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道德经第12章老子提出的禁欲思想和佛
TUhjnbcbe - 2024/8/21 16:47:00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http://www.wangbawang.com/

01鲜明的禁欲思想

无需奇怪,禁欲思想并不是佛教的首创,在各个宗教和各家思想中都多多少少有所体现。

一来可能由于物质资料的数量和人类的欲望总是不对等的;

二来可能由于人一旦被欲念所控制,对资料的分配与运用就会走进盲目的无序状态,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就会成为人类强取争夺的对象,人们在此时也常常没有办法把握事态的全局,甚至生命的全局。

所以,先秦时期,没有哪个思想家不提倡禁欲的,老子也不例外。《道德经》第12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我们可以看看老子从哪几方面强调了欲望带给人的坏处。第一是“五色”,也就是视觉的角度;第二是“五音”,也就是听觉的角度;第三是“五味”也就是味觉的角度;第四是“驰骋畋猎”,也就是释放性情的角度;第五是“难得之货”,这可以说是从满足人的贪欲思想的角度去向我们展示欲望的坏处。

不得不说,这与佛教从“眼耳鼻舌身意”、“贪嗔痴慢疑”等角度去分析人的贪欲和思想特征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但是仅仅把《道德经》归类为一本介绍禁欲,或者佛教思想的文献,恐怕就局限了《道德经》的价值,也扭曲了老子的本义。

02老子的禁欲思想和佛教的禁欲思想有什么不同?

理解《道德经》的第12章,首先得明白,《道德经》是写给贵族阶级、统治阶级看的一本书。因为在先秦时期只有统治阶级才有享受的资本,对于平民或者奴隶来说,根本没有享受的权利。

从这一角度来讲,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禁欲,主要的目的是让人不迷惑,能够清醒地认识眼前的现实,所以老子才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些说的都是由于过于强调对外界物质的需求而使自己变化迷惑,心志不清的状态。

所以,老子强调清心寡欲,是建立在如何让人自身能力发挥到极致,并且依此统治百姓的基础之上。

在这里老子更多的是向我们展示了管理百姓的一种策略,那就是减少百姓过多的纷乱的贪欲,回归到对物质的最基本的需求之上。所以《道德经》第12章才有“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一句。因为解决百姓的饥饱问题是最基本的物质需要问题,而其他问题,必须建立在饥饱问题之上。

但是佛教的主题思想建立在追求个人的绝对解脱之上,他的重心并不在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之上,虽然其中难免也会涉及到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及其处事观念,但就从追求的根本来讲,佛教追求的本质目的是了脱生死,所以才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种说法。所以佛教追求的就不仅仅是禁欲这么简单,二十彻底地摆脱欲对人的控制,达到绝对的自由。

这就造成思想观念上有许多差异,所以老子仍旧强调对基本生活资料的满足,但是佛教却要求随着修行层次的不同,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也要逐渐有所变化,最终摆脱物质对人的一切束缚。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第12章老子提出的禁欲思想和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