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道德经的奥秘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究
TUhjnbcbe - 2024/8/21 16:48:00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写道,“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与老子所讲的“致虚极,守静笃”有异曲同工之妙,归根结底都是要求人类要少私寡欲。那么如何做到呢?在老子看来,求学问时要防范日益变得自以为是,同时要注重修道。本文就为大家分享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向外界学习新事物,则不可避免的会增加个人的欲望,也会令人变得自以为是。修道一方面是控制及减损个人的欲望,这里的欲望是指随着个人知识储备的增多滋生了干涉事物发展的弊病;一方面则是以“致虚极”的心态观察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把个人妄图干涉事物发展的欲望减损再减损,以至于最后不再妄动。举个例子,有些大学生自以为在学校里学习了不少专业知识,刚到企业里面便像钦差大臣一样,随意发表意见,但其实很多意见都是水土不服的。“不自见,故明”,作为新来者,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观察一段时间,而后再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考虑能否做些“拨乱反正”的事情。无为而无不为——因为没有妄为,事物都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则事业自然有成。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揠苗助长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就是自认学到了新知识,继而企图以违背植物生长规律的方式助苗生长,结果损失惨重。其实,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而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只是发现了一些人间道罢了,而后又将这些规律应用到了万事万物上,这是“取之于万物,用之于万物”。人类不能改变万事万物的规律,只是做了些“拨乱反正”,或者用老子的话讲“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及“损有余以奉不足”的事情罢了。取天下常以无事——君王治理天下的常态是,不采取任何扰民的言行。在《道德经》里面,老子所谓的“有事”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君王“尚贤贵货”、“喜智好巧”,引发百姓的争斗;二是君王自己私欲泛滥,奴役百姓;三是君王自以为是,用刑法政教破坏社会的正常发展。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如果君王做了以上三个方面的事情,则将不能很好的治理天下。作为现代人应该明白,人类只能依道行事,而不能倒行逆施,当然取得功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个人完全没必要骄傲自大。同时,发现道需要一双慧眼,而这要人类少私寡欲,坚决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事物,这也是老子一再强调人要回归婴儿状态的原因。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的奥秘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