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清远疯狂医生获国家卫健委授予菁英先
TUhjnbcbe - 2024/12/25 9:16:00

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召开。

今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成立10周年,会上,国家脑防委对十年来在脑卒中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医疗机构管理者和优秀专家进行表彰,医院脑卒中防治工作得到脑防委的肯定,该院脑血管病科主任医师陈向林荣获“菁英先锋奖”。

国家脑防委对陈向林(左四)等一批医疗机构管理者和优秀专家进行表彰。受访者供图

同事眼中的“疯狂医生”

年,陈向林来到广东发展时,在脑血管病的外科微创手术及神经介入领域已经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手术技术,广州、医院向他抛出橄榄枝。在做就业选择之前,医院一一进行了踩点观察。最后,他选择了医院。

“这里病人多,但是医生相对少,这才是最需要我的地方,所以我选择这里。”陈向林说。陈向林的判断没有错,当时的清远医生缺口非常大,尤其是神经外科,整个清远几乎找不到一个能做神经介入手术的医生。

那时候,陈向林每周最多要做20台左右的急诊手术,他除了要完成科室的平诊手术以外,还要应对急诊收入的脑卒中病人。

来清远两三个月后,陈向林瘦了24斤。除了体力消耗,更要命的是精神压力。

脑卒中俗称“中风”,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发病后四五个小时内是黄金抢救时间,发生卒中后,抢救的越快,患者的恢复程度就越好。“时间就是大脑,不管是在休息,还是在做什么事情,患者来了,马上就要‘燥起来’。”陈向林说。

陈向林的睡眠质量非常不好,半夜听到电话响起,或者是听到救护车的声音,就会惊醒,失眠。高强度的工作,长时间作息不规律,陈向林的身体曾发出了几次危险的信号。

在一次手术中,因为1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陈向林晕倒了。

倒下以后,他很快意识到,肯定是血糖低引起的发昏,赶紧让护士兑了一杯葡萄糖水给他喝下去。不一会儿,他清醒过来以后,又回到了手术台。

在一次经历通宵手术后,陈向林因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出现了突发性耳聋。患病期间,医院的耳鼻喉科,科室的同事都以为他会安心休养几天,但他却每天在耳鼻喉科和神经外科之间来回跑。

身边的护士看不下去了,给陈向林妻子打了电话。“管管陈主任吧,任由他这么疯狂下去,他身体受不了的。”

陈向林笑了笑,又窜进了病房。

疯狂的背后,陈向林换来的是患者的信任和感激,凭着扎实的技术和尽责的态度赢得了患者的肯定。陈向林所在的脑科二区(脑血管病区)只有57张病床,但最高峰时,科室却收入了个病人,不得不向附近科室借床位。

“这是一个会上瘾的工作。”陈向林说。脑卒中的患者一般是躺着、医院,但经过医生的溶栓、取栓等等救治,他可以恢复的很好,医院。“看到这样成果整个人就很兴奋,所以,患者把性命托付给了我,我们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抢救这个病人,让这个生命得到尊重。”

医院脑科二区主任、脑卒中绿色通道负责人陈向林带领小组成员进行手术前研究准备。李思靖摄

规范卒中中心建设,提高救治成功率

年,医院开始建设卒中中心,年成为首批脑卒医院。医院集合神经内、外科、急诊科、介入医学科、麻醉科、超声科、影像科、康复科、检验科及职能科室等多学科优势与力量,组建了24小时卒中救治团队,在清远市领先开通了“卒中急救绿色通道”,不断优化急救流程,真正实现了脑卒中患者在院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治疗。

“可是卒中的病人,不只会在城区这附近出现,在全市各个角落都会有人发病,所以,我们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陈向林说。脑卒中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推进起来是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纵观全市,清远脑卒中的发病率仍不可乐观。作为清远卒中防治的“老大哥”,医院响应国家脑防委号召,在清远市卫生健康局的主导下,医院共同建立‘清远市卒中急救地图’,通过组建专科联盟的方式,将卒中防治的知识、技术、理念等,辐射到全市。另外,该院以联盟为平台,推行统一的标准、规范、流程和服务,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质控督查,规范卒中中心建设,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这对及时救治脑卒中患者,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复发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延长高危人群平均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年12月18日,陈向林在清远市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科联盟成立暨卒中急救地图发布会上说。

陈向林表示,急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急症,救治效果具有高度的时间依赖性,在发病后的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或在6小时内接受血管内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风险,极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作为清远地区的带头人,陈向林大力推进临床救治、防治网络、适宜技术推广、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以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建设,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卒中地图发布以后,DNT(从患者发病入院到使用溶栓药治疗的时间)已经接近40分钟以内,静脉溶栓和介入取栓治疗的量都在增长,这也离不开社会宣传科普、群众的重视、医生急救意识的增强等多方面的努力。”陈向林说

医院脑科二区主任陈向林为市民进行脑卒中高危筛查。曹成飞摄

下一个十年:医院纳入卒中防治的网络体系

“通过努力,降低区域内的卒中发病率、致死率,这也是我们整个团队所追求的目标。”陈向林表示,获奖不仅是对这十年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鞭策,如何在这一新的起点上继续发展,也是他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陈向林坦言,卒中救治的最大痛点是群医院救治,延误了病情,“时间就是大脑,救治时间越早越好。”

近年来,陈向林走遍了清远市清城区的卫生院讲课,宣传卒中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但他觉得还不够,应该再扩大宣传范围,让群众都知道,发生卒中一定要第一时医院治疗。

陈向林发现,除了医生争分夺秒的救治,患者的自我发现也很重要,快速判断症状是脑卒中救治的第一步,也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中风法则”可以帮助快速识别卒中发病,提高群众对卒中的识别能力。

“中风法则”。网络图片

“下一步,就是下一个十年了。”陈向林说,卒中防治工作一路走来,很累但也很有成就感。对于团队,他表示很骄傲。他说:“我的目标不仅要做好患者方面,还要培养好人才,希望他们可以做得更加优秀。”

“已经有初步的计划,除了做‘法则’的推广,还会从健康宣教、急救、后续的康复管理上下手。”陈向林说,将与清医院联动起来,医院都纳入卒中防治的网络体系里来,“区域网络的框架已经初步搭建起来了,要把清远的卒中防治工作再往前推一推。”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远疯狂医生获国家卫健委授予菁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