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听力障碍虽不致命,却足以伤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除了药物治疗,验配助听器是老年性聋的主要治疗措施。但很多老人戴上助听器没几天就忙不迭地打退堂鼓,“想听的不想听的混在一块儿,不适应……”其实,和适应眼镜和义齿一样,佩戴助听器也存在一个适应过程。
为什么好多老人刚刚佩戴助听器不适应,起码半年左右才适应?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适应,一般助听器的适应期为1-个月,年龄越小适应能力越强适应时间越短,年龄越大适应时间越长。国内好多老人,耳聋很多年了才配助听器,导致语言分辨很差,适应期需要到半年左右。
有些老人配了助听器后就希望立竿见影,效果肯定会有,但不会一下就那么明显,因为戴助听器有1~6个月的适应期,刚戴上可能不舒服,出现耳朵发闷、发胀的现象,甚至个别人还会出现刺痛的感觉,所以初戴助听器的老人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助听器的选配效果取决于患者和家人的积极态度。许多患者及其家人认为,戴上助听器便可以使听力恢复到正常水平,他们希望看到家人戴上助听器后能立竿见影,解决长久以来的苦恼,如果不如愿,就认定是助听器没用,患者本人对结果也极度失望,认为助听器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戴上助听器后,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适感,会降低对助听器效果的期望值。要想使助听器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家人细心的配合,家人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制造大的噪音。尤其是老年人,在佩戴助听器初期,听觉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而且由于听力下降,长期没有倾听的习惯,因此与他交谈前,应先提醒他注意,尽量放慢语速,吐字清晰,逐渐训练,才能保证聆听效果,让老人慢慢恢复听觉功能。接下来,告诉老人能听到声音是一件好事,证明听力提高了,只是暂时不习惯,慢慢就能适应,鼓励老人渡过佩戴助听器的适应期。
应当注意:戴助听器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听力退化导致的各种问题。老人及其家属千万不要随便买一个助听器就戴,否则助听器不但不能补偿听力,相反还会损伤原有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