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精细化“春节文化”带动“春节经济”
“年”究竟该怎样过?当传统习俗日益转变为一种文化消费的符号时,春节这个“文化旧瓶”便不断续上了时尚的“消费新酒”。
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春节期间,人群、资金、信息、艺术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信、金融、餐饮等各行各业全面繁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春节经济”。
消费文化是面镜子,清晰地折射出时代的脚步和经济发展水平。2011年春节*金周期间,我国零售商场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4045亿元,同比增长19%,创近年新高。随着新兴消费观念的不断涌现,春节不仅是传统文化节日,同时也是最能带动社会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节日;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大年”,更是一个拉动市场经济动力的“新引擎”。
事实证明,要延续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必须将其物化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产品。眼下,春节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正衍生出一种繁荣的经济现象,各行各业都自觉主动地围绕春节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开发出了各种节日产品和服务,客观上形成了以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涉及多种产业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上不仅有鞭炮、春联、年画、贺卡、年糕等标志性的“年货”,还开发出具有春节喜庆色彩的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工艺、旅游等门类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从城市扩大到广大乡村,而且延伸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产业化运作的有效支撑下,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和提升。
但是,在琳琅满目的春节市场上,消费者也不免有一种“走进一片森林,每棵树都一样”的感受。产品高度同质化越来越成为制约春节经济升级转型的一大瓶颈。传统行业由于多年的传承,容易产生视野狭窄的缺点。同样,春节经济也往往在品牌建设和创新意识上存在局限性和符号化倾向,产品开发思路往往更加集中于功能、成本上,而忽视对消费者“个性化”、“时尚化”需求的满足。特别是正在崛起的中产价级是文化消费市场的主力,他们对任何产品的消费都更加讲究品质和品位,不仅有挑剔的物质需求,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精神需求。
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创新是春节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将年节文化通过产业化运作形成品牌效应。一方面,要改革创新传统“年货”,使其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融入现代市场;同时也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当代高新技术,生产新的“年货”。
当传统的登门拜年改为用短信贺岁,当更多的人选择春节到书店、文化馆、博物馆接受“充电”;当公园、电影院等地人员爆满,休闲娱乐成为过年潮流……正是这些创新因素的植入,春节文化的消费潜力才得以释放出来。因此,只要密切关注春节出现的各种消费新变化,加快创新和培育,挖掘“春节经济”文化内涵和外延,实现市场紧扣文化脉搏,就可以将消费热点转变成持久的消费习惯,将“春节经济”打造成良性发展的常态经济,从而有效促进消费升级和产品换代,为经济发展,特别是扩大内需提供一股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