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这一篇课文,其实在三四十多年前就有了。我们知道,不少文章因为各种原因从语文教材中清理出去,唯独这篇《月光曲》依然安静地躺在语文课本中,尽显雍容华贵之姿。几十年过去依然与语文课本不离不弃。当年我上小学的时候,在预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心里就想:既然钢琴那么贵,而盲姑娘家里又那么穷,她连贝多芬音乐会的入场券都买不起,为何她的家里居然还会有钢琴?
于是,在课堂上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语文老师一下子怔住了,不过他也很快组织好了语言:“可能是这位盲姑娘祖上曾经阔过,所以这一架钢琴就一代代流传下来了。”其实当时我还是有其他疑惑的:既然忙姑娘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何不把这一架“祖上”的钢琴卖了去换口粮,然后兄妹俩去找个拧螺丝之类的活儿补贴家用?纯粹弹钢琴能解决温饱问题吗?
其实,《月光曲》这篇文章的“毒点”还是蛮多的,比如贝多芬是在年创作了《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也就是《月光奏鸣曲》,或者我们可以直接叫它《月光曲》,然而贝多芬却是从年8月开始耳朵就聋了,年1月29日贝多芬在写给医生Wegeler的信中最早提到了他的耳聋。
从年到年,这中间有着整整5年时间,而在这5年时间里贝多芬的耳聋毛病并没有任何好转,换言之,贝多芬的耳聋毛病是不可逆的,无药可医。可是在贝多芬身患耳疾的情况下《月光曲》这篇课文中是这样写的——
“一天夜里,他(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来……”
耳朵都聋了,居然还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吗?我们知道,年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第一台耳聋电子助听器,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想要听清“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助听器来倾听,但老贝想使用助听器,必须穿越到95年之后才行,而在这个时候他居然听讲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难道是传说中让人细思极恐的“灵异事件”?
《月光曲》这一首曲子其实和传说中的“月光”关系并不大,而是贝多芬失恋之后创作的一首曲子,这篇课文说白了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给读者营造一种贝多芬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情怀,把具体的故事情节强加到贝多芬的头上。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一下《月光曲》这篇文章的作者,没想到课文注释处并没有任何关于作者的信息,注释处只是来上一句“本文根据有关材料改写”。有关材料到底是来自哪里的神仙材料?材料靠谱吗?
换言之,本文作者不详。语文课本为什么不敢写上作者名字?想想都觉得耐人寻味。有人说,《月光曲》这篇课文和日本音乐教育家田边尚雄所写的一篇《名耀世界的“月光曲”》特别相似,为何这篇课文会成为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我突然有点背脊发凉,一股凉气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当然,老师让学生学《月光曲》这篇课文,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对语言表达的优化这两个方面。通过《月光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中的盲姑娘就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之后再即兴创作了《月光曲》,正是对音乐的热爱,也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所以文中的描写充满诗情画意。
至于语言表达的优化,则重点体现在课文第9自然段的描写,这个段落所用到的修辞手法可能鲜为人知,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段落只是掺杂了盲姑娘和皮鞋匠二人的想象,其实这种想象在修辞手法方面也叫“通感”,或者叫“移觉”:通过耳朵倾听仿佛能够看到某个非常清晰的画面。当作者用到这种修辞手法的时候,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可以彼此挪移转换。
恰好是运用这种修辞手法,让文章的语言表达变得更具个性,通过音乐带来的强烈“视觉效应”让课文变得诗意盎然,其语言表达特点足以让人流连忘返。当然,这种修辞手法还有一种叫法,那就是“示现”的修辞手法: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钢琴音,在示现修辞手法的加持之下,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栩栩如生。
我们能否教学生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呢?当然可以,比如你很难过,你用示现修辞手法(通感、或移觉)怎么说呢?你可以这样说:“心痛的时候,用伤口呼吸!”心痛的感觉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会呼吸”的伤口却能表达出你的心有多痛,连伤口都可以用来呼吸,可见你到底难过到了何等的程度。
综上所述,《月光曲》一课虽然在逻辑层面氤氲着胡说八道的韵味,但文学价值方面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对于《月光曲》这一课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语文课本的重点课,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