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耳鸣。它有时候会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消失,也可能会持续超过半年时间。据统计,在成人中,耳鸣发病率为10%~19%。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55岁以上人群中有长期耳鸣者占到30%以上,并且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
耳鸣会导致耳聋吗
耳鸣即人耳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异常声音感觉。很多人担心经常性耳鸣会导致耳聋,这是对耳鸣的一种误解。
一方面,耳鸣的声音强度并不高。耳鸣匹配检查是确定患者耳鸣音频与强度、评价耳鸣治疗效果的重要方式。耳鸣匹配检查,即让患者交替听在一定频率和强度范围内的纯音持续2~3秒,并与自身耳鸣声进行比较,选出和自己的耳鸣声最相似的音频,如无相似音频,可选择与窄带噪声或白噪声进行比较,以确定耳鸣音调。在对患者进行耳鸣匹配检查时可以发现,大部分患者的耳鸣强度只比听阈(人耳刚好能听到的最小声音强度)高5dB~10dB,比日常生活中的噪音强度小得多。如按照我国现行噪音标准,最高安静等级的场所,如安静疗养区等,噪音限值为白天50dB、夜晚40dB。
另一方面,耳鸣是一种听觉症状,并非一种疾病,许多疾病都会伴有耳鸣。耳鸣可能由听觉传导通路上任何部位的损伤引起,也可能由听觉系统周边的病变引起,还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个表现。根据病源不同,可以将耳鸣分为耳源性耳鸣和非耳源性耳鸣。耳鸣患者常常因为担心耳鸣会导致耳聋而十分焦虑。实际上,耳鸣不会导致耳聋,但是耳聋/听力下降却有可能导致耳鸣。耳鸣的人不一定耳聋,但是很多耳聋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耳鸣。
放松心态应对耳鸣
大多数情况下,耳鸣对人们的影响并非来自耳鸣本身,而是耳鸣引起的负面情绪。那么,耳鸣是如何引起情绪波动的呢?
我们对外界声音的感知,来自听觉系统对声音的处理。听觉是听清、听懂声音的能力,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大脑能慢慢地区分出来哪些是有用的声音信息、哪些声音信息提示可能有危险,并且把这些声音信息储存下来,以便在之后遇到相同的声音刺激时快速做出反应。除了这些有用的或提示可能危险的信息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声音,比如呼吸、心跳、肌肉收缩、关节运动等声音,以及周围环境的噪音等,这些声音传入大脑后,被大脑认定为无用、无害的信息,成为背景噪音。
大脑对于耳鸣的认知,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耳鸣声第一次被传递到听觉中枢时,被认定为一个新的信号,引起大脑异常的电活动。通过对大脑进行功能性磁共振研究发现,长期耳鸣的患者大脑皮层有一些区域特别活跃。所以推测,耳鸣可能跟中枢重塑有关。
耳鸣之所以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原因在于听觉中枢和管理情绪的边缘系统之间有很多“通路”,听觉中枢感受到声音后,会把这些信息传递给边缘系统,从而产生情绪变化。由于耳鸣通常不会承载能引起愉悦情绪的“好消息”,所以,耳鸣引起的往往是一些负面情绪,如烦躁、焦虑、抑郁等等。
耳鸣很难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消除耳鸣带来的负面情绪。
耳鸣通过各级听觉传导通路到达听觉皮层,听觉中枢接收到耳鸣信号后,会对信号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耳鸣会有两个不同的结局。一种是“警报解除”。当我们持续耳鸣时,中枢系统通过不断分析发现耳鸣并没有携带“危险信号”,是一个一直存在的良性的、无害且无用的信号。接下来,大脑会下达指令,使听觉传导通路过滤掉耳鸣的声音。渐渐地,耳鸣会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背景噪音中,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对于这部分耳鸣患者,耳鸣会自行恢复。
另一种是“警报持续”。部分患者感受到耳鸣的声音后,大脑本能地将其视为危险信号,激活了管理情绪的边缘系统,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如担心、害怕,甚至恐惧等。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下,患者迫切地想要摆脱耳鸣,但是又很难摆脱它,于是会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沮丧。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进一步加重耳鸣,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种情况,缓解耳鸣的关键是打破恶性循环。如通过冥想、腹式呼吸、打太极、做瑜伽等方式,让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放松下来,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降低对耳鸣的在意程度,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科学防治耳鸣
耳鸣的病因复杂,同样是耳鸣,不同人产生耳鸣的原因不一样,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如果是在安静环境下偶尔出现耳鸣,不需要太过担心;但如果是长期耳鸣,建议及时就诊,做听力学检查,评估是否同时存在听力下降的情况,若出现听力下降,尤其是听力下降较严重,应积极治疗。此外,耳鸣伴有单侧突发听力减退、急性眩晕/头晕发作、头颈部剧烈疼痛、视物模糊,以及严重的精神、情绪、睡眠障碍等情形时,尤其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此外,加强锻炼,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耳鸣。
本文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