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生这样的耳聋,一定不能乱就诊 [复制链接]

1#

寻医问诊

就上移动健康专家

在30岁那年,王媛(化名)左耳突然聋了。巧合的是,她的父母、哥哥在30岁左右时,也都获得过同样的诊断:神经性耳聋。

59岁,因为急剧医院,抽血化验后,她又得到了一张诊断:2型糖尿病,这次的诊断和去世的父亲、63岁的哥哥也是一样的。

周围邻居都说,在他们家里,说话的声音比别家大得多,并且听到指令后反应也比别人慢。

但她是个心态不错的人,逢人总笑呵呵地说:“没事,虽然我家5口人得的病都差不多,但都是小病,要不了命!”

直到去年5月份,病魔终究没能放过她…

王媛年轻时在内蒙古草原下过乡,和当地牧民相处的2年时光,这让少年时期的王媛媛养成了勤劳吃苦的性格。

22岁回到城市后,王媛被分配到了唐山的一家事业单位,她踏实的性格获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赞扬,并连续多年获得“市级优秀*员”的奖杯。

在她人生为数不多的就诊经历中,“耳聋”、“糖尿病”都是在完成重大项目之后出现症状,很多人会都觉得是因为太忙累到了。

但没想到去年,在女儿家看外孙的王媛,刚过完63岁生日,却睡不着觉,胸口非常压抑,呼吸也很困难…

“第一次觉得死亡这么近!”王媛半卧在床上,眼睛一夜未合,喃喃地说。

年5月10日,女儿带医院就诊,经过6天治疗,症状还是没有减轻。

女儿在上海的同事就建议她们“医院看看吧”。

没想到疾病来的这么突然

心脏是人体动力的发动机,它一旦宕机,可真会“病来如山倒”。除了吃不下、睡不着之外,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慢慢侵蚀了王媛。

初见王媛,上海医院心内科的刘旭主任用1个字形容她——瘦。cm的身高,体重只有80多斤。患病短短7天,就已经将这个女人摧残得“失去了人形,”正常人有的面貌已经完全没有了。

经过抽血、心血管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结合既往病史,刘旭主任给出如下诊断:

1.心肌病原因待查

1)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早搏

2)心功能III级(NYHA分级)

2.左肺肺炎

3.2型糖尿病

4.高脂血症

5.神经性耳聋

6.子宫切除术后

诊断明确后,刘旭主任首先决定改善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以促进循环为主。

根据年《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提示:

针对心力衰竭三种病理生理机制(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利钠肽系统)的异常激活,采用三大类神经激素拮抗剂,治疗已被证实能够降低心衰患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于是从5月16日开始,王媛就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治疗,虽然治疗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王媛的心电图报告上一些常见的症状并不明显。

这让刘旭主任提高了警惕:“既然这个病人,过去的病史里有这么明确的家族问题,是不是应该从基因上来查查看?”

WFS1基因突变是根据王媛当前症状锁定的。

第一,有神经性耳聋;

第二,糖尿病;

第三,有肥厚性心肌病的影像学特征。

在临床上,我们把这个基因位点的突变称之为Wolfram综合征。

刘旭主任为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想,又给王媛检查了一下视力,结果她还真存在左眼球颞侧的视觉缺损。

“基因问题估计是跑不了了,做基因筛查!”刘旭主任思考后,说服了王媛。果然,基因检测结果——WFS1基因位点突变。

最后,基因检测结果中还提示王媛携带家族性胆固醇致病突变,属于杂合型FH,后续随访中,刘旭医生还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