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8
#第三期#
助听设备怎么帮助到我?
为了更好地营造无障碍沟通环境,帮助广大聋人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言语康复训练,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联合音书无障碍研究中心共同推出“无畏听障,勇敢放声”公益活动,为聋人群体提供免费的专业语训课程。
课程共十期,现推出第三期《助听设备怎么帮助到我?》。很多小伙伴都曾有疑问:助听器、人工耳蜗是如何让我们听见声音的?我适不适合做人工耳蜗呢?
这期课程,我们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音书小伙伴划重点啦
↓↓↓
01助听器如何让我们听见声音?
工作原理:麦克风收音→芯片处理声音→放大器调整音量→扬声器发出声音。
02助听器有哪些种类?
主要有四种:耳背式(BTE)、耳内机(ITE)、耳道式(ITC)和深耳道式(CIC)。建议小伙伴们根据听力损失情况选择哦~
03助听器调试主要看什么?
主要根据纯音测听的情况来调试。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多采用非线性的方式增加声音强度,即轻柔的声音增幅大,强烈的声音增幅小。
04我适合做人工耳蜗吗?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助听器的补偿效果可能会不太好,此时可以考虑人工耳蜗。但并不是所有小伙伴都能做的哦,手术前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来排除禁忌。
05人工耳蜗如何让我们听见声音?
工作原理和助听器相似,但本质是不一样的哦。人工耳蜗替代了受损的耳蜗结构和耳蜗毛细胞,直接把外部的听觉信息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唤起我们对声音的感知。
●周雪寒老师
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听力学专业,理学硕士。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言语听觉科学专业,教育学学士。曾先后实医院、英国Salford听力医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听力保健、儿童听力损失、言语听力测试及助听器验配等。
●胡炯审核老师
PhDAuD太平洋大学听力学系副教授听力学博士项目主管临床听力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听觉脑干的神经可塑性及新型助听系统的临床应用。
▼▼▼
音书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听力言语障碍群体的沟通现状,打造听力言语康复领域的互联网服务平台,现有产品服务包括AI辅助沟通APP、言语康复APP、智能字幕速记、信息无障碍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