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国际残疾人日致力于在社会和发展的各个领域促进和维护残疾人的权利和福祉,并提高人们对残疾人处境的认识,包括*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据统计,我国有约万残疾人。他们身有缺陷,却乐观开朗;他们生活艰难,却坚韧勇敢。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身上不屈的力量。
残奥冰球运动员:
不能被打败的人生
残奥冰球项目
是北京年冬残奥会
两个冰上比赛项目之一
年北京冬残奥会上
中国残奥冰球队将首次参赛
近日
中国残奥冰球队
正刻苦训练、积极备战
冰球,被誉为世界上
攻防转换节奏最快的集体球类项目
参加残奥冰球比赛的运动员
需要坐在冰橇上参加比赛
对运动员的
身体平衡性、意志力等
提出了新的挑战
邱殿棚今年19岁
6岁时的一场车祸
让他失去了左腿
因为性格要强
他从来没有用过拐杖
很小就学会用一条腿跳着走
5年前,他从零开始学习冰球
通过刻苦练习
进入国家队
在冰上一次次对抗和冲撞之间
他的体能和意志力都在不断增强
来自贵州黔东南州的李宏观
今年21岁
他也是在6岁时遭遇了车祸
失去左腿
李宏观说,来到国家队
参加冰雪运动项目
这个人生的重要转折
让他重拾了信心
虽然没有高大的身材
他却在自己的灵活度上找到了优势
在今年9月
瑞典残奥冰球世界锦标赛上
李宏观打进了8个进球
成为全队进球排名最靠前的队员之一
李宏观说
“我深知
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
你只有更努力才能跟上他们的步伐”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
一群特殊孩子的“冰雪奇缘”
今年16岁的娄家源患有孤独症
他所在的河南洛阳市
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位于大山深处
学校里有听障、脑瘫、孤独症
唐氏综合征等多种残疾的孩子
年,校长吴拥*在听说
中残联计划于黑龙江举办
与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
冬季项目比赛后
给22名学生报上了名
并将专业滑雪教练请到学校
娄家源也因此与冰雪结缘娄家源最初接触冰雪运动时
教练们对他的辅导总是以失败告终
“叫十遍、二十遍都不会理睬一下”
但教练没有放弃
一次次尝试
终于得到了娄家源的回应
他穿上滑雪板一遍遍地练习
从刚开始喊着“快帮忙”“不可能”
到后来已经能一个人滑行
经过一段时间
体能和平衡协调能力训练
娄家源和学校的其他孩子们
终于走上了真正的滑雪场
年12月,娄家源跟随学校来到黑龙江齐齐哈尔参加全国特奥冬季项目的比赛这也是他第一次参赛因为无法适应当地寒冷的天气比赛前一晚娄家源发烧了但是他坚持要参加比赛带病上场的娄家源不负众望
获得男子越野滑雪项目的银牌
颁奖时,娄家源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自己就跑去站到领奖台上
也不需要大人陪着他”
娄家源母亲说儿子那一刻的表现
“可自豪、可开心了
眼睛里有光芒的感觉”
近年来,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
已在全国多项赛事中
获得60余枚奖牌
年
有5个孩子将代表中国出征
第十二届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他们不仅走出了大山
也走向了世界
失聪女孩靠读唇语考上清华博士
近日
失聪26年的
清华大学在读博士江梦南
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
重新听到了这个世界的声音
年
江梦南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
尚在襁褓的梦南
因为肺炎而误用了耳*性药物
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
左耳损失大于分贝
右耳听力完全丧失
半岁后
她便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为了让女儿更好地融入社会
江梦南的父母决定
放弃教女儿学习手语
而是让她学习发音和唇语
最开始
小梦南通过抚摸爸爸妈妈的喉咙
感受声音的震动并练习发声
像正常人一样念出
一个音节、一个字
小梦南都要
反复练习上千次才能完成
不仅如此
在无声的世界里
小梦南学会了用眼睛去观察
通过读唇语来理解别人的话
对命运的不服输
和骨子里带着的倔强
让她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她没有上过特殊教育学校
而是一直在公立学校读书
她没有因此落下一节课程
甚至跳过级
在学校里
梦南一直以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她和其他同学一起上课
一起听讲
但因为无法一直看到老师的嘴型
无法读懂唇语
她只能通过看板书、查阅资料
课后积极自学来跟上进度
年江梦南参加了高考
并且以分的成绩
成功考入吉林大学药学院
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
唯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
考上大学后
江梦南也没有丝毫松懈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
因无法听见播放的录音
她只得舍弃听力部分
在少了占总分数35%比重的
听力分数情况下
她依然顺利通过了考试
年
在完成吉林大学本科
及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后
她考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开启了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
在江梦南的心里
其实有一个“英雄梦”
她希望可以给失聪的群体以信心
别人能做到的
自己同样可以做到
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28岁残疾拾荒者捐赠超百万
近日#残疾拾荒者13年捐赠款超百万元#冲上热搜打动了无数网友这位残疾拾荒者名叫胡雷
家住在宁夏中卫市
11月29日恰好是胡雷的28岁生日身有残疾以捡垃圾、卖手工艺品为生的他来到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三小为个农村学生捐出书包、本子等共计元的物品据西固爱心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罗飞介绍“胡雷六七岁时因高烧导致小儿麻痹症父亲去世早、母亲改嫁爷爷也去世了,跟奶奶一起生活胡雷从小受过别人的帮助长大成人后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这并非胡雷首次奉献爱心今年7月28日河南新乡遭遇暴雨袭击胡雷购买了两车价值2万元的物资捐赠给灾区当货物送到捐助点人们纷纷向胡雷表示感谢由于下身残疾胡雷只能坐在地上他双手合十、不停地说“国家和人民有难我们人人有责!”当周围人问起胡雷的工作他回答道“我就是捡垃圾的”据了解胡雷自年开始做公益累计捐款一百多万元捐赠款是靠平日捡垃圾、卖手工艺品积攒下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志愿者给他的救助金他“借眼”授课27年
双目近乎失明
却坚持在讲台上站了27年
河南商丘虞城县
站集镇三中的老师卢文建
多年来借助妻子和学生的眼睛备课
还自创了独特的教学方法
↓↓↓
卢文建出生于河南商丘
虞城县站集镇刘斜村
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进城工作的机会
来到一所急需老师的乡村中学任教
年,刚当了两年老师的卢文建
因为视网膜脱落
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视力仅为0.01
身为老师却再也看不清课本
卢文建一度陷入绝望
是学生的鼓励让他重拾信心
“他们说
‘老师我们还想让您教
我们读,你听,你记
然后给我们讲还不行吗’
学生相信我,需要我
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走上讲台”
卢文建开始借助别人的眼睛备课
由妻子、学生把课本内容读出来
自己努力记忆,归纳总结成教案
有时同一部分内容他要听两三遍
“如果别人备课一个小时
我需要10多个小时
一天除了休息以外
脑子里面都在想
怎么上课、怎么备课”
为了不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
只有在课间、早读和周末
卢文建才会让学生轮流帮他备课
这种“借眼”授课已经坚持了27年
全校有多名学生先后
给卢文建读课本、报刊杂志
充当他的眼睛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
为了加强学生们的记忆
卢文建在授课形式上花了很多心思
他把各个知识点
串编成顺口溜和快板词
用说快板的方式
让枯燥的内容生动起来
他的快板教学还被同事和学生们
称为“卢氏教学法”
深受大家的喜爱
现实往往不够完美
人生也总遇残缺
但他们的故事告诉所有人
这个世界没什么不可能
心中有光
便不怕路长
致敬,生命的歌者!
致敬,每一个追梦人!
往期推荐
破防了!那些感动你我的瞬间
时隔8年,太空课堂又要开课了,快下载“学习强国”和王老师互动吧!
准备上课!“学习强国”邀你提问!
大屏幕版“学习强国”!集体学习的神器来了→
来源:综合自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