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孩子面对缺失和困难努力获得成长的故事,感谢孜孜,还有孜孜妈妈和爸爸的分享,让我们得到了温暖和坚定前行的力量!
菁草园届的毕业生彭子砚,小名孜孜,先天听力完全缺失,年入读菁菁草巴学园(菁草园前身之一),如今已是六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十周年聚会活动我们联系了孜孜妈妈,了解到孜孜历经艰难的成长故事。我们深受感动,于是希望把这个故事奉献给所有的孩子和父母。
成长必然要经历困难,我们总是期待孩子能够克服困难,但是却往往没有意识到,孩子成长的力量源泉就在我们的心里。孜孜妈妈告诉孩子,最重要的是她有最爱她的家人,所以她就是“这个世界最好的孩子”。而我们如何让孩子确信我们是最爱他的人?孩子需要的真爱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在孜孜父母的分享中得到一些启示。
(以下是孜孜妈妈为孩子所写的成长故事,以孩子为第一人称)
上课时,一双明亮的眼睛总是专注地看着老师与发言的同学;下课了,一支俏皮的马尾辫随着忙碌的身影甩出欢笑与欢乐。这个人是谁?她就是我——彭子砚。
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女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戴上人工耳蜗才能听见声音。如果拿掉人工耳蜗,我就会进入无声的世界。从我的出生、上幼儿园、上小学这十年,对我来说经历了比一般孩子更多的事情。但现在的我能做到与正常孩子一样的学习和生活,期间我的家人、学校、社会为我付出很多,所以我感激社会对我这样的孩子的包容和爱护,感激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和训练,也感激与我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对我的接受和帮助。
听妈妈说,我在11个月时被确诊为先天感应神经性耳聋,完全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于是在一周岁时做了植入人工耳蜗手术。手术后,妈妈带着我去了上海的专业康复学校,20个月进入日托班,33个月从康复学校结业后进入普通的幼儿园。
在康复学校两年中,我们碰到过很多的困难,对普通孩子来说从出生到会叫妈妈、爸爸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无比艰难的过程,从最简单的韵母aoe到anangong,声母bpm到zzhcchssh,每一个音都需要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以上的反复练习,还经常需要做一些口腔训练。但是康复训练的老师都说我有韧劲,我配合老师,认真地模范每一个音节。她们说我以后一定会很好,也一定会是一个认真、努力、坚强的孩子。
33个月从康复学校毕业后,我进入了普通的幼儿园。虽然从一周岁开始经历了近两年的康复训练,但是生活中依然充满着重重障碍。在新的环境中,我从头适应普通人的语速及普通孩子有时会听不清我说话的尴尬局面,最重要的是我要学着去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
如何面对且接纳那个先天并不完美的自己,便是我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妈妈说她曾经无数次的想象过,如果有天我问“妈妈,为什么我要带人工耳蜗?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她应该如何回答我。
妈妈说我在四岁不到的时候问过她这个问题,她是这样回答我的:每个人都会有缺陷,有些人缺陷比较大。妈妈说:“如果不带人工耳蜗就会听不到声音,因为听不到才要带人工耳蜗,就像有人不带眼镜看不清东西,有人双腿不能行走需要坐轮椅,你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有了人工耳蜗你就可以跟其他孩子一样听见声音,一样的说话,最关键是还有最爱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就是这个世界最好的孩子,谢谢你来到我们家。”
妈妈说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的问她这个问题,后来就再也没问过。我想那个小小的我也许还是会有疑惑,但是我一定记住了妈妈告诉我我是世上最好的孩子。
每当有小朋友问我头上戴的是什么,我会从容的告诉他这个是人工耳蜗,小朋友问人工耳蜗是干什么的,我说人工耳蜗是帮助我听的,我还把耳蜗拿下来表示这样我就听不见了。妈妈说她看到那个小小的我能这么从容的告诉别人自己的缺陷,她感到特别欣慰和感动。我要谢谢我的家人,谢谢他们有一颗接纳孩子先天不完美的心,谢谢他们如此爱我,是他们的爱让我能有面对缺陷的勇气,我也一定能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后来我进入上教院附小一年级就读,人工耳蜗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下听力是会受影响的,家人又开始担心在几十个孩子坐一起的大教室里我能不能听清楚老师讲课,会不会跟不上其他孩子的学习步伐。我非常感谢老师们对我的照顾,一开始让我坐在前面几排。我只要认真、专注,学会在嘈杂的环境中分辨声音,借助看老师的口型,我就能听清老师讲课。一年级通过学拼音,我的发音更加准确了。我交到了好朋友,也很快适应了小学生活。
上了小学后,妈妈说我表现出自我要求很高且很自律。虽然从家里走到学校只需要五六分钟,但是我要求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半叫我起床,我不喜欢匆匆忙忙,宁愿早到绝不迟到,一直到现在,我从来没有迟到一次。每天放学回家,喝点水,吃点点心就开始做作业,喜欢一口气完成一项作业,有时中途会捧起一本书让自己休息5分钟,作业时间都是控制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基本上是晚饭前完成作业。即使双休日,我也是先完成作业再考虑其他事情,都不需要父母提醒,我觉得这是个良好的习惯。我觉得如果作业没完成我会时刻惦记着作业,让我玩也玩不好,相反先完成作业可以让我尽情的很放松的玩耍。我不了解很深的道理,但我能体会自律、高效带给我的轻松自在。
阅读是我最大的乐趣,只要一有空余时间,我总是一本书捧在手。从简单的儿童读物到小说,历史故事到名人的传记,我不一定完全读懂了,但我也在飞快地读下去。我感觉到大量的阅读不但对我的语文学习有直接的帮助,同时也学到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社会生活的规则和换位思考的思想方法、应该向往的高尚人格方向也通过阅读有所了解。《动物农场》告诉我人和人都是平等的,《夏洛的网》让我知道动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样珍贵,动物的友谊也很感人。在《西游记》里知道了西天取经需要克服千难万险,只有吃苦耐劳才能获得成功,取得“真经”。
等待孜孜挑战的英文原版书籍
到了三年级,我又有了新的挑战:学英语。要掌握一门新的语言是有些难度的,对我我这样一个人工耳蜗的孩子,是个很艰巨的挑战。受听力的限制,听和说的模仿,会比普通孩子更困难一些,只能靠反复的练习来解决,我要比其他孩子付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二年级暑假,从最初的ABC26个字母开始,每天坚持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基本解决发音后,妈妈带我一起开始了英语分级阅读之路。一开始连简单的如“apple、orange、green、red”这样简单的单词我都模仿不好,我也倍受打击,我很担心我学不好英语。但是我没有放弃,每天听读至少半小时,三年级一年我听读了近本分级阅读,到目前我已经能读像《themagictreehouse》这样的原版初级章节书,掌握了上千词汇。
四年级上,我和其他两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学校英语节的年级竞赛,我们得了第一。那天回家我告诉妈妈:“妈妈,今天我太高兴了,我参加英语竞赛,我们班第一名,同学们高兴地都把我抛起来了。”从我神采飞扬的描述中妈妈说她也能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气氛。妈妈说那一刻,她从我的眼里看到了努力坚持后的喜悦。后来妈妈问我英语难吗?我说英语一点不难,现在我认为英语是四门课中最简单的。现在我还在坚持阅读原版书籍,我的目标是六年级能读原版的《哈利波特》,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阅读使人安静,运动使人健康。我的运动能力也不错的。节假日我们全家会一起骑车、徒步、爬山亲近自然。有些对我来说不适应的活动,我也会去尝试。二年级暑假中我提出要去学游泳,但下水是不能带人工耳蜗的,我必须在完全听不到教练的说话的情况下,凭看到的动作学习。经过十天的训练,我居然很好地掌握了自由泳的基本动作,可以在在泳池中游几个来回了。这些学习从另一方面增强了我的自信。
学校始终对我的每个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这使我逐步对自己有了信心。从能直面自己天生的不足,到有信心不落在正常孩子后面,再到知道付出更多就有可能做得更好。我能迈出这可喜的第一步是学校很多老师的功劳。
从一年级开始,我一直是班级小干部,每学期都是全优学生。三年级下学期我被评为学校“阳光学子”,并在国旗下讲话。学校的每一次活动,运动会,艺术节,英语节等我都积极参与,也为班级赢得了荣誉。我也积极参加策划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四年级,我积极并成功竞选上了学校的大队委,现在的我一边做着大队委的工作,同时又被同学推选为班级中队长。我也会积极配合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现在的我自律而自信、乐观开朗,我觉得自己也比较勇敢和善良。我用我的努力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尊重和认可。
我的听力残疾也得到社会的帮助和关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明白应感谢这些帮助。每年的假期开始,我都会到社区负责残疾人事务的社工那里去报到,看是否有适合我做的帮助残疾人的工作。上门送慰问品这些简单的跑腿工作,我往往做得非常认真和投入。我的家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使我明白对于社会家庭学校的帮助,我们应心存感激,我们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努力使自己不成为他人的负担,尽最大的可能为他人服务,来回报社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相信有一天能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相信我能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真正成为最好的自己,活出我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这就是我,一个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里普普通通却又那么“独一无二”的女孩。
(注:孜孜小学四年级时被评上杭州市美德少年50强,此文是根据妈妈当时写的材料编辑而成。)
孜孜爸爸的感言:
彭子砚是巴学园届毕业生,巴学园生活结束后,就回杭州开始读小学。我们全家现在都在杭州,很遗憾没有办法参加巴学园10周年的活动。关于彭子砚现在的状况,我们挺满意的,主要还是和她自己的努力分不开。一定要说一些,作为家长,作为爸爸的贡献,那也就只有多陪伴吧!
给孩子一个稳定、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全家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一般周末都会留一天安排家庭活动,有时是徒步,有时是骑车,天气不好的时候,我们也会一家人去看个电影什么的。家人的陪伴,特别是爸爸的陪伴,可能会让她更放松,更平静,让她在平时强度不小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充足的调整;另一方面,她也有更多的机会和我们沟通她心里的一些想法,孩子和家长之间充分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很难得的。能有这样状态,也要感谢巴学园,我们很多现在的生活方式,多少都有巴学园的一些影子!
借此机会特别感谢春梅老师当年破例让孜孜入读巴学园,感恩春梅老师的大爱!希望巴学园能越办越好,在园的孩子们还是能和孜孜那样,享受老师带来的,如同妈妈般的爱,祝所有巴学园的孩子健康快乐!
谢谢!
(注:文中所说的巴学园即菁草园,前身为菁菁草巴学园)
——
特别策划晓义老师:如何为孩子选择一家托育中心?养育手册
疫情防护、日常生活、冬季疾病都要抓,全方位守护儿童健康!推荐阅读
幼升小该准备什么?重磅老师来答疑!四招,教你了解如何滋养0-3岁婴幼儿的生命觉!重要公告
关于延期成都"滋养和照顾0~3岁婴幼儿"证书课程!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