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谓之京城大叔虚词
TUhjnbcbe - 2023/11/2 23:28:00
北京雀斑最好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376584.html

二、虚词:1、亟请于武公:屡次(副)2、无使滋蔓:不要。3、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表敬副词,请允许我。4、公伐诸鄢:“之于”的合音。5、请以遗之:同3.6、其谁曰不然:语气副词,难道。7、焉辟害:哪里、怎么(疑问代词)。8、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尔”,你。“繄”,句首语气词,与“唯”相近。“独”,偏偏、唯独(副)。

三实词:1、亟请于武公:请求(动)2、及庄公即位:等到。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城”,城墙。“雉”,量词。长约合古尺三丈。“国”,指诸侯国家。4、先王之制:制度。5、君将不堪:能忍受,能支持。6、况君之宠弟乎:处于尊荣地位。7、多行不义必自毙:倒下去。8、既而大叔命北鄙西鄙贰于己:“鄙”,边境上的城邑。“贰”分为两下(动)。9、无庸,将自及:“庸”,用。“及”,到达,这里指招致。10、不义不昵,厚将崩:领土广大。11、大叔完聚:修葺城郭。12、具卒乘:“具”,准备(动)。“乘”,战车,“卒乘”泛指*队。13、不及*泉,无相见也:到达。14、食舍肉:放置、搁置在一边。15、爱其母,施及庄公:“施”,延伸。“及”,到。1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尽。

四、活用:1、惊姜氏:使动,使…惊。2、今京不度:名→动,合限度。3、无生民心:使动,使…生(二心)。

五句:1、谓之京城大叔。(双宾语)2、姜氏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3、不如早为之所。(双宾语)4、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5、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双宾语)6、君何患焉?(疑代)7、其是之谓乎?(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六、常用字:

1、都:从邑者声,(1)本义:人民聚居的城邑(2)引申义:泛指邦国的都城—城市—建都(动)——聚集、汇总—总是、完全(副)此义成了现代汉语的常用义。

2、所:(1)处所,如本课“不如早为之所”。——抽象的处所、场所,即地方—虚化为特殊的代词(2)表示约数,后来写成“许”。(3)用于表示被动。

3、毙:(1)本义:向前倒下。如本课“多行不义必自毙”(是比喻用法),《鞍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2)引申义:死。也是今义。

4、羹:(1)本义:煮熟的带汁的肉。如本课“未尝君之羹”。(2)引申义:煮熟带汁的蔬菜—汤(后起义)。

5、舍:(1)本义:放置、安放。(2)引申义:放下—留置待用或弃置不用,如本课“食舍肉”表留置义—留着生命不杀—安身止息—特指*队住下来—住宿的处所—*队每住宿一天所行的路程(约二十里)。

6、完:(1)基本意义:完整、完善、没有损坏,如本课“大叔完聚”。(2)引申义:使之完整(动)——修缮、修整。(注意:古时没有今天所讲的“完了”的意思,“完了”是用“毕”“竟”“尽”来表示。)

第十一课公孙无知之乱

一字:期=期,適→嫡,绌—黜,女→汝,队→坠,御→籞,见→现,反→返,辟→避,税—脱。

二虚词:1、二人因之以作乱:“因”,依、靠。“以”连词,而。2、吾以女为夫人:介词。3、我奚御哉:何,(疑代)。4、师及齐师战于乾时:与(介)。5、管夷吾治于高傒:比(介)

三、实词:1、期戍,公问不至:“期”,一周年。“问”,音讯。2、衣服礼秩如适:“衣”,衣冠礼服。“服”,服饰,如佩玉之类。“礼秩”,礼遇级别。3、使间公:伺其间隙探听消息。4、捷,吾以女为夫人:“捷”,事成。“夫人”,诸侯正妻。5、遂田于贝丘:田猎。6、伤足,丧屦:鞋子。7、诛屦于徒人费:责求。8、君使民慢:“使”,役使。“慢”,轻忽,对人对事态度轻浮傲慢。9、乱将作矣:起,发生。10、是以皆止:住、走不脱,指被俘。11、管夷吾治于高傒:治国的才干。12、召忽死之:为之而死。

四、活用:1、豕人立而啼:名→状,像人一样。

五、常用字:

1、问:从口门声。(1)本义:询问。如“敢问何为谓也?”(2)访问—责问—慰问、问候—问讯、音讯,如本课“公问不至”。

2、田:象形字,(1)本义:农田。(2)又表示打猎,如本课“宣子田于首山”。(3)耕作田地也叫“田”,后写作“佃”。

3、队:(1)本义:坠落。如本课“公惧,队于车。”(2)又表示队列—*队编制单位。

4、慢:(1)本义:轻慢。如本课“君使民慢”—怠慢(3)不及时、迟了—缓慢。

5、示;象形字,象神主牌位。(1)本义:代表祖先神灵的神主。(2)引申义:让人看、显示。如“袒而示之背”。与“视”音同意近。

6、故:(1)古义:事、事情。特指不幸的或意外的事、事故、事变。(2)引申义:A旧的、原来的—旧的、原有的事物—旧交、老朋友。B原因、缘故—因此、所以(3)副词:常用义有原先、从前—本来—故意。

第十二课鞍之战

一字:道→導,无—毋,禽→擒,桀—揭,陈→阵,介→,俛=俯

二、虚词:1、克于先大夫:比(引进行为比较对象)2、卻子使速以徇:用(介),引进行为动作的工具,宾语省略。3、若其不许,亦将见也:如果,表假设。4、桀石以投人:连词,连动宾,表示手段、目的。5、系桑本焉,以徇齐垒:“焉”代词。‘以’连前后两分句,表顺承。6、卻克伤于矢:被(介)引进行为主动者。7、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苟”,如果,(假设连词)“岂”,难道,哪里。8、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若之何”奈何、哪能,“其”,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以”,因(介)。9、固即死也:本来。10、射其左,越于车下:他的,代词。11、射其御者:那个(代词)。12、再拜稽首:两次。

三、实词:1、臧宣叔逆晋师:迎接。2、及卫地:到达。3、卻子使速以徇:遍行。4、师从齐师于莘:跟踪。5、无令舆师淹于君地:留。6、桀石以投人:揭,举起。7、系桑本焉:树木的主根。8、欲勇者贾余余勇:买。9、不介马而驰之:“介”,编结马尾。“驰”驱马奔驰。10、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险”,地势不平,难行的路。“识”,知道。11、病未及死,吾子勉之:“病”,古代凡病重、伤重、饥饿、劳累过度等造成体力难以支持,都叫病。“及”,至、到达。“勉”,努力。12、毙于车中:倒下去。13、将及华泉:到达。14、故不能推车而及:追上。15、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承担。16、以劝事君者:“劝”,鼓励。“事君者”,事奉君主的人。17、有一于此,将为戮乎:被杀。

四、活用:1、皆主卻献子:名→动,以()为主人。2、君无所辱命:使()受辱。3、三周华不注:名→动,绕着走了三圈。4、故中御而从齐侯:名→状,在中间。5、皆肘之:名→动,用肘撞。6、人不难以死免其君:“难”,形→动,把()看作是难事。“免”,使动,使()免。7、乃免之:使()免死。

五、句:1、此城濮之赋也,(判断句)2、晋与鲁卫,兄弟也。(同上)3、丈夫之许,寡人之愿也。(同上)

六、常用字:

1、险:从阜声。(1)本义:地势高低悬殊。如本课“苟有险”(2)引申义:地势险峻危险—抽象道路—情势倾危,抽象意义的危险—防御工事—险恶。

2、识:(1)本义:记录下来作为标志。(2)引申义:用心记住—知道、认识,如本课“子岂识之”。

3、败:(1)本义:毁坏。(2)引申义:用于抽象的意义。如本课“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队被摧毁击破,如本课“齐师败矣”—使动,摧毁敌*—事情没办成—鱼肉腐坏。

4、如:从口女声,(1)本义:随从、顺从。(2)引申义:A照…办理—像…一样—比得上。B往…去,如本课“如华泉取饮”。(3)如果,连词,表假设。(4)或者,选择连词。

5、病:(1)本义:重病。(2)引申义:动词,有重病—毛病、弊端—困难、不利(形)——忧虑、担心。

6、陈:(1)常用义:陈列、排列,如“陈力就列”—战阵、行列。(2)引申义:向上陈述、陈说—久、陈旧。

7、定:(1)本义:安定。(2)引申义:A固定,如“韩厥伏,定其右”—平定—确定、决定。B止息、停止。

第十三课子产说范宣子轻币

一字:说→悦,

二虚词:1、侨也惑之:句中语气词。2、夫令名,德之舆也;发语词。3、无亦是务乎:为什么不…呢。4、有令德也夫:“也”句末语气词,表肯定。“夫”句末语气词,表感叹。5、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毋宁”常用于反问句首,对后面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否定。“实”,副词,确实。“而”,连词,表转折。

三、实词:1、诸侯之币重:此处指礼物。2、且晋国贰:怀有二心。3、诸侯贰,则晋国坏:“贰”同上,“坏”,此处指国或家的损害。3、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与晋国相对,指范氏私家。春秋时诸侯称国,卿大夫称家,指宗族而言,与今义很不相同。4、夫令名,德之舆也:好的(形)。5、德,国之基也:根基。6、无亦是务乎:致力(动)。7、恕思以明德:在古代有特定的含义,表示“以心揆心”,“恕思”,用“恕”的思想。

四、活用:1、郑人病之:名→意动,把…当作忧患。2、侨闻君子长国家者:形→动,作…长,即掌管3、恕思以明德:使动,使…显明昭彰。4、宣子说,乃轻币:形→使动,使(币)轻。5、无令之难:形→动,忧虑、畏惧。6、是以远至迩安:“远”,形→名,远方的诸侯。“迩”,形→名,近邻的诸侯。

五、句:1、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复指前置宾语)2、无亦是务乎?(疑代作前置宾语)。3、有令德也夫:判断句。4、夫令名,德之舆也。(判断句)5、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

六、常用词:

1、币:(1)本义:用于馈赠或献神的缯帛。(2)上申义:用作礼物(包括敬神)的皮、帛、玉、禽等也统称为“币”—礼物—诸侯之间贡纳的财物,也叫“币,如”诸侯以币轻“—泛指财物—汉代后,才主要用于指钱币。

2、贿(1)本义:财物。如本课“夫讲侯之贿,聚于公室。”(2)引申义:赠送财物—贿赂(后起义)。“贿”、“赂”义近,但通常“贿”为动词,“赂”为名词。

3、贰:(1)本义:一分为二。如“西鄙北鄙贰于己”、“国不堪贰”。(2)常用义:分开、离心离德。如本课“诸侯贰”—原物的仿制品、复制品也叫贰—事物不统一。

4、坏:(1)本义:建筑物之类毁坏。(2)引申义:使动,破坏,如本课“有基无坏”—事物的毁坏败坏,如本课“诸侯贰则晋国坏”—生物受到损伤—*队溃败。(注意:古代汉语中“坏”没有不好的意思。

5、务:(1)本义:致力从事。(2)引申义:所致力的事情,事务—一定、务必(副)

6、临:(1)本义:俯视。如“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2)引申义:从上往下,如本课“上帝临女,无贰尔心”—上级面对下级、高贵的面对卑贱的—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遇到、碰见(3)哭,多指哭悼死者,读。如“窆不临其穴”。

第十四课邵公谏厉王弭谤

一字:尽—进

二虚词:1、以告:介词,把。宾语省略。2、道路以目:介词“用”3、国人莫敢言: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4、乃不敢言:就。5、是障之也:这,指示代词。6、防民之口:助词,连定中词组。7、为川者、为民者:特殊代词,用于动词性词组后,形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人”。8、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用在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使之成为偏正词组。9、财用于是乎出:“于”,介词,从。“是”,代词,指山川。“乎”,句中语气词。10、犹其有原隰衍沃也:第三人称代词,它。11、胡可壅也:怎么(疑代)12、若壅其口:如果。(假设连词)。13、于是国人莫敢出言:没有谁(否定性无定代词)14、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语气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三、实词:1、国人谤王:“国人”住在国都内的人。“谤”,公开批评指责。2、民不堪命矣:经得起,受得住。3、吾能弥谤:消除,制止。4、是障之也:阻挡,堵塞。5、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增多。6、其与能几何:参与,赞同,此处指帮助。

四、活用: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本义堤坝,名→动,堵塞意。2、师箴:名→动,本是一种用于规诫的韵文,这里指献上韵文。

五、常用字:

1、谤: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1)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如本课“国人谤王”。(2)引申义:毁谤,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言:(1)本义:说、说话。本课“国人莫敢言。”(2)引申义:谈论、议论—说出的话,言语如本课“口之宣言也”—一句话或一个字也称为一言。

3、听:(1)本义:用耳听取声音(2)引申义:听从,如本课“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听凭、任凭—治理、处理,如君王听*。

4、成:(1)本义:完成、成就。如本课“成而行之,胡可壅也”(2)引申义:成功—成为—特指成盟、讲和。

第十五课苏秦连横约从

一字:肴—殽,庭—廷,禽→擒,伯→霸,從→緃,餝=饰,章→彰,——冲,羸—累,蹻—屩,犁—黧,归—愧,受→授,溢—鎰,熿==煌,掘—窟,伉—抗,虵==蛇,盖—盍。

二、虚词:1、以大王之贤:凭借(介)。2、愿大王少留意:稍稍(副)。3、愿以异日:在(介)。4、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固”本来。“之”,取独用法。5、昔者:从前。6、恶有不战者乎:哪里(疑代)。7、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即使。8、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一定,必。9、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哪里(疑代)。10、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且夫”,再说。“特”,只是,不过是。“耳”,罢了(语气词)。11、天下莫之能伉: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12、盍可忽乎哉:怎么(疑代)。

三实词:1、战车万乘: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2、臣请奏其效:“请”,请求(动),奏,下对上的陈述、说明。3、田肥美,民殷富:富足。4、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庄严郑重的样子。5、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惩罚。6、科条既备:法律。7、民无所聊:赖,依靠。8、舌弊耳聋:坏。9、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主张、言论(名)。前一“说”是动词。10、去秦而归:离开。11、羸縢履蹻:羸,缠绕。縢:绑腿布。履,踩,穿着。蹻,草鞋。12、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睡”,坐着打瞌睡,用的是本义。“引”拿起。“股”,大腿。13、期年:一周年。14、式于*,不式于勇:用。(动)15、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宫”,房屋。“除”修整。16、张乐设饮:陈设,设置。17、四拜自跪而谢:道歉。18、子元元:百姓。

四活用:1、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远”,形→意动,以…为远。“庭”,名→状,在朝廷上。2、辩言伟服:形→使动:使…雄辩,使…华美。3、繁称文辞:名→使动,使用权华丽。4、安坐而广地:形→使动,使…广(扩大)。5、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诎”,使动,使…屈服。“子”,名→使动,使…成为子女。“臣”,名→使动,使…成为臣子。6、约从散横:使动,使…离散。7、嫂蛇行匍匐:名→状,象蛇一样。8、贫穷则父母不子:名→意动,以…为子。

五句:天下莫之能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
查看完整版本: 谓之京城大叔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