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是树,父母是根。孩子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父母提供营养源泉。一场人性的灾难,一次人性的思索,一个敏感的话题,让我再次思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究竟是血浓于水还是养恩大于生恩,抚养与赡养的关系到底如何呢?
前情回顾:19年前一对安徽籍的夫妇遗弃了出生只有七天患有肺炎的孩子,河南济源的韩平*夫妇得知这个消息后,医院收养了这个孩子,在这19年期间一直隐瞒孩子的出身,视如己出,并为他在市区购买了三室两厅的新房用作结婚,而他们还有一个亲生女儿在家务农。
近日这对安徽籍的夫妇高调寻子,因为他们早已经进*上海,闯出了一片天地,却对于当年的那个孩子耿耿于怀,孩子的家庭都期待他们踏上河南济源的列车,然而事情并没有如大家预期的那样,在得知孩子是聋哑的情况后,便放弃了认子这一计划。
对于DNA的鉴定结果,该孩子的亲生父母表示:孩子是好是坏,都不会领到自己身边。不知道当初高调寻子的原因到底是为了什么?养父母怀疑,因为这个养子是聋哑人,亲生父母认为这个孩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找到他是为了将来的养老,现在孩子是这样的情况,明显不具备这个能力。养父母认为关于孩子的最后归属问题,双方应该当面说清楚,以免后续引发矛盾。
在亲生父母发现孩子残疾两个月没有相认后,他决定去上海亲生父母那里生活,还要处理养父母给他买的新房,这些养父的女儿不愿意了,你可以去大城市吃香的喝辣的,但请别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带走,将你养大成人已是莫大的贡献,现在要离开这里请默默地走就是了。
有学者认为两次无情地被亲生父母所抛弃,孩子应该长大了,心里要做到有数。第一次因为肺炎仅仅出生七天就被遗弃,19年后想看看孩子是否被治好,找回来养老,没想到竟是个聋哑人,于是有第二次无情的抛弃而不相认。那么孩子的最终归属权肯定属于养父母,一个残疾人,养父母并没有嫌弃,而是将其养大,家里一切优先权都在他的身上,甚至忽略了亲生女儿,养子的做法令人寒心呐。
当然有人认为养父重男轻女,没有想到竟然养出的是一条白眼狼,不愿跟着养父一块拉煤卫生,想去伤害亲生父母哪里过上好日子却又被拒绝,奇葩的事情排排队,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好一点,公平一点呢?
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无私奉献的,朴实无华的还是那些扎根于人民群众之间的乡亲,经过资本的洗礼,复杂社会的教育,大城市的那些企业家均带有剥削性质,所作事情的目的并不单出。一次再一次地抛弃亲生儿子,足以证明了这对伤害夫妻的情感问题。
编者认为养子应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亲生父母的态度以及他们的表现,已经明确的显示了对于这个孩子他们的态度就是遗弃,希望警方部门能够追责,生而不养,其心可诛。对于养父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应该教育,虽然心地善良,将残疾的样子视如己出,确实伟大,应该值得赞颂,但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应该和养子一样公平对待,不搞特殊,就是最大的公平。
人性不可揣摩,愿世上的父母与子女不仅仅是血缘的纽带关系,更是亦师亦友,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升华版。那么抚养与赡养也就显得简单明了,不用过于追求财富,不是自己的,强求又有何用。对于上海一夫妻抛弃儿子19年后高调寻子却不相认,儿子欲卖掉养父新房,惹得妹妹怒斥的事情您怎么看,欢迎发表意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