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指患者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产生嗡嗡、嘶鸣等不成形的异常声幻觉。通常来说,耳鸣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许多病症的一种表现。但其实,除了病理性因素以外,耳鸣的发生也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接下来,将根据病理性及生理性的不同划分,介绍耳鸣的常见因素。
一、病理性原因
1.血管性疾病:当耳颞部附近的肺动脉血管流动较快时,血液流动的声音可能会引起波动性耳鸣,这样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患者自身有血管性疾病。此外,颅内压升高或有静脉球的患者,也可能会在静脉血液流动时感受到耳鸣。
2.听力损失:如果患者长期暴露在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听觉系统受损,听觉系统受损后,大脑对于某些特定频率的声音信号接受困难,此时就容易形成耳鸣,这样的耳鸣是大脑用以弥补听觉信号接受困难的表现。当远离噪声环境后,这样的症状通常会逐渐消失。此外,随着年龄的进展,部分人群也容易出现生理机能减退的情况,形成老年性耳聋,多从60岁左右开始,这样的耳聋与人体生理变化所致正常的听力减退有关,患者也可能会发生耳鸣情况。
3.耳道堵塞:当耳道清洁不及时或出现炎症反应,可能会因耳道的耳垢过多、分泌物积液增多等情况,引起耳鸣。这样的耳鸣频率通常与呼吸同步,患者可在呼吸的时候感受到耳鸣的加重,及时清理耳道异物,使用消炎滴耳液减轻耳部炎症反应,都利于改善耳鸣症状。
此外,耳毒性药物使用、鼻窦压力增大等因素也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如果出现耳鸣,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对症处理。若一些耳鸣较为严重且伴有严重听力受损的患者,可考虑接受助听器辅助治疗,如厦门原声达助听器,可帮助患者接受完整听觉信号,减轻补偿性的耳鸣出现。
二、生理性原因
生理性因素可能也会诱发耳鸣。如果存在劳累过度、熬夜失眠、饮酒吸烟、暴饮暴食等情况,都可能会增加耳鸣的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