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并不是耻辱的符号
春节将近,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规定贫困生接受返乡补助,须先在校内进行公示,引发争议,有人担心贫困生由此抬不起头来。近年来,贫困生资助常会引来一些议论,说明社会对教育资助的认知还不统一。家庭贫困并不是学生的耻辱,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道理。几千年来,安贫乐道、穷却不失青云之志,从来被视为学人的基本操守,也没影响他们日后*成凤。如果一个学生接受无偿资助都毫无心理负担,却会因为别人知道自己出身寒门而感到自卑,我看显露出的倒是一种精神贫困。没有一个坚实的自我,即使有再充裕的资助,也难获得精神上的富足。贫困与富裕,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知识和道德水平,更不能决定他未来的作为,相信任何一个大学生都会赞同这个简单的事实。大学本来就是一个培养学生价值观和精神素养的地方,除了经济上的资助,对学生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无疑更为重要。如果连面对自己家庭贫困的勇气都没有,又如何能让自己获得真正走出贫困的勇气。贫穷在今天虽然不是一种光荣,但绝非一种耻辱。一个有才华的人,如果因为贫穷而无法接受教育,只能看作一个社会的耻辱。因为社会机制使出身成为机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学生又有什么可自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