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张就很想吐;
面对特定场景时,会全身发抖、冒冷汗;
遇到负面事件,要不然睡十几个小时,要不然就彻夜失眠;
感到焦虑时,喉咙会发紧、心跳快到难以呼吸……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受,你可能正在被“情绪躯体化”困扰。躯体化,是指个体用躯体症状来表达自己的一种心理现象。可见,情绪对我们的身体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身体的一切症状都在提醒我们,情绪和思想出了问题。7月3日-6日,心智家园在成都、德阳等地举办了四场“身心健康”主题线下活动。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者分享和讨论着彼此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家人朋友们的帮助下,都得到了解答。“身心健康”主题讲座??成都·不二室7月3日-4日,四川不二室健康管理公司的柴新春老师受邀为当地社区居民主持了两场“身心健康”主题讲座。第一场讲座中,柴新春老师围绕话题“如何读懂身体的提醒”与大家展开讨论。
“疫情三年,大家基本都感染了新冠肺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提高免疫力。如果我们有太多的负面情绪和思想,会有很好的免疫力吗?”
柴新春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向大家娓娓道来:疾病只是表象,本质是我们的思想和情绪有了问题。
每一个负面思想或负面情绪都会在我们的身体里留下痕迹,如果我们一直对此毫无觉察,它们就会不断在我们的身体里堆积,最终会以疾病的方式来告诉我们。
随后,柴新春老师依据中医理论,讲到思想和情绪对身体的作用具有定位性和定向性,进一步为大家解读了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身体提示我们看到自己有哪些错误的思想、没有修好的关系,告诉我们要找到生命中的缺失,修好自己的功课,转识成智。
看到生命对我们的提醒,才会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唤醒自愈潜能,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第二场讲座开始,柴新春老师先做了一个小调查:谁有失眠的情况?
超过半数的人举了手。柴新春老师分享到,自己曾经也是失眠症患者,以前通过中医调理、睡眠颈枕、中药泡脚等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大家都很好奇柴老师的失眠证状是如何改善的。
接下来,柴新春老师用数据告诉大家失眠的现状、失眠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以及导致失眠的原因。
柴新春老师从情绪因素为大家讲解了部分情绪与失眠的对应关系,告诉我们,情绪才是导致我们失眠的主要原因。
关于如何治疗失眠,柴老师分享道:“失眠患者基本都在服用西药,而且不断加量,但很有可能会导致耐药、记忆力减退、肝肾功损害等副反应,也可能导致肥胖、乏力等副反应。”
既然情绪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属于精神范畴,那么我们应该找到失眠的情绪根源,并通过对情绪的释放、清理,达到思想和心念的转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失眠问题。
两场讲座中,柴新春老师都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包丰源老师研究“心转病移”的成就,让更多人了解到这套理论体系的价值所在及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可靠性。
柴老师表示:“这是我们广大民众和患者的福音,也是我极力推广和宣传的原因,我想通过这套科学体系帮助到更多人。”
听完讲座后,居民们表示,非常感谢柴老师为大家讲解“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东西,感觉很有道理!”“如何跟颈椎病说拜拜”身心健康茶话会
??成都·爱康德7月3日,四川爱康德如期举办了“身心健康茶话会”第17期活动,本期活动的主题是“如何跟颈椎病说拜拜?”首先,刘芳老师提问道:“哪些朋友有颈椎病?”超过一半的朋友都举了手。
有人说,颈椎很僵硬,左右转动都不灵活;
有人说,颈椎痛导致肩膀也不舒服;还有人说,颈椎一扭动就有咔咔的响声……刘芳老师介绍,颈椎病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中风、猝倒、脑梗死、脑萎缩、瘫痪、经常性耳鸣甚至耳聋、面瘫、顽固失眠、更年期综合症、肩周炎……
那么,人为什么会得颈椎病呢?为什么得颈椎病的年龄越来越小?在座的朋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认为是低头玩手机引起的;
有的说是因为长时间的坐姿不正确;有的说是颈椎受外伤导致的;也有朋友说是情绪引起的……根据包丰源老师开创的“心转病移”理论体系,刘芳老师为大家分享了“情绪与颈椎疾病的对应关系”。
情绪对身体具有定位和定向作用,正如中医所讲“怒伤肝,忧伤肺”,头部代表领导、长辈,以及有名望、有能力、有本事的人事物等,而颈椎是连接身体和头部的关键部位。
当对头部代表的领导、长辈等有本事的人事物,有不服气、看不惯、较劲的情绪时,气血就会定位定向淤堵在颈椎上,颈椎就会痛。随后,刘芳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两个视频案例:一位妈妈带着孩子的问题走进课堂,意外解决了颈椎僵硬的症状,原来是她在课堂上释怀了自己和婆婆、领导较劲的情绪;一位医生朋友用小针刀给很多患者治好了颈椎病,却治不了自己的颈椎疼痛。在太原的健康公益课上,包丰源老师帮他找到了对应事件的情绪点,处理完以后,困扰他多年的颈椎疼痛消失了。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所有人都十分赞叹包丰源老师创立的“心转病移”理论如此科学有效。刘芳老师详细为大家介绍了包丰源老师的个人荣誉,以及他研究的“心转病移”理论和“情志疗法”技术的成就:
年12月,《情志疗法》书籍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三等奖;
年9月,“中医情志疗法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年6月,《情志疗法实践应用指导-乳腺增生调理》团体标准实施发布;
年2月,“中医情志疗法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项目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年11月,《情志疗法操作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年1月,“中医情志疗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项目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一等奖;
年10月,《心转病移》书籍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三等奖。
看到包丰源老师研究了19年的“心转病移”理论得到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高度评价,大家都在内心中充满敬佩和认同。
结合刚才的视频案例,大家围绕着话题“你是否曾经有跟领导、长辈较劲的事儿?”展开了深入地讨论与分享。一位朋友分享到,她曾经跟单位的领导较劲,领导找她谈话,她表面上在点头,心里不服气也不接受,结果颈椎痛了很久。后面接触了心智教育,懂得了情绪和疾病的对应关系,有效处理了情绪,思想转变后,颈椎问题好转了;一位朋友分享到,她从小到大都跟父亲较劲,长大后跟老公较劲、跟领导较劲,谁都不服,自己长年肩颈痛,怕寒凉,以前脖子都要捂得严严实实的。自从走进心智教育课堂后,这种状况好多了,夏天不用围丝巾出门了;还有一位朋友分享到,她从小被父亲打,对父亲有怨恨情绪,总和他对着干,自己多年来一直有肩颈痛,以至于手都无法抬起来梳头,所以以前一直都留很短的短发。学习了心智教育后,她的肩颈不痛了,手也可以抬起来了,留起了美美的长发。
通过热烈的探讨和分享,大家越来越看见,疾病是对生命的提醒,当我们懂得身心健康的规律时,释放情绪,转变思想,就可以实现心转病移。“情绪是如何产生的”身心健康茶话会??德阳·爱德康7月6日,德阳爱德康开展了第9期“身心健康茶话会”活动,新老朋友相聚一堂,畅聊“生活中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情绪对人的一生影响重大,想要远离情绪的伤害,需要科学地认识情绪。人们在成长、受教育与社会化的进程中,遇到过有需求但没有得到满足,无意中受到外界伤害,做了后悔的事情,该做而没做的事情等,从而产生了恐惧、憎恨、愤怒、悲伤、失落、怨恨、内疚、害怕、自责等心理感受,这些心理感受通过外界形式表现出来就是情绪。活动开始,一位朋友率先提出问题:学习心智教育,自己的情绪少了很多,也稳定了很多。但在生活中,面对父亲时,童年的记忆还是会让我有情绪,我该怎么办?主持人林彦肯定了他的看见,能在生活中多了一份觉察,也是改变的开始。希望他进一步做好情绪卡点的清理,多与父亲链接,及时跟随包丰源老师学习,提升思想维度,早日走出情绪困扰。有朋友分享到,原来自己特别看不惯伴侣做家务事,感觉他没有分寸。每当这个时候,自己的肠胃都会出状况,疼痛拉肚子,不敢随便吃东西,为此走进了心智教育课堂。通过学习了解到,这都是因为对伴侣的不接纳情绪引起的,当自己做出改变后,身体好多了,能吃能睡了。但有时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感到火冒三丈……其他家人友情提示:“在家庭生活,你只看见伴侣做事不如你意,你又为他做到了什么?发脾气的背后是你的情绪在做怪。”在这个过程中,这位朋友看到了伴侣对自己的包容和理解,知道了爱他就应该为他做点什么……还有朋友分享到,在家里最受不了爱人的唠叨,即使爱人轻言细语的表达,多重复几次也会让他受不了,每次发完火,他又感觉非常懊恼和后悔,导致自己肝部很不舒服。在座的朋友们在听他讲述完后,问他:“刚才这件事,你给我们描述了几次?”他定了定神,回复:“三次”,马上接着说:“哦!原来我才是那个唠叨的人,爱人是我的一面镜子,让我看见了自己。”每次与家人朋友相聚,聆听大家的分享,都让我们更多地通过当下情况,回看过往经历:情绪会干扰我们的思维,影响我们正常的气血运转,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影响,甚至带来疾病。通过“情志疗法”的专业技术,能够唤醒我们的细胞记忆,将一个人更早以前带有情绪的记忆找到并释放掉,让我们的身体状况有明显提升,生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我们需要从这些经历中懂得宽容、感恩,学会尊重生命经历中的人、事、物,从而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幸福生活。
写在最后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更是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健康状态的调节,靠我们人体本身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就可以来完成,而外在的很多因素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身心有所觉知,给予足够时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