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爸妈享学
来源:海峡导报
导读
一个普通的父亲,用其30余年生命,探索出赏识教育体系,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留美博士和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父女俩还同时获得第六届全球热爱生命奖。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位老爸背后的故事...
谈教育态度一变问题不见
从孩子出生到4岁这一阶段,周弘老爸说,他跟所有的父母亲一样,多年来,他带着女儿四处求医,从不放弃一丁点令女儿复聪的希望。周老师的爱人甚至急得将鼓都打破了,可是女儿还是没有听到一丁点声音。
“整天做梦都是哪天女儿突然能开口喊一声‘爸爸’。”周老师说,也不知道在哪一个时空中,突然有一天就想明白了。他拿起自己的一只手,不停地翻转:“对啊!手背有多大,手心亦有多大。”突然间,他仿佛找到了教育的开关。他觉得教育孩子与方法无关,跟态度有关。态度一变,所有的问题都会不见了。
谈女儿把她当“神”来崇拜
从那时开始,周弘老师不再纠结女儿的“耳朵”问题了。他开始教孩子识字,把字写在她的手心、手背,甚至是胳膊上。6岁时,周婷婷就能识多个汉字,从此,她开始博览群书。但真正让女儿成功的,并不在于她能识多少字,而是周老师在实践中悟出的“赏识教育”。他说,他把女儿当成“神”来崇拜。他将美国天才儿童行为表贴在台板上“你看,你符合天才儿童的第一条,读书废寝忘食,孩子,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当6岁的婷婷背出圆周率位时,周弘说:“你就是天才,这就是证明。”当孩子第一次做数学题,10道题只对1道时,周老师发自肺腑赞赏:“你太棒了,爸爸像你这么大时,一道也做不出来。”
周老师还跟我们分享他跟女儿的一次“纸条传话”。爸爸递一张纸条给女儿,“孩子,你知道爸爸在世界上最崇拜的人是谁?”
“谁?”女儿写了很多答案,都没有猜中。
周弘最后写“爸爸最崇拜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这里就我们俩,不会是我吧?!”女儿诧异不已。
“没错就是你!”得到父亲的肯定后,这一次,周婷婷扑到爸爸怀里泪流满面。
周老师说,他是发自真心崇拜孩子。他经常想: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么聪明、阳光,又坚强,如果是自己,都不一定能做到像她那样出色。那年周婷婷才6岁,这一崇拜,不得了。女儿仿佛真的就像天才一样,开始自信地飞翔,特别是在数学的海洋里,她已经开始忘我地遨游。上三年级时,她已经把六年级的数学都自学完了,小学连跳两级。在做数学作业时,她时常会激动地直拍桌面:“这题太有趣了!”
谈家长不要有功利心要把孩子当“花苞”
周弘老师开始将他探索出来的赏识教育分享给更多的中国父母亲。自然也会有人提出疑问:“这样无条件地‘崇拜’孩子,会不会滋生孩子骄傲、狂妄的一面?”周老师拿出剪纸,上面是一轮月,有黑白两面。他说,教育孩子好比“中秋赏月”,如果家长看到的是日全食,一定就是黑的一面,如果你换个角度,看到的一定就是白的,圆满的一面。
也有家长无奈地表示,赏识教育说起来容易,但长期施行起来会有难度。因为有时父母会有压力,一着急,难免就会责怪孩子做得不够好。周弘老师直言,那是家长的功利心在作怪。他建议家长,可以拿两个“宝贝”当坐标。这两个宝贝就是孩子的学说话和学走路。他说,当孩子刚学说话、学走路时,父母为什么可以允许他们一次次讲错、摔倒?可是越长大,为什么越容易责怪孩子?就是因为父母有比较,有了功利心。
“当你将孩子的每一次错误换成以花苞的心态去对待时,你就会心生满心的呵护。”就会有“全纳思维”。教育本来就应该在一片欢乐、轻松中进行。周弘老师说,教育之道是安心之道,安生静,静生慧,慧生光,光生易!最后让教育的“难”经变“易”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