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一书中,对于吴昌硕为代表的吴派描述非常简单,我们有必要将相关的知识点补充进来。因此,本文除了记述邓氏《篆刻学》所载内容外,另外补充了与吴昌硕及吴派相关的内容。(《篆刻学》吴派章节)先说《篆刻学》谈及的内容。谈到吴昌硕,原书有一段背景知识介绍:“当文、何既敝,浙、歙就衰,邓派诸家骎骎不为世重之际。”骎字读qīn,指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多用以比喻事业进行迅速,所以这一个背景交待的并不完全正确,吴昌硕在印坛活跃之时,正是中国印坛最为鼎盛的时期,此时邓派印风远没有“不为世重”。这一点,实际上,只要我们把篆刻界重要的概念“晚清六大家”的生卒年份列出来就可以知道(“晚清四大家”的扩展,我认为晚清只提四家,不足够代表印坛面貌。):(晚清六大家的生卒年)所以这是篆刻史上最繁荣的一段时期,中间几乎没有空白,但说吴昌硕“乃有苍头异*崛起其间,为近代印坛放一异彩者”却基本正确。因为吴昌硕的成就太大了。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苍石、昌硕等,亦署仓石、昌石、仓硕,大约69岁定居上海后以“昌硕”字行,他的别号很多,常见的有苦铁、老缶、缶道人、大聋等。(吴昌硕像)邓先生对吴昌硕大师的印风形成这样总结:“初参丁、邓,继法吴、赵,后获见齐鲁封泥及汉魏六朝砖甓文字,遂一变而为逋峭古拙,于是皖、浙诸派为之扫荡无遗。”这个说法基本正确,吴昌硕最初学篆刻也是浙派入手,后转师法邓石如,主要是在吴让之印风上下功夫,进而受赵之谦影响转向“印外求印”,后涉及印文金石文字较赵之谦更多,在泉币、碑版、权诏、镜铭之外又广及封泥、砖瓦,并由此开拓出自己特有的浑朴苍莽的风格。这实际上是跟*牧甫走了两个方向的“印外求印”的方向。即,赵之谦开创了“印外求印”,*牧甫将求印方向向庙堂文字发展,从吉金文字取法;吴昌硕向民间文字发展,从砖瓦文字取法。至于他们最终选择了不同的工具:*牧甫选择了薄刃锐刀,吴昌硕选择了厚刃钝刀,是他们在契合自己印风的基础之上选择了更利于表现的工具。吉金文字要求边角清爽,所以刀要锋利;砖瓦文字要求字痕苍莽,所以刀可以厚钝。用吴昌硕的刻刀刻工稳的元朱文是不可想象的,反之,用*牧甫的薄刃刀也刻不出气息浑厚苍莽的写意印。所以,学印要先确定自己的审美,再想着选定工具。(吴昌硕用过的刻刀)吴昌硕“其身享盛名,播声域外,盖有由来矣”,吴昌硕是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现在我们提及篆刻必然提及西泠,可见吴昌硕的地位。所谓的域外,主要是指日本篆刻,吴昌硕对日本篆刻的影响巨大,这个是另一个专题,暂且不说。(吴昌硕与西泠印社社员的合影)关于吴昌硕的篆刻技法,邓先生这样说:“浙、歙二派始用涩刀切刀大书深刻,洎夫吴氏,易以圆杆钝刃,驰驱石骨,信手进退,罔不如意,论者或病其入石过浅,不知大书深刻亦嫌过犹不及,吴氏盖用佛门旁参法以救其失也。”这段话,也有问题。歙派基本不是切刀,切成深刻的,大多是浙派。吴昌硕的印多浅刻原因,是因为这样更符合他所要表达的印章风格,他的确是运刀如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只知道用劲刻”。如果追其根源,吴昌硕的刀法纯熟,多得益于吴让之,其实这不重要,表达自己的风格最重要。好吧,看点作品:(破荷亭及边款)(石人子室及边款)(道在瓦甓及边款)(吴昌硕大聋及边款)(吴俊卿及边款)(虚素及边款)(海日楼原印印面)(且饮墨瀋一升原印印面)我们可以汇总一下吴昌硕印风的组成:印学理念,他继承了赵之谦“印外求印”的创作理念;书法风格对于篆刻的影响方面,他以老辣的石鼓文书风入印;刀法,他深习吴让之,练就了精纯的篆刻刀法;眼界,他曾在大收藏家吴云家任家庭教师,见识过足够多的金石器物与文字素材;旧学功夫,他出身书香之家,旧学功夫非常扎实;人生经历,他是遍尝人生苦难的阅历丰富者。总之,大师来之不易。关于吴派的队伍,邓先生只说了两位,一位是王个簃,一位是费龙丁,并说他们“各能略得一二”,陈半丁、陈师曾、寿石工等只在下一章略一提及,其他人略过不提,并说“余子碌碌”,这实在不够说明“吴派”阵容的庞大以及吴昌硕对中国篆刻影响之深远,因此我们又汇总了一下,吴派的阵容,至少应当如下图所列:(吴派的阵容)实际上,除邓先生所提及人物,吴昌硕门下有太多响当当的人物,或许只是因为邓先生所处时期,这些人的影响还没有达到顶峰罢,又或者“文人相轻”也是可能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这里所列的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太多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之31,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扩展阅读细读《篆刻学》之30细读《篆刻学》之29细读《篆刻学》之28细读《篆刻学》之27细读《篆刻学》之26细读《篆刻学》之25细读《篆刻学》之24细读《篆刻学》之23细读《篆刻学》之22细读《篆刻学》之21细读《篆刻学》之20细读《篆刻学》之19细读《篆刻学》之18细读《篆刻学》之17细读《篆刻学》之16细读《篆刻学》之15细读《篆刻学》之14细读《篆刻学》之13细读《篆刻学》之11细读《篆刻学》之12细读《篆刻学》之10细读《篆刻学》之9细读《篆刻学》之8细读《篆刻学》之7细读《篆刻学》之6细读《篆刻学》之5细读《篆刻学》之4细读《篆刻学》之3细读《篆刻学》之2细读《篆刻学》之1三个小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