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TUhjnbcbe - 2023/6/30 20:21:00

一、发病原理:

1、正气具有防御作用,正气不足是疾病的内在根据;(原文阐释“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原文阐释:“邪气所凑,其气必虚”)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和证的类型

(1)、正胜邪不发病

(2)、邪胜正则发病

二、发病的类型:

第八章病机

病机的概念:是指脏腑病变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影响的病理机制。

一、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相互斗争,双方在力量对比上所发生的消长盛衰变化。

(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虚和实的概念

①实,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邪气盛则实”)。

a.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病理反应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不通的症状和体征。

c.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或中期;或由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病变;或实火(热)炽盛的病证。实证多见于体质较壮实的患者。

②虚,是指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

a.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邪正斗争不激烈,病理反应不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衰退、虚弱、不足的症状和体征。

c.虚证常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的病人;或外感病的后期;或各种慢性病证;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使正气急性亡脱之后。

③虚实变化——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比较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疾病中,还会出现虚实之间的多种变化,主要有虚实错杂、虚实转化及虚实真假。

a.虚实错杂—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又兼实邪实中夹虚:邪实为主,又兼正虚

b.虚实转化—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

c.虚实真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病机不符的假象

真实假虚:本质为“实”,表现“虚”的假象--大实有羸状

真虚假实:本质为“虚”,表现“实”的假象--至虚有盛候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

2.邪去正虚: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

3.邪盛正衰: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

4.邪正相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5.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后期,且常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阴阳失调

1.阴阳失调病机概念——所谓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

(一)阴阳偏胜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1.阳偏胜

概念--阳气病理性偏盛,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常见表现--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便干、苔*、脉数等症。发展趋势--实热证实热兼阴亏证虚热证

2.阴偏胜

概念--阴气病理性偏盛,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常见表现--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等。

发展趋势--实寒证实寒兼阳虚证虚寒证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1.阳偏衰

概念--阳气虚损,阴气相对偏亢,阳不制阴,病机特点多表现为虚寒证。

常见表现--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舌淡、脉迟等寒象,亦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

可发于五脏六腑,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

2.阴偏衰

概念--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盛,阴不制阳,病机特点多表现为虚热证。

常见表现--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可发于五脏六腑,以肾阴亏虚最为重要。

(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1.阴损及阳

由于阴精或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2.阳损及阴

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四)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

1.阴盛格阳

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真热假寒证。

(五)阴阳亡失

阴阳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亡阳——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2.亡阴——机体阴气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三、气血失常

1.气血失常病机

概念——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气、血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

(一)气的失常

1.气虚—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

2.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失常)

气滞—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逆—气升太过或降之不及,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陷—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

气闭—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出现昏厥等重证的病理状态。气脱—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二)血的失常

1.血虚—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

2.血运失常

血瘀—血液循行迟缓不畅,甚则血液停滞。血寒—血脉受寒,血液滞缓,乃至停止不行。出血—血逸脉外。

血热—热入血脉,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出血。

(三)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一旦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临床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失和和不荣经脉等几方面的症状。

1.气滞血瘀:是指由于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循行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成血瘀。亦可因闪挫外伤等因素伤及气血,而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

2.气不摄血:主要指气虚不足,固摄血液的功能减退,而致血不循经,逸出于脉外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从而导致各种失血的病理状态。多与久病伤脾,脾气虚损,中气不足有关。临床常见便血、尿血、妇女崩漏等症,还见于皮下出血或紫斑等。

3.气随血脱:是指在大出血的同时,气亦随着血液的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虚脱的危象。临床常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晕厥、脉芤或沉细而微。

4.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的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耗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衰;或先因气虚,血无以生化而日渐亏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病证。临床常见面色淡白或萎*、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症状。

5.气血不荣经脉:主要指因为气血两虚,以致气血之间相互为用的功能失于和调,影响了经脉、筋肉和肌肤的濡养。常见肢体麻木不仁,或运动失灵,甚则不用或皮肤搔痒,或肌肤干燥,甚则肌肤甲错等症。

四、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2.津液代谢失常

如果肺、脾、肾等有关脏腑生理功能异常,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气化功能失常,均能导致津液生成、输布或排泄的失常,包括津液不足及津液在体内滞留的病理变化。

(一)津液不足

津液亏少,机体失于濡润、滋养,产生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输布障碍—传输、布散失常而滞留湿浊困阻

痰饮凝滞

排泄障碍—转化汗、尿功能减退而贮留水液贮留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

2.气随津脱—津液丢失太过,气随津液外泄暴脱亡失。

3.津枯血燥—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

4.津亏血瘀—津液耗损导致血行郁滞不畅。

5.血瘀水停—血脉瘀阻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

五、内生五邪

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一定区别:内生“五邪”由脏腑及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由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失常而产生,属于外感病的病因。内生“五邪”病机所反映的病证,多为里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邪气所致的病证,多为表证、实证。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

(一)风气内动

1.概念—即“内风”。其发生与肝的关系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因阳盛或阴盛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

2.病机

(1)肝阳化风—肝阳亢逆、升而无治,以制风气内动

(2)热极生风—火热亢盛,化而为风

(3)阴虚风动—阴液枯竭、筋脉失养,则产生筋挛肉润,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

(4)血虚生风—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虚风内动

(5)血燥生风—血少津枯、失润化燥

(二)寒从中生

1.概念—又称“内寒”。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弥漫的病理状态。

2.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

(三)湿浊内生

1.概念—又称“内湿”。脾的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2.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四)津伤化燥

1.又称“内燥”。津液不足,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2.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大肠为多见。

(五)火热内生

1.概念—又称“内火”、“内热”。阳盛有余、阴虚阳亢、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2.病机

(1)阳气过盛化火—“壮火”、“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六淫化火或病理产物化火

(3)五志过激化火—情志刺激,气机郁结或亢逆化火

(4)阴虚火旺—阴虚阳亢,虚火内生

六、经络病机

1.经络病机的概念——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联系功能、气血运行及信息传导的异常。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当人体感受外邪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气血失调时,经络及其所络属的脏腑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2.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

(1)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破坏各经络、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而发病。

病理表现:经络的气血偏衰,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病。

(2)经络的气血逆乱——经络的气血逆乱,主要是由于经气的升降逆乱,从而影响及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的上逆或陷下而致病;反之,气血的运行失常,亦必然导致经气的逆乱,二者常互为因果。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是由于经气不利,影响及气血的运行。

表现:表证常有遍身肌肉酸痛的症状,就是由于外邪束表,机体浅表经络的经气不畅所致;足厥阴肝经的经气不利,常是形成胁痛、瘿瘤、梅核气、乳房结块等的主要原因。

(4)经络的气血衰竭——经络的气血衰竭,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而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的生命临终现象。

上述病机相关经典阐述(重中之重)

①“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

满,为此诸病。足阳明之别......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灵枢经脉》(阳明经经气虚实变化)

②《素问厥论》说:“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③《灵抠经脉》“厥气上逆则霍乱”

④《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七、脏腑病机

1.脏腑病机概念——是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理功能的失调;二是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表现:反映在人体发生疾病时的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以及升降失常等变化。

2.五脏的明阳气血失调:

心阳心气的失调

⑴心的阳气偏盛:

原因:由于邪热、痰火内郁而致者为实;由于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为虚。由于情志所伤,五志化火而致者,亦属实。

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①躁扰心神:阳气主动、主升。心阳亢盛,则神明被扰而躁动不安,从而使情志过于兴奋,而难以抑制,可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言语过多,甚则狂言昏语等病理表现。

②血热而脉流薄疾:阳虚则热,气有余便是火。阳气亢盛则血热而脉流薄疾这是阳盛扰乱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主要病机。可见心悸、脉数,舌质红绛起刺等。甚则血热妄行出现各种出血证。

③心火上炎与下移:火性炎上,心开窍于舌,心火循经上炎,可见口舌糜烂,舌尖碎痛口鼻干燥心火下移小肠可见小便*赤,灼热疼痛。

⑵心的阳气偏衰:

概念:即是心脏的气虚和阳虚,多由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发展而成对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

①心神不足:多由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失去阳气的鼓动和振奋,则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减弱,易抑制而不易兴奋。临床可见精神疲乏委顿、神思衰弱、反应迟钝、迷蒙多睡、懒言声低等病理表现。

②血脉寒滞: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心阳不足,心主血脉的功能减退,血行不畅而致血瘀,甚则凝聚而阻滞心脉,形成心脉瘀阻之证。可见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暗青紫,心胸憋闷、刺痛,自汗,大汗淋漓而亡阳虚脱,脉涩无力、或迟或结代等。

③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尿少、水肿。

心阴心血的失调

⑴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多由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阴暗耗;或心肝火旺,灼伤心阴所致。以心烦、心悸、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渴咽干、面红升火、舌红、脉细数等为特征。

⑵心血亏虚:概念及原因:即心血虚,多由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所致。表现:

①心血不足,则血脉空虚而心无所主,可见脉细无力。

②血虚不能滋养心神,则神识衰弱,可见神思难以集中,甚神思恍惚

③血虚不能涵敛心阳,阳不入阴,则神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

④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不安,甚则惊恐。

⑤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可见面色苍白无华,舌色不荣。

⑶心血瘀阻

形成原因:①阳气不足,血脉寒滞

②痰浊凝聚,血脉瘀阻不畅

③劳倦感寒或情志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

④阳气虚损,则无以温运血脉,故血液运行滞涩而不畅。

表现:

①瘀血痹阻心脉,故心胸憋闷、疼痛

②心悸怔忡,惊恐万伏,心前区暴痛,甚则肢冷,脉伏不出,汗出而脱厥

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肺气的失调:主要表现在肺气的宣发肃降失常和肺气虚损两方面。

(1)肺的宣发和肃降

概念及形成原因: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两个方面,二者虽有区别,但常互为影响。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因肺阴虚等因素形成。

表现:

①肺气失于宣发,又称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则肺主呼吸的生理功能受影响,造成气机不利,呼吸不畅,而见鼻塞、多嚏、喉痒而咳等症,也可致卫气郁滞,腠理闭塞而无汗。如肺气不足,宣发无力,则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易感冒;肺阴虚亏,则阴不敛阳,津随阳泄,而见盗汗等症。

②肺气失于宣降,又称肺失清肃。肺失清肃是指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可见咳逆上气,痰多喘满等症。

③肺气失宣或肺失清肃,均可导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则咳逆、气喘;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职,出现尿少、水肿等症。其进一步发展,亦均能损耗肺气和肺阴,而导致肺气虚损或肺阴不足。

2.肺阴失调:

概念及形成原因:费阴失调是指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火旺。多由燥热之邪灼肺,或痰火内郁伤肺,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以及久咳耗伤肺阴所致。

表现:肺燥失润,气机升降失司,或阴虚而内热自生,虚火灼伤肺络而出血,可出现一系列干燥失润及虚热见症,如干咳无痰火痰少而黏,气短,潮热盗汗,颧红升火,五心烦热,甚则痰中带血等。肺脏阴虚津亏久延不复,常可损及于肾,而致肺肾阴虚。

肺的宣发肃降失常可见:尿量减少

肺气虚损可导致:①腠理不密(卫表不固而自汗)②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聚痰成饮)③肾气不纳(呼吸失司,动辄气急)④脾失健运化⑤大肠传导失司⑥宗气不足

脾阳、脾气的失调

1.脾气虚损

概念及形成原因:即中气不足,多由饮食损伤、脾失健运,或因禀赋素虚,或久病耗伤,或劳倦过度损伤。

表现:

①脾气虚弱则运化无权,可见纳食不化,口淡无味;脾之升清作用减弱,影响胃的降浊,而致升清降浊失司,上可见头目眩晕,中可见满腹胀满,下可见便溏泄泻

②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足,生化气血无源导致全身性的气血不足

③脾气虚则统摄血液无权,脾不统血而失血④脾气虚,升举无力,甚至下陷,则中气下陷可见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病理表现。

2.脾阳虚衰

概念及形成原因: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亦可由于名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表现:

①脾阳虚则寒从中生,可见脘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虚寒征象。

②脾阳虚,则温化水湿无权,水湿内聚,或生痰成饮,或为水肿。

3..水湿中阻:是由于脾的阳气不足,运化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或津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司,水湿停滞于内所致。脾虚湿滞,或成痰饮,或为水肿。

脾阴的失调:指脾的气阴两虚,多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乏形成。脾气虚,可见腹胀、便溏、纳食不化等。津液不足可见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症。脾阴不足,则胃阴亦虚,胃失脾助,和降失职,其气逆上,又可见干呕、呕逆之症。

肝气肝阳的失调

1.肝气郁结

概念及形成原因:多因为情志刺激,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郁滞。

表现:

①在气机郁滞的部位可出现胀满疼痛等症

②气或气血互结,在其结聚的局部出现肿块。

③滞于肝,则两肋胀满或右肋疼痛;肝气阻滞。

④痰气、或气血互结于肝之经络,则发瘿瘤、梅核气;中可发为两乳胀痛或结块;下可发为少腹疼痛,或牵引睾丸坠胀,以及女子痛经、经闭等

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胃气上逆,而发嗳气吞酸,脘痛;横逆犯脾,则痛泻交作。2.肝火上炎

形成原因:多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干火上冲;或因暴怒伤肝,肝气胀满,引发肝火上升;或因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心火亢盛,引动肝火所致。

表现:

①肝火上炎,为肝之阳气生发太过,故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暴鸣或暴聋

②肝之阳气生发太过,郁火内灼,致阴虚火旺;肝火灼伤肺胃脉络,小狐仙咯血、吐血、衄血。

③气火上逆之极,则血菀于上,发为薄厥。十、肝阴、肝血的失调

1.肝血亏虚

概念及形成原因:失血过多、或久病损耗、或脾胃虚弱,化生气血的功能减退,以致肝血不足。表现:

①肝血虚不能濡养经脉,则肢体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

②血虚不能上荣于头目,则眩晕,目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不清

③血虚又易化燥生风而致虚风内动,可见皮肤瘙痒、或筋挛、肉瞤等病理表现

2.肝阳上亢

概念及形成原因:

①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所致。

②精神情志失调,气火上逆导致阳亢,肝阴耗伤而发展为阴虚阳亢

③由于肝肾之阴相通,称为“乙癸同源”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常导致肝阳上亢。

表现:肝的阳气亢逆,多见眩晕、耳鸣、面红生火,目赤目糊,情绪易于激动,脉弦而数等病理表现。同时,还可见腰酸、两足软弱无力等下虚表现。

3.肝风内动(详见前面病因章节)

肾的精气不足

1.肾精亏虚

形成原因:多见于老年精亏或先天不足,也可因久病耗损,后天失养所致。表现:

①肾精不足在婴儿时期可以影响生长发育。

②在青年时期,影响天癸的形成,阻碍性腺的发育成熟

③在壮年时期,可导致早衰,性机能减退,可见滑泄、阳痿等病理表现

④肾精不足而致脑髓空虚时可见智力减退,动作迟钝,两足痿弱等病理表现。

1.肾气不固

形成原因:或因幼年精气未充,或因老年肾的精气衰退,或因早婚、性生活不节而耗伤肾气,或因久病肾虚失于固摄。

表现:

①对肾的生理功能影响,主要是肾失封藏和对二便失于固摄而见遗精、滑泄等

②影响肾的纳气功能,可见气浮于上,动辄气急等病理表现

③对二便失于固摄,可见大便滑脱,小便清长,或遗尿,尿有余沥,或二便失禁等。

肾的阴阳失调

1.肾阴亏虚形成原因:

①久病伤阴。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邪热久留化火

②肾阴亏虚,则肾阳失制,相火亢盛,以致阴虚内热、阴虚火旺

③由于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而致相火妄动,进而损伤肾阴,而致阴虚火旺。

表现:当阴虚内热和阴虚火旺时,可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以及舌红少苔、脉虚细等病理表现。

2.肾阳不足

形成原因:多由心脾阳虚及肾,损耗肾阳所致;亦可由房劳过度,肾阳损耗所致。阳虚则阴寒内生,因而有明显的寒象。

表现:对肾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在生殖机能的减退或水液代谢机能的减退,而见阳痿、精冷不育,或水肿等病理表现。阳虚火衰,无以温煦脾阳,脾肾阳虚,则运化功能失职,可见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病理表现。

八、六腑功能失调病机

1.胆的功能失调: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或中焦湿热熏蒸,阻遏肝胆气机等所致。

2.胃的功能失调:

(1)胃气虚

形成原因:持久或反复地饮食失节,损伤胃气;因禀赋素虚;或久病元气不复。表现:

①胃气虚,则受纳饮食物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减退,可出现胃纳不佳、饮食无味。甚则不思饮食等病理表现

②胃失和降,可出现脘腹胀满、隐痛,甚至胃气上逆,出现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病理表现

(2)胃阴虚

形成原因:热病后期,邪热久留;久病不复,消烁阴液所致。表现:

①胃阴虚时,胃的纳饮食物和腐熟水谷的功能极度减退,可见不思饮食,舌质光红而干,甚则舌如镜面等病理表现

②胃失和降,可见腕腹胀满之虚痞,频频泛恶、干呕等胃气上逆的病理表现。甚则胃气衰败,可出现口糜

(3)胃寒

形成原因:过食生冷;过用寒凉之剂;素体中寒。

表现:胃寒则腐熟水谷的功能可明显减退,多见食入不化的表现;畏寒则气机不利而气滞,血行减缓而瘀滞,收引脉络而致脉络拘急,可出现较剧烈的胃脘痛,痛得温而减的病理表现。

(4)胃热(胃火)

形成原因:邪热犯胃;嗜酒、过食辛辣之品、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气滞、瘀阻痰湿食郁积化热化火。其他如肝胆之火横逆犯胃,引起胃热。

表现:胃的腐熟水谷功能过于亢盛,而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病理表现。热盛火炽消烁阴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甚则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导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水等;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甚则呕血。

3.小肠的功能失调:

①食下腹痛、泄泻,或是呕吐等

②食下腹胀,完谷不化

③清浊混淆,腹痛肠鸣,上吐下泻等

4.大肠的功能失调:可因胃失通降、肺失肃降、燥热内结、肠液枯涸、阳虚不运、气虚而无力推动等因素而造成;亦可因饮食所伤、食滞不化;寒湿或湿热下注等因素所致。

5.膀胱的功能失调:多为湿热蕴结膀胱或肾阳不足而见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尿有y余沥、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排尿的异常。

6.三焦功能失调:

一是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肝和胆、肾和膀胱等脏腑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导致;

二是概括了肺、脾、肾等脏腑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异常。

九、奇恒之府功能失调病机

(1)脑的功能失调: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出现精神意识思维异常,视听嗅味觉异常及言语应答迟钝、肢体活动不便、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现。

(2)髓和骨的功能失调:

形成原因:可因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或因邪热久留,消烁阴液;或因下焦虚寒、精血不足,均可导致骨髓空虚、骨质软弱等病变。

表现:生长发育迟缓、骨质软弱、松脆易折、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听觉失聪、视物不明等。

(3)脉的功能失调:脉以通利为顺,若因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和寒凝瘀阻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因此在脾虚气弱而不统血时可见各种出血的病理表现。

(4)女子胞的功能失调的原因和病理表现:

1.气血不和,胞宫功能失调

①因于血热、肝不藏血或疏泄太过,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均能导致胞宫行血过多,而出现月经先期、月经的血量过多、行经期延长,甚至崩漏等病理表现。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经行吐衄,即是“倒经”

②如因于气滞、血瘀,或因于气血不足,或因于阳气不足、下元虚寒,而胞宫虚冷,均可导致胞宫行血涩滞,而见月经后期、经行血量过少,或为痛经,或为闭经,或为症瘕等病理表现。

③如因寒湿或湿热下注胞宫而引起的胞宫生理功能失调,实际上也是破坏了气血的和调所致。

2.心、肝、脾、肾的功能障碍及胞宫功能失调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不仅可引起气血的功能失调,还可导致胞宫的功能失调,常因情志失常、劳倦过度、房事不节等因素使胞宫功能失常,如思虑伤心,心血暗耗;思虑伤脾,气血生化无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房劳伤肾,肾精亏损,

“天癸”衰少等等,均可导致胞宫功能失常,而出现月经、胎孕,产育失常等病理变化。

3.冲任气血不足胞宫功能失常冲脉和任脉,均起于胞宫,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是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冲、任隶属于肝、肾,所以肝或肾的生理功能失调,可导致冲、任二脉的气血不足,使胞宫的生理功能失常。冲脉又隶属于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所以脾胃的运化功能失阔,影响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阳明脉气血衰少,胞宫的生理功能可失常。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