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老话讲:生而未养,断指可还;生而养之,断头方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
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的伟大,不言而喻!在黑龙江哈尔滨市,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含辛茹苦20多年,将聋哑儿子培养成舞蹈冠军。而这个孩子,还是一名弃婴。为了这个孩子,她离婚卖房培养他,然而,就在孩子功成名就之后,一切都在好转的时候,当年抛弃了这个孩子22年的亲生父母,却在电视上认出了他,突然找上了门,想要认这个儿子......都说养恩大于生恩,这个孩子该如何抉择?他们背后又有怎样的辛酸过往?
年9月10日,黑龙江女子赵丹和丈夫一起在客运站跑车,就在等待乘客上车时,赵丹发现在不远处有一堆人围在一起不知道在讨论什么,赵丹走上前去发现是一个老奶奶在怒斥着什么。仔细听完老奶奶的话后赵丹明白了,就在一个小时之前有个女人抱着孩子来到这里,随后女人将孩子交给了老奶奶帮忙看着,表示自己要去趟厕所很快便回来。可老奶奶在这里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后来在孩子的被褥里老奶奶看到了一封信,信中写着:“孩子天生聋哑听不见也说不了话,希望有好心人能够收养。”信封里还有宝宝的病历以及确诊书。
然而新为人母的赵丹,看着嗓子都哭哑的孩子,心疼极了,走上前去抱起孩子。这时候边上有位好心人劝说道:“赵丹你别多管闲事了,刚才我们看这男孩身上有个纸条,说是个聋哑孩子!估计父母就是因为孩子残疾才不要的!”
赵丹看着怀里因为被人抱着而逐渐止住哭声的婴儿,心中一片柔软,孩子是无辜的啊!这时警察也来处理这件事情,因为没有找到这可怜孩子的亲生父母,只能把这孩子送进孤儿院了。
赵丹一听,心里强烈地不舍,而且这个孩子也太可怜了吧。她做了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决定,决定领养这个孩子,就这样赵丹把男婴带回了家,到家之后,赵丹给孩子解开包被才发现,由于没人管,孩子已经把包被里面全部尿湿,而且屁股都被腌红了,孩子又疼哭了起来。赵丹心疼极了,她把孩子代入到自己女儿身上就感觉难以接受孩子受这种委屈。她决定把孩子留下,并起名叫史秋捡,标志着孩子是秋天捡到的。
但是这个举措却没有得到丈夫和婆婆的支持。赵丹的婆婆嫌弃这个先天性耳聋的孩子,赵丹的丈夫认为这个孩子增加了生活的重担,一个不富裕的家庭,怎么会有能力抚养一个这样的孩子?今后的日子里,赵丹的生活因为有了婆婆从中挑拨,使得丈夫直接放话:“要么离婚,要么把孩子送出去。”
一个聋哑儿本身就够可怜,如果再得不到好的照顾,他以后该怎么办?思前想后,赵丹果断地与丈夫离婚,带着3岁半的女儿和这个和她毫无血缘的聋哑儿回到了娘家。她先是给孩子办理了收养手续上了她家的户口,又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带着秋捡到处看病。可尽管如此秋捡的病还是没有丝毫起色,甚至北京的专家在仔细为史秋捡检查过之后摇头对赵丹说:“他的听力就算带助听器都没有多少用处。”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赵丹抱着儿子哭了起来。懂事的史秋捡安慰地拍了拍妈妈,并用手语告诉她没关系。尽管如此日子还要继续,好在赵丹的母亲平日里没少贴补女儿,有任何好吃的好喝的都会偷偷给孩子们送来,两个伟大的母亲用母爱替孩子们遮风挡雨,这份恩情秋捡自然铭记于心。转眼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姐姐史田美子平日里对这个聋哑弟弟颇为照顾,在学校里总会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