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认识别人者智慧,认识自己者高明。
战胜别人者有力量,战胜自己者强大。
知道满足者富有,顽强前进者有志气。
不丧失根基者长久,身死而精神不亡者是真正的长寿。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讲了怎么修身治国;到了这一章,老子要告诉我们该怎么自知、自强、怎么立志?本章共分为六个层面来阐述:
第一层面,本章的关键点是讲人——讲成为大成功者的秘密所在。
第二层面,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来自内在,等你激活。
第三层面,向外和向内是两个维度——向外修,只能得到枝叶;向内修,才能得到根本、源头的力量。
第四层面,既有知足之心,又有强行之力,习惯成自然,才能实现无为而治。
第五层面,四个维度的格言,抵达自我实现的彼岸。
第六层面,内外和谐统一就是明道。
今天,我们进入第一层面,本章的关键点是讲人——讲大成功的人。
首先,真正厉害的人,不是看穿别人,而是能看到自己的盲点。本章开篇,老子就直言相告:“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是说:要做一个明白人,眼睛既要向外看,也要向内看,更要做到内外的和谐统一。
但生活中,多数人是处在无明状态中的。“无明”并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明心见性,忘记了真正的自己和本真。
所以,能看穿别人,这不算厉害,那只是小聪明而已;真正厉害的人是“自知”——也就是能把自己看穿,能看到自己的盲点。
所以,有自知之明的人很可贵!
“知人者智”中的“知人者”表示了解别人的人;“智”表示聪明、灵活。
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要了解一个人的情况,比如他能否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能否作为自己成家立业的人选?值不值得深交?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心智,才能从别人的一举一动、一饮一啄中,发现蛛丝马迹,进行准确判断。
“知人”可以分为以下六步:
第一步:知人之智
——就是清楚别人有多少智慧、有什么才能、擅长什么。
第二步:知人之德
——就是清楚对方的德行怎么样。因为才华是翅膀,但德行是指南针。有才华但方向错了,有时造成的危害会更大!
第三步:知人之用
——就是德才兼备还不够,知人必须从“德、能、用”三方面综合考虑,也就是说要把一个人摆在合适的位置上。
比如淤泥放在室内就是碍眼的垃圾,但若放在池塘里,就能滋养出圣洁美丽的莲花。
第四步:知人之机
——就是无论用人、交友、还是修道,都讲究“时机”。不对机,有时不但事倍功半,甚至还会徒劳无功。
如果能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以他能接受的方法,让他根据自己的天赋性格填写出自己生命力量方程式的愿景目标,那就像以前是我们推着一辆熄火的汽车往前走,自己累,汽车也累;而现在是汽车自己打着了火,动力十足地奔向了目的地。
第五步:知人之毁
——就是我们生命中会出现很多人,有的人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用这样的人,一定要慎重。
第六步:知人之败
——就是知道这个人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失败?失败比毁灭的后果要好一些,但我们也要尽量引导他避开这个“坑”。
以上这“知人六步”,其实就是让别人做最擅长、最容易成功之事。
如此,别人成功了、幸福了,那我们也跟着成功了、幸福了。这样,也才能确认自己是不是属于“自知者明”的范畴。
所以,老子说的“知人”,不是让我们去利用人、使唤人或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让我们“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然后与他人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即使他人有毛病、有缺点,那我们也要帮助他人改正缺点,发挥优点,让他到达自己合适的位置,这才是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的道理。
同时,这个认知不能是僵化的!因为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也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他人和对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
其次,“自知者明”是升华自己人生格局的重要转折点。知人难,有知人之智更难,但“知人之智”却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因为知人之智,用古人的话来讲,只是“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毕竟,如果一味向外探索,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变化无穷无尽,我们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做到全部了然于胸、善加运用。所以,老子接下来讲了“自知者明”,这是把“知人”引申到了“自知”上,“自知者明”也是升华自己人生格局的重要转折点。
所谓自知之明,就是一个人既能够看清楚别人的优缺点,又能借以省视自己秉性之长短,然后择善而从,这才能算是真正有智慧的明白人。
这样的人知道自己有什么才能,了解自己天性中的长短板,也明了自己未来朝什么方向发展最好。
要知道,人一定要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发力,因为做擅长的事更容易起欢喜心、更容易有进步、更容易持久,因此也更容易成功——其实,每个人的天赋都是老天为我们特别定制的一条成功之路!
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自知。
“自知”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知己之智
——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
其实,我们自己最喜欢的而且利他的那件事,通常就是自己的天份所在。
第二步:知己之志
——明确自己这辈子的志向,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动、而热血沸腾。
这个世界上,有梦想的人永远是最幸福的!
第三步:知己之失
——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容易产生过失或需要弥补。
这样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上,我们就会变得谦虚谨慎、有备而战,就会主动去寻找能与自己互补的伙伴和资源。
第四步:知己之得
——知道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不忘初心,才能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最后方得始终。
所以,有自知之明的好处是:
第一,不会埋怨别人;
第二,担当起自己的人生,担当起自己的使命。
这就是迈出了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再次,“自知”就是给自己准确的定位。生命的意义不仅是认识您自己,更在于创造您自己。
毕竟,是我们自己与自己整天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世界上还有谁会比自己更有可能了解自己、改变自己呢?
但人为什么还会不自知呢?不自知的主要原因是周围的诱惑太多!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在第四十六章中又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这些都是为了告诉我们:由于诱惑太多,所以激发了人们的贪欲,搅乱了人们原本平静淳朴的心,以至于让我们迷失了本性,忘了自己到底是谁——而因贪欲所导致的失道,也是社会混乱的罪恶根源!
那么,如何对治这些问题呢?人能“自知”吗?怎样才能做到“自知”呢?
老子在第十九章中开出了一剂醒世良方,即通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最后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要想“自知”,就必须扪心自问、求诸于心。
所以,我们首先要排除干扰、去除诱惑,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做到“致虚极,守静笃”。这时候,你才能逐渐消除心灵上的层层遮掩,渐渐认清自己,去体会:
我是谁?
我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一定非要这些不可吗?
什么可以让自己有真正的幸福感?
世间真正有价值的究竟是什么?
我离得开这世界吗?这世界离得开我吗?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为什么从那里来?我怎样到那里去等等。
想清楚了这些,一个人就可以“自知”了,“自知”了也就“明”了。
《道德经》是春秋时代老子的哲学作品,被誉为万经之王,全文五千字,是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中的内容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警醒,以下是小编根据书资料总结的5句经典名句,有不全面之处,请多包涵。
1、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译文:德是什么,就是凭良心做事,失去德之后,大家对良心不再相信,就开始讲仁。
仁是什么,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考虑,但是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然后就讲义,义是什么?就是你做的事情要合理,不合理就不行。不合理就是不义,比如说不义之财,就是用不合理的方法赚到的钱。
最后义都丢失了,就只剩下礼了,礼是什么?
就是要礼貌,人与人之间就谈礼貌了,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又是另一种行为模式,这就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忠诚已经没有了,人的信用也出现危机了,大家彼此都开始不信任了。
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
译文:“反”在这里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返回原点,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第二个是相反,任何事情发展到最后,一定是物极必反,一定会发展到事物的反面,互相转化。
第三个是相辅相成,两个对立的事物能够相互促成,就如车轮,前面的轮子和后面的轮子需要相互配合,同时发生,车才能往前走。这是道的规律。
弱者道之用,则是说一个人自处柔弱,才是道最有效的运用。
比如钢铁很坚硬,我们怎么都没法把它弄弯曲,不能弯曲就没办法很好的运用,因此你要把它加热,弄柔软,这样才能做出你想要的形状,才能为你所用。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译文:最圆满的东西,里面似乎还是有欠缺的,就如月亮最圆的时候,它已经开始缺了,这样才有变化的余地。
在最充满的地方,总是会有点空隙,不可能全满,全满就没办法用了,就不能变化了。
如瓶子里的水装得太满,没多久就会气化蒸发掉了,看起来就没有那么满了。
特别直的东西,看上去是弯曲的,比如很直的一条线,如果很长很长的往过去,就没那么直了,因为各种物理现象,就会看起来没那么直。
很灵巧的人,也会看上去很笨拙,因为有些东西的手就能很灵巧的做出来,而另外一些东西,他就没办法做好,因为人是各有所长的,他的灵巧是在他擅长的地方。而不擅长的地方就显得很笨拙。
真正善于辩论的人,看上去没有太多的漂亮的话,感觉很木讷,不会说话的样子,他们往往知道得太深入,知道凡事都没有绝对,所以不敢乱讲话,不敢乱保证,所以看上去没那么会说话。
4、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
译文:这是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话,治理一个国家要像烹调小鱼一样。小鱼是什么样的呢?做过菜的朋友都知道,小鱼的肉很嫩,经不起折腾,所以要很小心,不要搅动的动静太大,否则小鱼就被搅烂了。
因此这里老子就是告诉我们,治理大国,就不要去打扰百姓,要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就是按照自然的发展规律让百姓安居乐业。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农忙的时候农忙。
5、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道德经六十四章》
译文:这里的“无为”指的是不违反自然的规律,不违反大道的规律,圣人就永远不会失败。做事情能够不随心所欲,逞能勉强的去做,便也不会遭受到损失。
如果你不按照事情的发展规律,控制不住内心的贪欲和求胜之心,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就很容易胡作非为,把事情做砸,遭到损失。
虽然道德经只有字,但是却字字珠玑,非常深奥,因此对对道德经这本书,很多伙伴都说看不太懂,所以,推荐大家可以尝试读一下白话文图解的版本的《道德经》。
白话文图解版本的《道德经》,内容简单易懂,不但自己可以在书中寻找做人与处事的大智慧,还能跟孩子一起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文化。
书中注释完整,除却原文外,还有完整版的解析,不用担心看不懂懂得困扰,而且书中还有多副的彩图,所以不用担心会枯燥。只要静下心来看完,相信都会对你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复阅读,结合自身的情况,就能在无形中,给生活带来其他的出口。
这套书是一套四本,全精装的书,内容简单易懂,印刷清晰,读完还可以收藏。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亦或是在商场中拼搏,都建议读一读道德经。不仅仅是能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反而是可以磨炼自己的心性。让自己能把浮躁的情绪慢慢沉淀下来。
所以,不论是经商还是为人处世,或者是身在职场,想要过的好一些,可以读读这套《道德经》。一千人的心中,有一千种老子的《道德经》,读完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理解的。有时间能在这繁杂的社会沉淀下自己,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而且这套书并不贵,只需要59.9块钱,现在随意吃个工作餐都要几十块钱了,而这套书却能看很多年,终身受益。
点击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购买了:
好书-国学经典周易道德经山海经黄帝内经史记三十六计资治通鉴小店月销量¥5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