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它就像是冬日中的火焰,能够温暖我们的心灵。
但在年的黑龙江,有这样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竟然被父母残忍抛弃。他耳朵听不到,被父母抛弃。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合格的养母,给了他缺失的母爱。
在养母的精心照料、耐心培育下,秋捡最终成才,更是上了许多电视节目,全国闻名。此时,他的亲生父母竟然赶来相认。
秋捡是怎么想的,他最后与亲生父母相认了吗,选择与亲生父母一起生活了吗?
收养孩子,争吵离婚
“你说,你是要继续养这个孩子,还是跟我离婚!”
“孩子我是不可能不养的!”
这天晚上,赵丹与丈夫又发生了争吵,而争吵的原因,无非还是因为一个孩子而已,这个孩子就是秋捡。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赵丹无论如何也无法舍弃这个养了几年的孩子。虽然这个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而且耳聋,不会讲话。
但长久以来的照顾,已经让赵丹对可怜的秋捡割舍不下了。
当时小小的秋捡可能还无法理解大人的事,但他知道,没过多久,妈妈就带着姐姐和自己搬回了外婆的家中。
秋捡的外婆当时在开了一家幼儿园,接收十里八村的孩子们在幼儿园中上课、玩耍。
而秋捡的妈妈赵丹也在继续工作,她们都想多赚些钱,治疗秋捡的耳朵。
秋捡的外婆也十分疼爱秋捡,经常背着秋捡在幼儿园中忙碌。外婆照顾秋捡,妈妈外出工作,日子本也过得十分幸福,但这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我们家孩子怎么能跟聋哑人一起玩,他回家也不说话了,天天比划,这怎么行!”
最初是一个家长的投诉,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家长投诉。大家都觉得秋捡的存在影响了自己的孩子,甚至会带坏自己的孩子。
虽然秋捡的外婆一再解释,但最终为了给这些家长们一个交代,秋捡的外婆将幼儿园关闭了。
关闭幼儿园后便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来源,秋捡的外婆便又开了一家包子铺。无论如何,外婆与妈妈两人,都想多赚些钱,希望能多去好医生给秋捡检查、医治。
辛苦是肯定的,但赵丹从来没有后悔过。她甚至对自己亲生女儿的照顾都不够,把心思全部花在了秋捡的身上,为了给秋捡看病,她甚至变卖了自己的首饰。
“孩子是极重度耳聋,听力已经没有恢复的可能了,做助听器也没用。”
赵丹带着秋捡来到北京,但得到的依旧是无法医治的结果。
赵丹无奈,只得带着秋捡回到家中。赵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照顾秋捡,让他快乐成长。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家几口的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但秋捡依旧是家人的重心。因为耳聋的原因,秋捡也不会讲话,普通的学校无法收秋捡入学,赵丹只得到处打听有没有适合秋捡上学的地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赵丹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一个特殊学校,可以让小秋捡入学。
就在这时,秋捡的另一个行为又让赵丹喜出望外。
这天,忙碌了一天的赵丹回到家中,他发现秋捡竟然在跟着电视跳舞。
但舞蹈一般都是配乐的,如果不能听到声音,便无法踩在准确的节拍上。但可爱的小秋捡竟然跟上了电视中音乐的节奏,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
赵丹惊奇极了,问了之后才发现,原来秋捡是跟随着震动来舞蹈的,他能够感受到地面的震动。赵丹又想起秋捡以前就喜欢跟随着大人一起跳广场舞,这一切都说明秋捡喜欢舞蹈。
赵丹心潮澎湃,本来她十分担心秋捡的未来,但如果秋捡能够去学舞蹈,那么长大后就能自己生活下去。
高兴的赵丹第二天便去往附近的舞蹈培训班,几经打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舞蹈班。
前几次老师都是因为秋捡耳聋所以被拒绝,有了前几次的经验,这次赵丹并没有说明秋捡的情况,而是把他当作正常孩子一样给秋捡报了名。
报名之后,老师并不知道秋捡的情况,但看着这个沉默寡言却又努力的小朋友,老师也频频赞扬。
这次下课,老师专门留下秋捡,想跟他聊一聊。但秋捡连连摆手,表示自己听不到,老师这才发现原来在自己的班级里竟然有一个聋哑人!
苦练舞蹈,最终成才
赵丹找到老师,如实告诉了老师秋捡的情况,虽然这样不符合收学生的要求。但老师看着这个踏实努力的小朋友,最终还是破格收了他。
此后,秋捡更加努力了,上课也很有劲,老师教的动作总是又快又好地完成。老师都说,这个聋哑小朋友,甚至比其他正常小朋友还要好。
但舞蹈班的费用并不低,赵丹与秋捡外婆二人的收入并不高,还要支撑一家人的花销。因此,赵丹甚至变卖了自己的一些首饰和用品,只希望能够给秋捡一个更好的环境。
而秋捡也不负众望,在舞蹈班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看着如此有天分的秋捡,赵丹做了一个决定。
年,赵丹给秋捡报名了拉丁舞的课程,但需要到北京学习。
北京远倒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费用太高,一年就需要三万多元。但看着求知若渴的秋捡,最终赵丹将家里的房子卖了,给秋捡交学费。
“房子可以再买,我们租房都行……”
后来在采访中,赵丹如此说道。
对于卖房子给秋捡上学这件事,赵丹从不后悔,她觉得这是自己做得最准确的一件事。
就在这时,有好消息传来:第三届“华侨杯”国际标准舞公开赛即将在哈尔滨举行,舞蹈班的老师推荐秋捡参加这次比赛。
起初,秋捡还是有些自卑,他不敢相信这样的一个机会竟然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自己比普通人还不如,怎么会让自己参加这么重大的比赛呢。
“秋捡,不管怎么样,妈妈相信你!”
赵丹打着手势对秋捡说道。秋捡看着妈妈赵丹信任的眼神,再加上老师的鼓励,最终报名参加了此次比赛。
舞台上,灯光聚集在秋捡的身上,秋捡穿着精致的服装,翩翩起舞。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秋捡的身上,而秋捡也不负众望,最终赢得了C组和D组的冠军。
一时之间,聋哑人秋捡在舞蹈大赛上取得冠军这件事传遍了大街小巷,大家纷纷议论起这个聋哑舞者——秋捡。
此时,命运的天平再次向秋捡倾斜,年5月份,秋捡通过海选,得以到北京录制中央电视台《非常61》的节目。
此后,秋捡陆续参加了《中国梦想秀》《向幸福出发》《舞出我人生》等节目,他也渐渐被全国人民熟知。一时间,大家都认识了这个乐观努力的小伙子,知道了秋捡的妈妈——赵丹。
随着大家的深入了解,这才知道,原来陪着秋捡参加节目,供养他学舞蹈的并不是他的亲生母亲。原来,赵丹是他的养母,秋捡这个名字就代表着,秋天捡到的。
回忆往昔,残忍被弃
这时,更多人的目光落在了赵丹身上,大家都很好奇,赵丹是如何把这个聋哑的养子,变成了如今成功的模样。
在大家的期待中,赵丹再次说出了捡到秋捡的经过。
“那天,我准备跟丈夫出车,就在我们车站那里,看到了秋捡……”
随着赵丹的讲述,我们把记忆调到年9月的那一天。
那天,赵丹如往常一样来到车站,准备跟随丈夫一起出车。但立秋这天是不同的一天,走到车站,赵丹老远就看到有一个地方围了一堆人,里三层外三层的。
赵丹看此情形,也挤过去想看看大家在热闹什么。挤进人群中,赵丹才发现里边是一个用被子包裹起来的小婴儿。
当时,赵丹的女儿刚刚三岁,她看着被子中那个可怜的孩子,便生起了同情心,抱起孩子轻轻哄着。
而孩子也似乎感受到了赵丹的温度,竟然在赵丹的怀中慢慢睡着了。
围观的人都说,赵丹与这个孩子有缘分。赵丹看着怀中的孩子,最终不忍心,便顾不得出车,而是抱着孩子回了家。
回到家后,赵丹给孩子整理时才发现有一张纸条。纸条中说,孩子是耳聋,因为家人看不起病,养不起,所以决定遗弃,希望孩子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家庭。
赵丹看着这个仅仅8个月的婴儿,怎么忍心再次将他抛弃,便跟家人商量,最终收养了下来。
因为孩子是在立秋捡到的,所以最终给孩子取名“秋捡”。
捡到小秋捡后,赵丹的全部精力就放在了这个儿子身上,经常带着秋捡外出看病。因为当时赵丹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所以当时赵丹的婆家人便也没有多说。
但随着时间流逝,赵丹的丈夫也越来越不满赵丹只对这个“聋儿子”关心。再加上赵丹的丈夫对保养车不上心,车的问题越来越大,经常检修,到后来,这个生意也做不好了。
女儿得不到照顾,家里生意变差,赵丹天天带着秋捡看病……一系列的问题出现,赵丹的丈夫再也受不了了。
“我宁愿找黄花大闺女再生一个,也不要你这个儿子……”愤怒的赵丹丈夫说出了这些话,二人大吵一架,最终离婚了。
当时,许多人劝赵丹把秋捡送到孤儿院,但赵丹看着这个听不到声音的小秋捡,最终还是不忍心,决心自己抚养。
再赵丹与赵丹母亲的抚养下,秋捡快乐长大,最后竟然还上了电视,这让一家人都高兴不已。
故事讲完,许多人都开始赞叹赵丹,说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上了电视后,关于秋捡的事也越传越广,最后竟然传到了秋捡亲生父母的耳中。
母子相认,如何抉择
秋捡的父母通过赵丹的描述,再结合当时的时间点,一下子就确定了,秋捡正是那个自己曾经遗弃的孩子。
得知这件事后,秋捡的亲生父母便联系到了赵丹,希望能够让自己与亲生儿子相认。
此时的秋捡并没有说什么,他表现的很平静,他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可能在他心里觉得,自己的亲生父母没有养过自己,也没有太大的惊喜。
但赵丹另有想法,她想让秋捡与亲生父母见面,起码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让秋捡见一见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秋捡愿意,她也会让秋捡与亲生父母回家。
最终,秋捡与自己的亲生父母相见了。
如今,秋捡的亲生父母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对于这个自己曾经遗弃过的孩子,她们表示十分愧疚。
“当初就是没钱,希望能有有钱人收养他,给他看病……”
说起遗弃秋捡的原因,秋捡的亲生父母声泪俱下地如此说道。而且两人表示,并不会强行要求秋捡与自己生活,只希望秋捡幸福就好。
而最终,秋捡也选择与自己的养母一家生活。
秋捡是一个善良孩子,对于养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养母,他尽全力回报。对于遗弃自己的生母,他也并没有太多指责。
如今的秋捡生活幸福,在哈尔滨残疾艺术团工作,成为了一名舞蹈老师。
但作为父母,无论如何都不应该遗弃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是健康还是生病,难道我们可能因为孩子生病便遗弃他吗?
作为养母,赵丹做的十分到位,为了秋捡,她甚至对于自己亲生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