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针线线皆有温度。本报记者石健摄
保靖县吕洞山夯吉村民的苗绣作品。本报记者张谨摄
凤凰山江苗族博物馆利用区位优势,在挖掘传统苗绣的基础上,培训了一批当地的苗家姑娘进行苗绣作品创作,他们的作品原汁原味,深受游客喜爱。本报记者张谨摄
山江博物馆的手工苗绣坊——这里既是苗绣现场的展示窗口,更是苗绣研究、创新、推广的传承基地。石健摄
湘西职院美术教师彭晓君(中坐者)向孩子们介绍苗绣。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美术教师关洁(左二)走出校园,指导社会各界爱好者制作苗绣荷包。石健摄
山谷居民公司设计制作的部分苗绣周边工艺品。
编者按:
上期,我们走进湘西苗绣,讲述它的构图、纹样、色彩、技艺,并据此追溯它的历史,试图探究隐藏在它背后的一个命运多舛、性格坚毅的民族的足迹与奥秘。
离它越近,内心越是充满感恩。
起源于古濮人雕题纹身、发展于商周时代、雏形出现于春秋时代的苗绣,辗转了数千年时光,依然鲜活于当今苗家女子的袖口、裤脚、衣襟,鲜活于暗淡、枯燥、急促的现代人生活。
多少历史的物证已经湮灭,多少历史的遗存已经死亡,但苗绣仍旧生动动、活泼泼。
罹难,流离,抗争,迁徙,一路走来,苗族人民藉着对美的追崇,以一针一线,以绣、插、捆、点、挑等针法将委婉的心事和对生活的信念绣进绣布之中。
感恩这个将“美”视作生命信仰的民族。
今天,我们面临新的问题是: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对诸多文化遗产的需求之中,比如流连忘返于文化旅游胜地,比如将非遗元素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而文化遗产究竟应该给这个时代一些什么?
因此,文化传承,比任何一个时代更需要贴近时代的需求。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非遗传承,知识的累积需要特定的成长环境,技艺的提升需要长年累月的实践研究,市场的推广与营销需要现代商业智慧……所有的坚守,需要才情,更需要情怀。
本期,我们走进湘西苗绣的三处传承基地,基地主人们正以迥异的思维、渠道、方式从事着同一项伟大的事业。
殊途同归,他们努力的成果,终将指向:一、湘西苗绣距离公众更近,并逐渐融入现代人的生产与生活;二、延续湘西苗绣的美,活态传承一个民族传奇般的历史。
本专题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湘西网-团结报)
(石健)
(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