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医家钱乙的六味地*丸,几乎是如今每个人耳熟能详的中成药。尽管有不少中医师科普它的作用,但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六味地*丸到底有何功效,他们只记住了一点,六味地*丸补肾。这句话其实反映了六味地*丸的使用误区。六味地*丸并不是人人适合,但是由于使用的普及性,往往判断不准自己是否适合服用。
历史渊源
下面就为大家说一说六味地*丸的那些事儿。
“六味地*丸”源于西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原方意是阴阳双补,后经儿科医家钱乙化裁后减去“附子、肉桂”,用于治疗儿科病,由于其疗效明确,组方精减,为历代医家推崇,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
六味地*丸的组成
六味地*丸由六味中药组成,地*、山药、山萸肉、牡丹皮、泽泻、茯苓,其中,地*、山萸肉滋阴,山药平补肝脾肾,茯苓利湿,牡丹皮、泽泻偏泻,所以三位药偏补,三位药偏泄,一补一泄达到动态平衡。看似非常完美,但只适合于阴虚不足的体质使用,主要表现为口干、夜间五心烦热,手足掌心发热,潮热盗汗,更年期症状者、口腔溃疡等。
适应症
小儿科疾病:小儿先天发育不良(方颅、五迟五软)、小儿先天弱视、小儿多动症等。
内科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支气管哮喘等。
妇科疾病:不孕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
外科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骨关节退行性变等。
五官科疾病:口腔溃疡、神经性耳鸣、突发性耳聋等。
眼科疾病:干眼症、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斑变性等。
皮肤科疾病:顽固性痤疮、*褐斑等。
注意事项
①小儿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丸剂,以免误呛入气管。
②长期使用本丸剂时,若遇感冒发热,腹泻等新病,当暂时停用。
③手脚冰凉,脾胃虚寒,大便稀溏,小便色清者不宜用。
④肝病、肾脏病等慢性严重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⑤孕妇慎用。
⑥正确服用方法,建议咨询中医师后决定是否服用。
咨询,如果大家对小编的讲解感兴趣,欢迎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