子正在干活,便问:“娃儿,大白天的你们不上学,在地里跑啥?”娃儿们告诉这位老爷爷,他们的大人不让他们上学。

这是怎么回事!他找到孩子的家长问这是究竟为啥。家长们说,种田人哪有那么多钱供娃儿们上学。老人一听,心里像灌了铅,他跑到学校问校长,收多少钱让孩子们上得起学?

校长苦笑道,一年也就十几块钱的,不过就是真有学生来上学,可也没老师了。老人不解,为嘛没老师?校长说,还不是工资太少,留不住呗。

这一夜,老人辗转难眠:家乡那么贫困,就是因为庄稼人没知识。可现今孩子们仍然上不了学,难道还要让家乡一辈辈穷下去不成?其他事都可以,孩子不上学这事不行!

就这样,还未得到家人支持的白芳礼,就分两次将蹬三轮车攒下的元捐给了家乡白贾村,建立起一个教育奖励基金会。

从那以后,老人又蹬上了三轮车。像往常一样,但心里却比过去多装了一样东西,就是孩子们上学的事。

白芳礼老人每月都会把自己省下来的钱拿到附近的学校给困难的学生当生活费,而已是风烛残年的他,却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

他说:想想那些缺钱的孩子,我坐不住啊!我天天出车,24小时待客,一天总还能挣回二三十块。别小看这二三十块钱,可以供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

后来,年迈的白芳礼老人蹬的三轮客运车再也没有人敢坐了,他想:自己不能蹬三轮挣钱,还不能捡垃圾挣钱?于是,就蹬着自己的那辆破三轮,在天津的大街小巷开始捡垃圾,把这些捡垃圾的钱一分、一角地积攒起来,继续他的捐赠!

因为捡垃圾需要走街串巷,所以就会误过回家吃饭的时间,他便早上从家里拿个馍,走到哪里,到了饭时,啃个干馍,随便要点水喝,这顿饭算是解决了!

他从来没有在街上买过一个烧饼或者包子吃,从牙缝里一分一分地把钱挤出来,每攒够元便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旧饭盒里,够一千元就捐赠出去!就是靠这样的细水长流,他前后二十年,共捐赠了35万元的助学金!

再后来,他连走街串巷捡垃圾也干不动了,因为年近90岁的他已无力再蹬三轮车,就在车站上给人看车。老人蜷缩在车站附近一个自行车棚里,硬是给人家看了3个月的自行车,每天把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的钱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饭盒里。

存够元后,在1年的冬天,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白芳礼老人来到天津耀华中学,递上饭盒里的元。人们看到,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身上已经被雪浸湿。

“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人颤颤微微地,连话也说不清楚,但是那元钱赫然躺在饭盒里,明确而坚定地表达着他的意思!

老师和学生们全哭了。

一位老人、一辆三轮车、35万元捐款、多名贫困学生、20年坚守、93岁去世……就是白芳礼慈爱、善良、坚持、奉献的一生。

他的个人生活俭朴近乎乞丐,他的财产更是一个零字。“三轮车、收音机、小*莺”,这便是老人逝世时留下的最后遗产。

总有一种平凡,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温暖前行!

3

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全中国。

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他为贫困学生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20多年前的35万元,放到现在来看,至少也是几百万的富翁,而他却不舍得为自己的吃穿花一分一厘,甚至连治病都不舍得。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瓣膜退行性病变,老年型白内障,神经性耳聋,并有脑萎缩及消化道出血症状。”这是老人病倒的最后,医生对他的诊断结果。

如果是马云捐出十亿八亿,大家也不足为奇,因为他富可敌国,尽管这也了不起。而白芳礼老人却倾其所有,他可以说是境界最高的人,因为他只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

有时,往往拥有越少的人,给予的却越多。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上海的四十多万的一个奢侈饭局,可谓是“富人一顿饭,穷人一套房”,郭美美、谭明明、高俊芳、隋嘉琪们极尽奢华,可以买上百万的一个LV包,几十万一件的衣服,但他们却可能不舍得几万元的捐款。

这些人买几万元的东西也许眼睛都不眨,甚至可能还装逼给小费,几百块的零头都不用找了。但是在老百姓手上买一个10元钱的东西时,他们可能还要讨价还价,甚至是狠狠的还价。这就是卑劣的人性。

白芳礼十几年如一日、日晒雨淋地奔波于街头,穿的是从街边路头或垃圾堆里捡来的,不配套、不合身的衣衫鞋帽。每天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有时往开水里倒一点酱油,那已是“美味”了。

为了多拉一趟活,多挣一块钱,他几乎到了不要命的地步。一年天,无论节假日,无论刮风下雨下雪,他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早晨6点准时出车,要到晚上七八点钟才回。

他曾在夏季烈日的炙烤下,从三轮车上昏倒过去;曾在冬天大雪满地的路途中,摔到沟里;曾因过度疲劳,蹬在车上睡着了;曾多次在感冒高烧到39摄氏度时,一边吞着退烧药,一边蹬车……由于年事过高,冬天里他常憋不住小便,棉裤总是湿漉漉的,他就垫上几块布照样蹬着车跑。

为了在车站前拉活方便,他搭了个3平方米的小铁皮棚子住在里面,夏天,棚里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冬天,放杯水可以冻成冰坨子,可他就在这里面住了整整5年。

有人曾经问过他:“为了什么?”老人说:“我咋就不知道享受?可我哪舍得花钱!孩子们等着我的钱念书,我就只能往里挣才是!”这就是他的追求与坚守。

在这个奢华浮躁、金钱至上的时代和社会中,他显得“格格不入”,他用亲身践行做到了我们做不到的真正的无私与奉献。

4

白芳礼老人曾两度入围央视“感动中国”候选人名单,但遗憾的是却两度落选。

4年度感动中国评选,白芳礼网络投票仅排在刘翔、任长霞之后,名列第三,但最后榜上无名。

年去世后的新闻报道让更多人知道了他的事迹,再次入选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名单,却再度落选。

虽然您感动不了“感动中国”,但感动了无数网友和无数国人,您早已感动了全中国!

《南方周末》在年的新年献词里有这样的两段话: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白芳礼老人二十年的公益、支教、资助难道不正是这样的一种无声的力量吗?

8年3月13日,白芳礼去世3年后,在46家网络媒体联合主办的首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在这个没有奖品、没有奖金、没有颁奖晚会的网上评选中,白芳礼在名入选者中得票排名第四。他终于“感动中国”。

后来在《南风窗》的评选中,白芳礼被评为年度人物;在很多论坛里,也可以看见网友的追念;老人辞世后的追思会,在天津万人参加……有这么多人记得老人,也许也就足够了。

对于老人自己来讲,他的付出,他的坚守,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谁来回报有谁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