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位重听人的自述在自卑与敏感的牢笼里
TUhjnbcbe - 2023/11/7 20:13:00

酷暑悄然离开,转眼已是立秋,北方天气转凉,新的季节即将来临。而我要在即将到来的九月份里开启自己的大学旅程。

当北方的秋风在我耳畔呼啸,我忽然意识到,很多事情都是如梦似幻,转瞬即逝,许多曾经走不出来的“漩涡”,已经可以毫不畏惧地,从容地将之娓娓道来。

我是一名双耳患有极重度听力损失的一个重听少女,从小到大一直在普通学校里读书学习,初高中的读书时光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的体验,我因为听不见而敏感自卑,痛苦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并非一出生就被发现有听力障碍的,而是在我四岁时,父母通过我从来不用右耳接听电话,以及在我右侧同我讲话,我却毫无反应等种种细节后才发现我的听力问题。父母不是不关心我,而是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没有听力筛查这一回事,所以右耳的听力损失是否属于先天性已无从得知,只知道查出来的时候,我的右耳听力确实完全丧失了。看到这里,也许有些朋友会问,为什么我的听力问题是在四岁时才发现呢?

因为我从小学会了说话,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看起来没什么不同。听父母说,虽然我当时的反应比别的小孩子慢半拍,但该掌握的技能也都学会了,比如说话和交友,就连幼儿园的老师也没有发现我的异常。所以我到现在也不确定,我到底属于先天性耳聋还是后天性耳聋,每逢别人问我这个问题,我总是不知如何作答。

后来,医院做耳朵检测,检测的结果是我属于神经性耳聋,不是药物致聋,也不是遗传性,更不是发烧导致的。双耳均有听力损失,但左耳的听力损失并不严重。正是如此,还能支撑我正常地与人交流。

那时家乡的小城市的医疗条件很差,当时的诊断结果是这个病没有任何治疗手段,也没有任何手段恢复听力。我不知道我父母在得知这一结果时的心情如何,我只知道,这并没有妨碍我与他人正常沟通,并且我还顺利读完了幼儿园。

到了小学,我随父母离开家乡,来到北京——一座医疗各方面水平最好的城市。在这里,我配上了属于我人生第一个助听器,此时我的左耳听力已经下降至重度听损。摘下了助听器,除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以及父母与我近距离讲话,其余的声音我听不到了。但幸运的是,因为科技发展,我可以带上助听器重返有声世界,从而继续同健全小朋友上学。

实际上,助听器并不是万能的。虽然大人总是安慰我说:“助听器和眼镜一样,听力不好要戴助听器,视力不好要戴眼镜。”可这二者还是存在很大差异。除了听力障碍,我还近视,但也从亲身经历中了解到,戴上眼镜并不会对我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可戴上助听器,我的生活没有得到太多改善,依旧存在障碍。

从初中开始,我就发现了我和身边的人有很多不同。上课时我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但即便如此,我只不过接收到一半的知识信息。当老师让同学们回答问题,我更是直接听不清他们的回答,下课之后,教室里四处充斥着嘈杂的声音,对于健全人而言,他是能够分辨出是何种不同的声音,但在我的耳边却是一堆冗杂且无法分辨的吵闹声,我无法听清同桌的说话声音。上课时,我听课和记笔记只能二选一,如果低下头写下老师说的重点,那么我将失去老师之后所讲的内容,我无法做到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记笔记。在体育课上,女生们总喜欢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玩耍,而我则一言不发,因为我无法听清她们谈话的内容,为何发笑。听不清楚,这对我而言,绝对是一种折磨和煎熬。

我曾尝试过解决这些问题,但收效甚微。父母建议我去找老师询问,听不清的内容找老师,可老师给出的说辞最多是“这些内容,上课时我都讲过了,你没有听课么?如果没有听到,去找同学去问”。但我试过了,找同学借了几次,大多数学生都不肯借,就放弃了,因为我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加之个性上的自卑和敏感,渐渐被同学们孤立了。

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完全跟不上。即使我聚精会神地听课,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候我连老师说的内容都没有听清楚,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老师已经说完了。我曾经想过,假如我是在一个聋人圈子,接受特殊教育,同学全是听障的环境的话,也许我就不会那么失落和挫败。可当时,全校就我一个听力障碍者,也就我一个人会碰到这种状况。身边的人都是听人,我知道我不能和他们比,但我却是唯一不一样。

迷茫,无措,无奈,挫败感等心理感受让初中的我慢慢地丧失了学习动力,我开始厌学,不想上课,常常在上课时打瞌睡,不按时完成作业。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初三,我都在闹着要辍学,从最初的乖乖女,变成了一个让老师头痛的学生,一个和父母争吵的叛逆少女。这是三年来我最大的改变。

这次的中考成绩和我预料的一样,不太理想。我进的是一所普通中学,而不是一所重点中学。高中三年,面对上中学时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我也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方法。如果上课听不清,我会在晚自习的时候要来老师的PPT,利用PPT的内容把笔记补充完整,若有些知识点PPT上没有,我会找老师要笔记,或者老师的课本和讲义,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笔记的完整性。也开始慢慢地不去在意一些情况。

每次上体育课,我会选择寻一处安静之处,学会一个人独处,有时看书,有时做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极大的勇气,起初我很担心会有人用异样的目光注视我,但后来我发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不再担心别人会说些什么,一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地生活,也是一种享受。和我在中学时相比,我有了长足的进步,曾经的困惑、无奈、无助,都在一点点地被克服。但上课时,我还是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我的笔记也会少很多,我还是跟不上同学们的节奏,经常会有一种恍惚和疲惫的感觉。

我其实并不是很聪明且有毅力的女孩,更无法像新闻所播报的听障学生一样考出高分,进入理想大学,我始终在纠结自己的听障问题,对此感到迷茫且无措。我的路还很长,也许总有一天,我会学着彻底接纳自己。

我没有选择走高考统招。于我而言,作为听障人,在大环境下与健听人竞争是一件十分令我心力交瘁的事。更重要的是,可能我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他们的“基本线”。所以我选择了听障单招,也顺利考上了自己想考的重庆师范大学。

也许,在大学时,我将逐渐发现自己的人生道路,接受自我,并学会如何应对因听力障碍而产生的一切问题。但如果可以的话,我依旧想一觉醒来,发现这些都是一场梦,我的听力没有损失,是正常的,可以和健全人一样,与伙伴们嬉戏打闹,戴着耳机听音乐,去吵闹又沸腾的音乐会上疯狂一把,不用在意看不到别人戴上口罩的口型,也不用在意因为听不清公交车司机说话而让他重复讲话,甚至被他凶,更不用担心需要别人重复很多遍讲话才可以听清他们说了什么。#聋的传人#

总之,我希望,在未来,自己能够变得越来越好。我期待着云开日出时候乌云散开,阳光照满心间的那一天。现在的我,算是我最好的状态,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万事顺遂如意。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重听人的自述在自卑与敏感的牢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