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快人心2018年起,碰瓷者被撞,车主
TUhjnbcbe - 2022/11/5 11:52:00

这两年,中国的碰瓷现象屡见不鲜。碰瓷者跨越道德和良知,不择手段的谋取利益,甚至无视其中的安全隐患。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再让广大车主承担责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虽然这种耍无赖的行为引起了众怒,但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很多车主对此都感到无可奈何,碰瓷者们也越来越发猖獗。

“狼来了”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寓言。近年来许多“老人碰瓷”,少部分人的恶行,令整个群体、而且是弱势群体从此丧失了大家的信任,“狼来了”效应出现了。

年12月2日,江西南昌某路段,一老大爷上演“戏精式碰瓷”:看到车行驶而来后边走边退,故意倒在车下,假装受伤。他开口索要一万元,周围市民称“医院看下?”结果大爷金句频出:“一万块钱就只能当原来一千元!”司机医院检查,如果老人受伤了负责赔付,结果老人装耳聋不起来。不料全程被行车记录仪拍下,交警判定非交通事故。目前公安正在调查处理。

从法律角度看,碰瓷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会受到不同的处罚。碰瓷情节较轻的,触犯《治安管理条例法》;碰瓷情节严重的触犯《刑法》。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无疑,老人的行为令人不耻,但网友一片式的评论“坏人变老了!”、“老人又来碰瓷了!”、”以后看见老人都要躲远些,赔不起!“......却也不禁令人担忧:老人已经成为碰瓷、坏人的代言词,”狼来了!“效应真的还是发生了!

在南昌大爷碰瓷事件发酵到高潮的当天,另一则西安店员拍照后退时撞上一位7旬老人,老人被鉴定为九级伤残,店员被判赔偿11万元。事件一出,两条新闻被放在一天传播,效应可想而知。

据《人民日报》的统计,截至年10月前发生的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80%左右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诬陷扶人者高达84例。在民众眼中,“扶老人”已成了一个高危行为,分分钟会被讹上,动辄天价的医疗费。对“老人碰瓷”登峰造极的解读就是,年居然出现了“扶老人险”,支付3元就能享受一年,期间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并提供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够滑稽了吧?但也真是可悲的!

让数以亿计的“老人”,都蒙上了“坏人变老了”的羞,要怪谁?

有人评论说是网络媒体和广大网友的”推波助澜“酿成了如今的局面,但看下近年来许多“老人碰瓷”的新闻,都是网上第一时间传播发酵、并第一时间被大众进行“网络审判”,跟媒体报道没啥关系。毕竟公道自在人心,围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更不论现在互联网形式下,人人都是”新闻爆料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路见不平,拔”机“相助已经成为常态了。

另一方面,私以为“老人”常被民众有罪推定,是与执法层面上对“老人”极度纵容有关的。老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被认定为”弱势群体“,他们的许多行为深受道德和法律层面的保护和宽容。观察近年来的”老人碰瓷“案例,在那些查明了是老人及其家人讹诈的行为中,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被讹诈者在付出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和受到心理创伤后,无需赔钱。更多的是,被讹了,只能自认倒霉、出钱私了;却从来没有听到过一例讹人者是被捕论罪的。甚至乎,还有民间主动成立了“委屈奖”,奖给被讹诈的好心人。终于,“狼来了”效应出现了。少部分人的恶行,令整个群体、而且是弱势群体从此丧失了大家的信任。以后,他们的呼救更没有人听得到了。

信任本来就是非常稀缺的东西了。但人的天性中仍然有向善的一面,仍然有恻隐之心,所以,有时仍然忍不住会向陌生人伸出援手。如今,一桩又一桩的现实案例教育了大家:东郭先生不可为!

当然,老人碰瓷,只是在个案中有的情况。在”狼来了“效应的影响下,不经调查研究,也不经深度思考,就简单地给他们贴标签,特别是贴上不好的标签,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属于各色各样的个体,个性不能代替共性,岂能简单的以偏概全?中国老人是碰瓷专业户的标签是不对的,但也反应出我们不再信任中国老人的诚实与善良,这是值得担忧的。

但从根源上解决”狼来了“效应,的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努力的。学会在对陌生人伸手时,保护好自己的权益,是我们现阶段来讲最实际的方式了。如江西几个学生帮助路边摔倒花坛的老人时,记得用手机拍照记录全过程等。

但是在今年,一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来了!新交规将对那些被碰瓷的车主们予以保护。

新交规第七十六条补充,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当然,这条法规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的车要确保没有违章行为。只要车主能提供证据证明对方是自己故意撞上来的,就无须承担责任。

很多网友看到这条新规,都表示大快人心。车主们再也不用担心那些碰瓷行为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切记要有行车记录仪等作为证据。

因此,车主们只需配置记录仪,买好保险,遵守交通规则,就无需再担心那些碰瓷者了。

有行车记录仪遇上碰瓷,还是要马上报警,警察会以行车记录仪记录的影像资料为证据,参照当时的其他人证物证。行车记录仪是保护我们权益的工具,也是保障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不能直接碾过去,也不能直接走人,有证据就不会有口难辨,警察解决问题更容易。

那么,开车时一旦遇到“碰瓷”,你知道怎么处理吗?

1:出事故后,怎样判断是“碰瓷”?

碰瓷者制造事故时,喜欢挑开车经验不足的女孩或看上去弱小的男士。他们一般会先开车跟在“目标”后面观察一阵,然后在“目标”变道时,突然加速冲上去,与其相撞。这也是碰瓷者常用的手段之一。而涉及到人伤的“碰瓷”,他们则会在车速很慢的时候“下手”,碰撞部位大多都在车辆侧面,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自己安全。他们一旦得手,气焰极其嚣张,简直就像喷了唉裶笛克准备强奸弱小的女子,强大气势吓阻对方,让对方服从自己。所以此时你要冷静,看清碰瓷者的意图。

此外,碰瓷者自己的车辆车况往往不是很好,会有多处碰撞痕迹,很多是一些早期进口车。在事故发生后,这些人通常会向车主提出不报警“私了”的要求。

2:碰瓷者提出赔偿要求怎么办?

碰瓷者“受伤”躺在地上,并当场提出赔偿要求的话,不要去碰他,以免其耍赖。可等JC来查医院做检查,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将承担。

如果是双车碰撞,车主在向交警部门报警和向保险公司报案后,对现场情况拍照留存记录,以便日后维护自己的权益。

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在现场轻易给碰瓷者赔偿,不要被对方的野蛮态度吓倒,要主动给对方设置一些“障碍”,避免当场给钱。

3:双车碰撞事故中,报警后处理起来是不是很麻烦?

很多情况下,只要坚持报警,碰瓷者会悄悄遛之大吉,车主不能怕麻烦。在JC到达现场后,如果当事人认为对方存在碰瓷嫌疑,可以私下告知交警。如果对方的确是经常犯事的碰瓷车或碰瓷者,在交警部门的系统里会有相应的记录,交警会对对方车辆车牌进行调查。

但是,无论对方“碰瓷”与否,交警都会在现场对事故做出处理。如果车主对此存有异议,可以在交警处理完事故后,向负责判定事故是否存在碰瓷嫌疑的交警行*部门提起申请,要求对两车进行再次检查,判定是否存在碰瓷嫌疑。但此时车辆必须被扣押在交警部门15-30天,不过上海牌照的车主缴纳5万元保证金,即可将车子开走。

4:除了“伤者”的医疗费,还会产生哪些费用?

如果确属“碰瓷”,“伤者”一般不会检查出很严重的伤情,但对方多会提出赔付误工费要求,这时就医院证明、伤情检查结果(以上最好车主方保留)、对方用人单位出具的误工证明、收入证明。保险公司会对车主所赔付的医药费和误工费进行理赔。要注意的是,付给误工费时须按警方的正常程序进行,同时也别忘了索要对方的工资条以备向保险公司索赔时使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快人心2018年起,碰瓷者被撞,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