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医读片女,50岁,左耳听力下降1月
TUhjnbcbe - 2022/4/23 17:52:00
昆明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342721.html

本期病例来源:新医院,编辑:王东东

患者,女,50岁

主诉:发现左耳听力下降1月余,伴行走不稳7天

现病史: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听力下降,无耳鸣,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无肢体活动障碍,未在意,未予治疗。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脚踩棉花感,遂就诊于我院,行头颅CT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听神经瘤?

手术经过、术中发现的情况及处理:

患者全麻达成后,取右侧卧位,头架固定头部,连接电生理监测,术区常规消*,铺无菌巾。2.取左侧耳后发迹内直切口,长8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肌肉,撑开器撑开显露二腹肌沟、枕骨鳞部,颅骨钻孔后铣刀铣下骨瓣,显露乙状窦、横窦。弧形剪开硬脑膜,缓慢释放脑脊液,颅内压降低后将小脑牵开,即见肿瘤组织。以下操作在电生理监测下进行,实性肿瘤质地稍韧、血供丰富,先肿瘤内分块切除,待肿瘤体积缩小后,给予切除内听道内部分肿瘤,并在电生理下确定面神经内听道端,继续分离肿瘤与小脑、脑干之间的粘连,面神经位于肿瘤的腹侧并压向小脑幕方向,面神经被压成薄片状,与肿瘤粘连,给予仔细分离,面神经解剖保留。肿瘤将三叉神经根及脑桥挤压严重,仔细分离,切除肿瘤,部分肿瘤与中脑粘连紧密,无法分离切除,肿瘤大部分切除。生理盐水冲洗术野,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棉片及器械数目无误,用人工硬膜严密缝合修补硬脑膜。骨瓣复位,用钛钉、钛板固定。逐层间断缝合肌肉、皮下组织及皮肤。

听神经鞘瘤

多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属良性病变

早期局限性于内听道内,由于周围骨管限制,对神经压迫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肿瘤较大时,向桥小脑角池方延伸,出现前庭功能损害症状晚期,肿瘤推移压迫小脑,脑干,四脑室

CT

微小听神经瘤:直径小于1.0cm,骨窗显示内听道无或轻微扩大,平扫易漏诊,增强可见肿瘤明显强化

中等大小听神经瘤:直径1.5cm-3.0层面,平扫为低、等混合密度或略低密度,边界欠清晰,瘤周多无水肿。可见囊变、钙化,出血少见。增强多明显强化

大听神经瘤:直径大于3.0cm,平扫多呈低等混合密度,少数呈低密度或略高密度,多呈不规则形,边界多较清楚,多见轻度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多见囊变、坏死、钙化,出血少见。骨窗显示内听道扩大成漏斗状,可见骨质吸收。增强肿瘤呈不均匀性强化

MRI

T1WI略低或等信号,少数呈低等混合信号

T2WI多呈高信号,少数呈高等混合信号

鉴别诊断

1.三叉神经瘤

CT:平扫为等密度,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增强后多为均匀或环形强化,骨窗常可见岩骨尖骨质吸收甚至破坏性改变

MR:T1WI等信号,低信号或低等混合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增强后多为均匀或环状强化

2.脑膜瘤

是桥小脑角区第二常见肿瘤,以宽基贴于桥小脑角区的颞骨,与之成钝角

肿瘤内见钙化及邻近颅骨骨质增生提示为脑膜瘤,增强后常呈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少见,内听道口不扩大,常有脑膜尾征

3.表皮样囊肿

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5%,呈囊性,肿瘤形态为分叶状或不规则,瘤体柔软易塑形,有“见缝就钻”的特点,增强囊壁常不强化

往期16大精彩回顾

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医读片女,50岁,左耳听力下降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