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董氏奇穴针灸灵骨穴l大白穴l重魁
TUhjnbcbe - 2021/8/31 13:24:00
灵骨穴?大白穴?重魁穴部位

:在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叉骨间,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通。

: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距灵骨穴一寸

:食指偏拇指侧,手背第二中手骨正后方上二分半处。即大白穴下二分半,三间穴上二分半处。

注意

孕妇禁针。恐流产

归经

灵骨:入心肺大肠经。

大白·重魁:入肺经。

穴性

灵骨:通经活络,清调肺气,通降肠胃,通气清瘀。

大白:发汗解表,清肺宽胸,清理上焦,肃肺疏表,理气化瘀。

重魁:清热退烧,宣肺止咳。

针法灵骨:1.直刺1~2寸,可透刺重仙穴。2.向外斜刺2~3寸。注意:孕妇禁针,因此穴有强烈收缩子宫作用,恐流产。大白:1.直刺0.5~1.5寸。2.以三棱针刺血,此法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特效。重魁:1.贴骨下,直刺0.2~0.5寸。2.三棱针刺血。配穴

治肺癌,肺气肿,肺积水,配心常一、二、三穴。

治半身不遂,配上三*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正会穴。

治经痛,配门金穴、四花上穴。

三针同下为倒马针法,可通三焦,调理全身。因配穴太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主治

(一)头面五官区域:头痛、头晕、偏头痛,眼睛红肿赤痛、、耳聋、鼻炎、流鼻水、面瘫、三叉神經痛、牙齿痛,中风后遺症!

(二)上焦心肺区域:呼吸系统疾病、发燒、咳嗽、感冒、气喘、哮喘、肺炎、冠心病、心律不整、狭心症、等。

(三)治疗前胸后背区域病症:胸痛、腰痛、背痛、对例脚板痛。

(四)治疗坐骨部位及下腹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经痛、赤白帶下、膀胱炎、妇科炎症、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炎等。

董公曾说过:,不是一个穴位而是指灵骨、大白、重魁三穴一齐下针,可兼治所有病症。此三穴对于头面五官有效;主肺司呼吸系统,及所有胸背腰及下腹前后区域都有效。

灵骨穴部位在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针感注意局部酸胀麻木感。孕妇禁针,因此穴有强烈收缩子宫作用,恐流产。配穴一)治疗肺癌、肺气肿、肺积水时配大白穴、心常一、二、三穴,奇效。二)半身不遂配大白穴、上三*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正会穴。三)治疗经痛配门金穴、四花上穴特效。说明1、本穴日本人称为泽田合谷,但泽田仅用治偷针眼,而董师则用之治全身许多大病,由是可知泽田与董师之差何可道理计。2、本穴调气补气温阳作用极强,以灵骨为主、大白为辅的倒马针,为治愈高棉(即柬埔寨)前总统朗诺半身不遂之主穴。临床治愈数十例半身不遂,皆以灵骨、大白为主(针健侧),或配风市或配肾关,间以背部五岭穴点刺,效果非十四经正穴所能比拟。3、本穴有活脑部血气之功。针头针后再针本穴(久留针),可使头針之效果加强甚多。依临床经验,胜过朱氏之抽气法、进气法或焦氏之快速捻针之效力。4、灵骨配大白治疗坐骨神经痛极特效。治脚难举(无カ)、腹胀、小便不节(次数过多)、小便痛,亦极有效。5、灵骨穴单用,治肘痛、鼠蹊胀痛、头晕等症有特效。6、灵骨穴单用,尚可治肩痛不举,食欲不振、脱肛、背痛、膝痛、腰痛、脊椎痛、耳鸣(听力不足)等,效果亦颇好。大白穴部位

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距灵骨穴一寸

主治

头痛、偏头痛、肺癌、肺炎、肺气肿、肺积水、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急性肺炎。

手术

用一寸半针,针五分至一寸深,治坐骨神经痛:用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特效)。

应用

本穴配灵骨治疗甚广,凡属气滞血淤之症均有效。若人气滞与气虚,则将导致血瘀血滞。

说明1)大白穴即大肠经三间穴,很少单独应用,除用三棱针治疗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外,大多为灵骨之倒马针,两穴配合应用效果极佳。2)三棱针点刺视大白附近之青筋(血管),点刺出血即可。3)血瘀上焦则肺疾胸痺;血瘀中焦则为症瘕、血瘀下焦则为少腹疼痛、妇女疾病;血瘀经络则关节痺痛、风湿诸病、半身不遂;瘀血内蓄则性情变化而为神经诸疾。所以取用灵骨穴、大白穴通气补气,而能散滞消瘀。

学针灸必备,数百家针灸流派尽在其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董氏奇穴针灸灵骨穴l大白穴l重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