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瑾华
12月7日,周末杭州,冬日暖阳。午后,浙江图书馆二楼集体视听室座无虚席,还有不少读者站着听完了两个小时的钱报读书会——“岳飞对话王阳明”。
一曲荡气回肠的《铁血丹心》箫声响起,将大家的思绪穿越回八百年前一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南宋风云。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游文程听完了李飞和吕峥两位嘉宾全程两个小时的精彩对谈,感叹地说:“杭州作为南宋故都,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南宋文化遗产,希望所有热爱南宋文化艺术的人们,一起来努力为将来的南宋皇城遗址申遗添砖加瓦。”
这场冬日的钱报读书会,吸引了大批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杭州市民。两位嘉宾李飞和吕峥,一看也很接地气,有亲和气。
李飞是杭州人,多年来对于文物研究和收藏鉴定及南宋史学研究痴心不改,他有个心愿:要以很接地气的传播方式,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宣传,来推广自己家乡的南宋文化,他的想法,年轻学者中的翘楚,专注于研究王阳明的吕峥一拍即合,吕峥将王阳明心学的研究写成了畅销书,十分难得。
来到现场的杭州人,也是带着好奇心来的。岳飞对话王阳明?怎么对呢?一位一直热爱南宋文化的杭州大伯说,“我倒要听听他们怎么讲。”
且看这两位如何挑战这个跨时空的话题:岳飞对话王阳明。
王守仁(一一),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生于绍兴府余姚,明代思想家、心学派的集大成者。幼年时随家迁山阴(今绍兴)。明代弘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一生倡导“心学”,为姚江学派创始人,对后世影响极大。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吕峥说,人间似道场,人生即修行,心学的核心要义是破心中之贼。
人类的很多竞争其实并非对抗,而是各自射箭。那些百发百中之人,都是苦练箭法的奋斗者,只跟自己较劲,没空管别人。而把他人当成对手严防死守的,则鲜有能成功者。
因为,成功属于摆平了内心的人。
吕峥侃侃而谈。人心若被外在的东西牵制,临事便易患得患失。而那些私心了无的人,至诚如神,廓然大公,做事往往全心全力。任何人的起心动念,在他面前都一览无余。
南赣的土匪和叛藩朱宸濠,个个被王阳明牵着鼻子走,只因摆开阵势前,已在心上输了——悟道后的王阳明如天心圆月,无所不照,“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
由此可见,修己治人,本无二道。
事实上,修己的目的是觉醒,治人不过是副产品而已,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
四十余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
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
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尽耳聋。
吕峥从历史到说到了当下,他说,酣睡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人为创造的概念世界里,远离真实,甘作傀儡。比如奢侈品的“品牌价值”,其本质无非忽悠出来的价值,收的是智商税;再比如一些极端女权主义者只享受权利,不承担责任,在谎言和假象中自得其乐,不可断绝。殊不知即便是已被扔进故纸堆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首先强调的也是责任而不是特权——君要负起为君的职责,父要履行为父的职责,权责对等。
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也引发“风气浮嚣”、“世道浇漓”的流弊,王阳明笔下“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妒贤嫉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的乱象层出不穷。
如果各行各业的人都不安其分,凌空蹈虚,社会必将走向笑贫不笑娼的虚假繁荣,结果便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最后房价畸高,乏人接盘;网贷公司“爆雷”,遍地狼藉;大龄青年孤芳自赏,有价无市。
他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就不会被眼前的琐事烦恼,迷茫焦虑。也不会被蝇头微利和蜗角虚名牵绊,一往无前。
可惜,大部分人明明想让车发动,却一脚踩着油门,另一脚踩着刹车,任凭能量和动力在空转声中无谓地消耗。
他又说,天人交战并不独属于内心戏丰富的人,而是这个时代的常态。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赶风口,追随变化,懂得的“道理”越来越多,离“道”却越来越远,陷入“理障”。
对此,王阳明开出的药方是“心即理”。我心即天理,意味着以自我为中心构建一套区别于客观世界的“我的世界”。一旦摆脱外界的束缚,远离人云亦云,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也就应运而生。
同时,“我的世界”绝非闭门造车,而必须和客观世界产生感应,将天理投射到万事万物上,赋予其意义。例如,环境恶劣的龙场驿就是王阳明的客观世界。当他发现无论怎么痛苦、怨恨都不能撼动其存在后,索性主动赋能,将不堪入目的住所命名为“玩易窝”与“何陋轩”,世界也逐渐光明起来。
由此可见,心能成就宇宙,前提是澄澈心之天理——良知。
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是非之心,是每个人先天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它包含良心,又不止于良心。好人难以成事,就是因为只有良心却缺乏对人对事的判断。而良知则是一种决断的智慧,既告诉你正道,又告诉你如何行道,抵达成功的彼岸。
诚意者,不自欺也,去私欲也,笃定地按照良知的判定去践行,不为杂念所左右。一个致良知的人,就是知行合一的人。
吕峥说,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能极大地提高人生的效率。遵循良知的指引做事,充实喜悦,正气凛然,其势能甚至可以感染冥顽不灵的蛮夷和一毛不拔的懒汉。而违背本心行事,将时时刻刻受到良知的折磨,自我怀疑,畏首畏尾,即便事情勉强做成,效果也已大打折扣。
王阳明相信“心体同然”,只要每个人都“克其私,去其蔽”,最后势必回归到相同的本心,“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说到这里,吕峥有些激动地说,担当是这个社会最稀缺的资源,但也只有不畏险阻,无惧毁谤,勇于承担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我们每一个人,从自立到自省,从灵魂拷问到化育天下,心学的力量苍天可踏。
岳飞(一一),字鹏举,河南彰德府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其著有诗词多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众所周知,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抗击金国奴隶主贵族南下掠夺的态度最坚决,战功彪炳,郾城、颍昌之捷,振奋人心,其先锋部队曾攻抵距北宋京城开封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威震敌国。
岳飞的德行、文学与军事才能、治军纪律都胜过其他诸大将,特别是为反对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屈辱议和行径,终被宋高宗、奸臣秦桧所杀害,更赢得后人的同情和尊敬。
岳飞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深刻地激励着千百年来的中华儿女,举其最著者有明代中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于谦和明末抗清英雄张煌言等人。
王阳明是岳飞的后来者,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回溯到南宋时的岳飞,岳飞是否是王阳明学说的先行者呢?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值得碰撞,值得商榷。
在现场,李飞着重梳理了岳飞或许称得上“知行合一”的一生——
南宋初期,高宗躲避金兵追杀流亡海上后,岳飞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六战六捷,金军进攻常州时,他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与韩世忠配合,在建康城南牛头山设伏,大破完颜宗弼,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的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同年,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骁勇善战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锦旗。“精忠”一词意为对国家、民族无比忠诚,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比干匪躬,而剖心于精忠;田丰见微,而夷戮於言直。”
绍兴四年春,岳飞第一次北伐便出师大捷,收复襄阳六郡。六郡的收复,使南宋军进可北伐,退可固守,奠定了此后南宋一百多年的稳定局面,意义非凡。
岳飞因功升清远军节度使,年仅三十二岁便成为南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金兵被迫北还。
绍兴六年七月、八月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收复了陕西一带的商州全境和虢州部分地区。十一月,岳飞率军第三次北伐,反击伪齐的进攻,进军至蔡州一带收兵,俘获伪齐战马数千匹。
绍兴十年,完颜宗弼亲率大军南下攻宋,五月下旬,兵临顺昌城下,岳飞受命由鄂州挥师北上,进行第四次北伐。七月,在郾城大破金军的重装骑兵“拐子马”,又取得颖昌大捷,进抵开封近郊朱仙镇,准备与金军决战,但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岳飞不得已从命,叹息道:“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绍兴十一正月,完颜宗弼再度领军南下。二月,岳飞领兵驰援淮西,这是他最后一次参与抗金战斗。
不久,宋金重新议和。四月,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被调离军队,到临安枢密院供职,实际解除了三人的兵权。八月九日,岳飞被罢枢密副使,他自请回到江州旧居赋闲。十月十三日,岳飞被投入大理寺狱中。
十一月初七,宋金达成“绍兴和谈”。除夕夜,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下令将岳飞赐死,将岳飞部将张宪及岳飞之子岳云斩首。
“绍兴和谈”达成的一个多月后岳飞即被害,岳飞成为宋金媾和的牺牲品。力主抗金,反对投降议和,是岳飞被害的主因。
南宋人一般认为杀害岳飞的主谋是秦桧,宋亡后,人们开始将罪魁祸首指向高宗。
高宗确是岳飞冤案的幕后主使,岳飞案的昭雪平反变得十分艰难。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死,主战派及岳飞亲属开始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
绍兴三十二年五月,赵构退位,孝宗赵眘即位。孝宗登基之初即果断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淳熙六年(),封岳飞谥号为“武穆”。
孝宗退位后,光宗赵惇继位,“开禧北伐”前,宁宗采韩侂胄的建议,追封岳飞为鄂王。此时,距岳飞被害已六十二年。
理宗宝庆元年(),宋廷就岳飞案件颁布《赐谥告词》,第一次指出当年的和议政策是导致岳飞冤案的重要因素。这份吿词将诸葛亮、郭子仪与岳飞对比,追封岳飞为鄂王,赐谥“忠武”。这是南宋官方对岳飞的最高评价,也是南宋一代对岳飞的最后结论。
李飞说,南宋初,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这四位军事统帅因抗金功绩最为突出,并称为“中兴四将”,其中,岳飞战功最高,最负盛名。从绍兴元年()到七年(),高宗对岳飞高度信任,岳飞由一个下级军官后来居上,成为抗金名将。岳飞出身贫寒,从小刻苦读书习武,尤其爱读兵法,相传岳飞离家抗金前夕,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而吕峥引用王阳明晚年在给内阁首辅杨一清的信中说:“夫惟身任天下之祸,然后能操天下之权;操天下之权,然后能济天下之患。”这就好比风平浪静时,船上的人都觉得自己才堪大用,足以掌舵,于是一拥而上,争权夺利。突然,黑云压顶,浊浪排空,眼看船要倾覆,所有人都抱头鼠窜。此时,谁能站出来操舵,无论能力大小,心虚与否,众人都会投之以赞许的目光,听其安排,共克时艰。
岳飞,曾经就是那个站出来操舵的人,只可惜后来,他成了悲剧英雄,壮志未酬身先死。
“诚意者,不自欺也,去私欲也,笃定地按照良知的判定去践行,不为杂念所左右。”说的不就是岳飞吗?
王阳明说的——“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不也是说的岳飞吗?
在座的许多读者,听两位嘉宾慷慨激昂的讲演,也激发了自己的思考。
无论岳飞还是王阳明,他们一生都是良各大的践行者。他们依然在我们今天的时代“活着”,并影响着今天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