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度耳聋患者不植入
人工耳蜗
?”确实大多数是因为经济原因。全世界仅有五家人工耳蜗的成熟厂商,其中法国耳蜗市场占有率忽略不计,在国内主要是:澳大利亚(60%占有率)、美国(10%,但在高端人工耳蜗层面,有霸主地位)、
奥地利
(30%),价格在16-30万不等。年开始,国产
杭州诺尔康耳蜗
上市,价格在6-10万。
人工耳蜗需要做手术,手术费约1万-1.5万。人工耳蜗植入后每年保养和电池成本约,每5-8年需要更新处理器约5万,对语前聋患者(主要是孩子)需要接受1-2年的语言训练,大约需要2万。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重度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助听器无法有效助听,人工耳蜗是目前唯一的重建听力方法。因此大部分人不做耳蜗的原因是——太贵了。
还有别的原因不做耳蜗的么?有。还有三个:
一个是错过了听力和语言康复的最佳年龄(1-6岁),效果无法保证;
第二个是对人工耳蜗的认知不足,对手术植入损伤不认可,拒绝做耳蜗,其中有些人是被一些无良助听器从业人员洗脑的;
第三个是很多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心理和对自我认知问题,这点不多说,会引起一些问题。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器官,基于循证医学的人工耳蜗已经被认可,目前全球植入人数约40万,中国植入人数约9万(年底)。目前的瓶颈一方面是价格贵,从人工耳蜗目前的市场来看,很难降下来;另一方面是医生、调机、售后、语言训练水平都还很不够。
需要说明的一点:目前中国人工耳蜗年植入量约例,其中约例是国家项目,免费为6岁以下的儿童植入(但国家项目已经结束,改为补贴或部分报销,且部分地区年龄改为16岁),其余例为自费(其中有一些是公益项目资助,如启聪项目、爱的分贝项目;有一些是地方新农合或医保覆盖,如安徽和江西这几年植入量井喷)。
因此:归根结底,不植入人工耳蜗的原因是1、植入及保养费用居高不下;
2、目前受产业链其他环节限制,效果有折扣。但归根结底是经济难以承受。
从更长远来看,随着国家项目和相关报销*策出台,人工耳蜗植入量会更大,市场的公平、透明竞争也会出现。再有最多五年时间,中国内地的人工耳蜗会像欧美、香港等地一样,出现一个相对较快的增长,使得市场更加成熟,进而降低成本,实现更多的植入,良性循环。年更新,目前中国的人工耳蜗市场已经比较成熟。
需要说明的另一点:人工耳蜗和其他医疗器械不一样的是它更像一个给到终端消费者的医疗产品,有一些消费电子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