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们说,李旭红不仅医术过硬,还是“全能型”的、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当家人;李旭红说,是患者的信任成就了医生;要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人物名片
李旭红,老年医学主任医师,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太原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太原市名特医学专家。长期在老年医学临床一线工作,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患者,温暖了患者和家属的心。她带领老年病科开展亲情化服务和科学管理,连年实现医护服务零投诉,擦亮了“老年病科优质服务”品牌,深受赞誉。
在今年九月太原市“时代新人”评选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李旭红榜上有名。10月17日,重阳节,我拨通李旭红的手机说明采访计划时,她显然很忙,她说:“最好不要采访我,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讲的……”说的也是,看病救人那些事儿,人们见的、听的太多了,那么,李旭红会告诉我些什么呢?
随老年病科主任大查房——每一位患者都是她的“熟人”
次日(10月18日)早上,是李旭红电话里提到的本周大交班、大查房的时间,我试着拨通了她的电话。
“我就在楼下,能上去感受一下你们此时的工作内容吗?”我问。
“行,你上来吧!”
老年病科八楼、九楼、十楼病区的大交班会依次进行。期间,一位护士反映,住院患者李奶奶说昨夜又听见屋里闹老鼠了。“我们告诉她这里没有老鼠,可她还是不信。其实她耳聋那么厉害,平时面对面和她说话她都听不见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护士们觉得又好笑又为难。
李旭红提醒大家:“老年性失聪,并不意味着完全听不到。夜深人静时,一些中低频率的声音我们听不到,反而老人家们或许听得到。一个老人长期躺在病床上,生活单调,情绪难免烦躁,听到一些声音有可能出现幻觉。”她要求大家对这些老年患者要格外关心和体谅。
这是一位身材显瘦、举止麻利的中年女性,她的身影在三个楼层间穿梭,精力充沛。10时30分许,各楼层交班会结束,对八层病区的大查房接着进行。我表明要继续随访。李旭红略作停顿,旋即挥手应允:“那好,跟我来!”便率先一阵风似的走向一号病室。
03床老先生显然病情较重,上了呼息机、戴了面罩。李旭红查看后,指着清洁透亮的面罩对护士说:“你的面罩管理不错,应表扬!”移步至02床老先生身旁,李旭红告诉我这可是一位百岁老人啊!她检查老人身体状况,称赞老先生恢复得好,接着转回头,用爽朗口吻对家属中的一位男性说:“老大,也有你的功劳!”受到表扬的是患者的大儿子,他骄傲地回应说:“我把老爷子现在的视频发到他们单位群里,结果是一片点赞!”这时,百岁老人发了声:“谢谢,谢谢你们,我也祝你们都能活一百岁!”李旭红和医生、护士们对老人的反应有种意外的欣喜,连声说“好,好!”显然,百岁老人的话语让他们心情更加明媚起来。李旭红对家属说:“放心吧,老人家来了这里,归我管了!”
每到一个老人跟前,李旭红用手感受老人的体温,揭起被子看他们的穿着、卧姿以及清洁状况,有时拿过听诊器进行听诊、问诊,不时与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交流。
17床患者也是位百岁老先生,李旭红放大声音逗老人开心:“怎么样,来了这里感觉比在家还好吧?”老人接茬儿说:“好!就是觉得嘴里苦。”李旭红转身问护士:“昨天老人吃糖了吗?”护士告诉她昨天给老人吃糖了。见我有些不解,她告诉我,昨天是重阳节,医院和科里组织了与住院老寿星们的联欢活动,还为他们准备了小礼物,其中就有象征甜蜜的棒棒糖。“这位老人喜欢吃甜的,根据他的身体情况,我们不作硬性限制,一方面可兼顾老人的饮食爱好,另一方面,这些食物也能起到支撑热卡的作用。”
查房持续至近午时分。我有个突出感受:每位患者及家属,都是她的“熟人”。
必须面对“摁倒葫芦起了瓢”的难题——当医生就是要担起四个字:治病救人
“能具体谈谈你的工作吗?”我问李旭红。
“谈哪些呢?”
“说说你为患者做的那么多事,讲讲那些难忘的故事。”
“其实真的没什么好讲的,要讲也很简单,当医生就是要担起四个字:治病救人。医院找你,就是要你解决问题,就是要能去除他们的病痛。”
李旭红说到的“要讲也简单”,当然一点也不简单,相反,老年病科的收治对象特殊,高龄、超高龄患者多,病情复杂,特别是危重老年患者情况紧急,考验着老年病科的救治能力。
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且多病共存情况普遍,医治中必须谨慎处置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相互影响、彼此牵扯甚至“短板”互现的矛盾。男医生白斌这样形容:这类老年患者好比一个瓷盘,一碰就碎。就拿补液体来说——多补毫升可能导致心衰,少补毫升又可能造成肾衰。女医生李洁如则用“多米诺骨牌”作比喻——一步有误可能满盘皆输。对于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形,李旭红的总结是“摁倒葫芦起了瓢”。可再难,也得拿得下,不然,何谈治病救人?!
市二院老年病科前身是以保健护理为主的特需病房,6年正式成立老年病科时李旭红走马上任。一直担任老年病科护士长的刘家蓓说:“当时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我们开始上呼吸机、收治危重老年患者,李旭红主任让我们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有了新的开始。”如今,有着30多年临床医学经验、身为太原市名特医学专家的李旭红,在治疗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抢救急危重病人方面已达省内先进水平。老年病科九层病区护士长朱静深有感触:“高龄、超高龄危重患者一旦上了呼吸机,恢复到‘脱机’状态特别难,因为李旭红主任医术过硬,我们老年病科危重高龄患者‘脱机’成功率比较高。”
救治高龄、超高龄危重患者的例子有很多。其中,他们曾多次成功心肺复苏超高、
“新入院的患者我要尽早见到,危重病人抢救我必须到场,只要能挪出床位,危重患者不能拒收!”这是李旭红的工作要求。她的同事们可以在任何时间拨打她的手机,随时通知她抢救患者,或者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
“真没想到,她水平已经达到这个程度了,每天又那么忙,还能坚持学习。每当有新的技术项目推出,她都会为我们发来最新指南。”
“她很重视科研,并且注重在课题研究方面培养我们年轻人。”
作为学科带头人,李旭红主持完成多个省、市级科研立项项目,还参与两项全国多中心计划项目,参与研发专利2项。临床与科研并重,为老年病科增强救治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奠定了扎实基础。如今,老年病科床位数增至张,保持很高使用率,显现了较强的服务能力。
“全能型”的她,内心快乐而温暖——让老年病科有“家”的感觉
住院的老年患者有时情绪不稳,有的还挺固执,不仅子女们叫苦说老人“不听话”,有时就连医护人员也感到“没辙”。这时只要李旭红过来开口劝说,一准儿就灵。这其中有何奥妙?
实际上,李旭红这种威信或者说魅力,并不是凭借医生甚至专家、科主任的权威“管”出来的,她说,要重视老年患者的想法,尽可能满足老人的意愿,把人文关怀寓于救治、护理过程中。她曾耐心地与患者子女谈心:即使老人不吃你递上的饭,也不要埋怨老人,而是要像关爱小孩子一样去体谅他,呵护他。有时,他会反感你的“管理”,这时,你不妨放放手,给老人以释放情绪、表达想法的空间,理解老人的情绪,才能更好地照顾老人。
一次,一位住院的百岁老人说啥也不让子女给他喂药,李旭红来后先为他耐心解释治疗方案,然后用幽默、爽朗的方式与老人聊天,很快老人就对她点头,表示配合用药,李旭红于是蹲下来喂老人吃药。护士长刘家蓓当时抓拍到的这个镜头至今还存在手机里。
李旭红认为,是患者的信任成就了医生;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用心、用情,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李旭红介绍说,实现多学科团队基础上的老年疾病综合理疗,将康复训练贯穿其中,体现恢复老年患者功能、帮助他们重新回到家庭、回到生活的宗旨,所追求的是医养结合的目标。而如果不能努力地让老年患者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舒适与温暖,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那么,这些目标都是空谈。
医院一位老护士长的父亲在此接受治疗,出院时她给同行们送来了锦旗,她说她觉得这里服务老人的态度是最好的。
老年病科的医护人员们同样也感受着家的温暖。他们说,李旭红是一位“全能型”“特担当”,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当家人。逢年过节或者遇到长假,她总是尽量照顾家在外地的同志回去陪父母,给自己多排几个班;有年轻同志办婚礼,小两口家都在外地,她就带着科里同事集体上门帮忙;一次,在德国学习期间,她撸起袖子给大家做炸酱面,同事们才发现她居然还有着一手好厨艺。
“如果工作不需要我忙碌了,我会有许多爱好,也许还会像你一样喜欢写作。”听李旭红用活泼的语气聊天,能感觉出她是一个内心快乐的人。
李旭红的家离市二院不远,这样,每逢夜间有抢救危重患者的电话打来,她都能尽快赶到。
“记得有两次,她连睡衣都没换就跑来了。”
“有一回她赶来抢救患者时,我发现她的厚长筒袜挂破了,事后她觉得有点痛,一看才知道是来的路上把腿碰破了皮。”
“那回半夜抢救患者,她是带病赶来的。”……
同事们讲的这些,李旭红没和我讲过,正是她所谓“没啥好讲的”。在她的小家和老年科这个家之间,她真实而快乐地忙碌着。
“像李主任这样没明没黑地忙,她的睡眠肯定很差,想想怎么受得了呀!”同事们这样为她担心。
“虽然忙,虽然累,但我能睡得着觉。”李旭红说。
“有什么妙招吗?”我好奇。
“心里清静,干净。不物喜,不己悲。”
这一刻,我感佩于她的爽朗、从容,同时也想到了她拥有的头衔和光环——其中有各种令人羡慕的、分量很重的荣誉。这些荣誉,注解了一位医生执著的付出,同时也烘托了一个真诚、快乐、洒脱的心灵。
摄影:米国伟
责编:白伟
版式:谢姣姣
检查: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