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听见说话,但就是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不少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常常会抱怨这么一句话!
虽然他们经过了正确的选配,佩戴了合适的助听器,也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为什么呢?
通常来说,我们人耳的正常听觉系统是包含了两大方面的:听得见和听得清,否则,沟通就不能正常地进行。
听得清,就一定是听到了,而听得见,却不一定听得清。这说明后者是一项更高级的神经系统活动。
在医学上,对于耳聋的认定,我们一般习惯凭借纯音测试听力图来做标准。纯音测试听力图能够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平均听力损失),清晰反映患者额听觉敏感程度(听敏度)的下降,或者说代表的是患者对声音大小感知能力的下降。但纯音测试听力图并不能告诉我们患者听觉分辨能力的好坏。
实际上,任何耳聋都会涉及到听敏度和分辨能力两个方面的问题,有些人分辨能力损失多,有些人损失少而已。
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听得见而听不清?
一般来说,如果用一般讲话音量交谈,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讲交流是无障碍的,但是一个听力损失在60分贝左右患者,就可能听不清说的是什么了,甚至连发音比较轻的词都听不见。
所以说患者佩戴了助听器,做了相应的听力补偿后,患者还是无法把每个字都听清楚。因为能看到东西,但是不一定能看得清楚;同理,能听到声音,不一定都能听清。听到是听觉系统的基本功能,听到却是更高级的功能,声音只能靠耳朵来听到,而辨析呢?则是靠我们内耳与听觉中枢来分辨。
另外,在过于嘈杂的环境中,由于信号本身变得含混不清,即便是正常听力的人也无法听清;另外,当信号声过小也会产生类似的情况,比如电视机声音太小,我们也听不清,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
内耳具备声信号分析能力。内耳受到损伤后,听觉分析能力就会明显下降。只要我们的听觉分辨能力足够,也不必%地听清楚也能保证我们听懂。因此,不太严重的内耳损伤还不至于使患者完全丧失听觉分辨能力。
听觉中枢是指位于听神经以上的脑干和大脑半球中的听觉结构,它具备更重要的声信号分析能力,一旦听觉中枢受损,听觉的分辨能力就会变差。
因此,听不到(或声太小)肯定会听不清;但即使听到了,由于内耳、听中枢分析能力下降,也依旧会听不清。而且,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推理:内耳或/及听中枢的损伤是导致患者听不清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内耳、听中枢都有损伤,只是每个人的损失程度不同,分辨能力有好有差。因此,多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部会抱怨“听得到却听不清”。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