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65岁阿姨欲与45岁小男友结婚,领证前接
TUhjnbcbe - 2022/11/23 21:18:00
白癜风久治不愈原因 http://m.39.net/pf/a_4576808.html

同事一大早到办公室来,从刚进门就一直在接电话。

刚开始尚且可以耐住性子讲道理,后来也还能苦口婆心的规劝,到了后来就变成了激烈的争吵,再后来同事干脆大吼一声:“好好好,我管不了你,那我就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吧!”

挂断了电话以后,同事便一直在抱怨:“现在的推销员,真的可恶!专门找老年人推销,这些老人也真是的!说了那么多次,一看就知道是骗人的东西,就偏要买!

平时明明那么节俭的人,就连买个鸡蛋都要跑到老远的地方去买价格最低的,怎么买这些推销的东西时就这么大方,几千几万的往外掏都不带眨眼的!真不知道这些推销员到底都给他们灌了什么迷*汤!”

问及我们才知道,原来,同事在老家独居的母亲,前两天在推销员那里买了一个什么所谓的“能量石理疗床”,花了一万多块。同事不问,她就不说,今天同事打电话回去才告诉了同事。

同事一听当然又急又气,立刻就让老人家把床给退了,可老人还不肯,偏要留下,同事是磨破了嘴皮子,给她普及老人推销陷阱,可是同事的母亲反过来还生气,说同事这是不想她好,就盼着她早点升天呢。

这可把同事给气得,半天都没缓过来,也万分的不理解。

“我实在是不明白,我妈从前也不是个糊涂的人,可是年纪越大脾气就越是古怪了,人家就是利用老年人心理防备弱,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她怎么就想不明白,就是不听劝,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容易嘛?我又不是不让她花钱,也不是要她的钱,只是不让她这么把辛苦钱拱手送给别人,这有错吗?”

原因是什么?其实说白了还是因为孤独。

“妈,你这是要干什么?这种事情为什么不和我们商量一下就自己做决定?”

“我这不是告诉你了嘛,现在就是在告诉你啊。”

“你这哪里是在告诉,你明明是在通知!”

梁阿姨的女儿一大早打电话过来,一开口对梁阿姨就是火气很大的样子,弄得梁阿姨的脾气一下也上来了,口气也开始变得很冲。

“我的事情,我自己能够决定,不需要跟你们商量!”

梁阿姨说完这句话,女儿刚想继续说些什么,梁阿姨就把电话啪的给挂断了。

没一会儿,电话又响了,这一次是儿子,梁阿姨把电话接起来,儿子与女儿如出一辙。

“妈!你年纪也不小了,做事能不能不要那么幼稚,你要结婚领证这种事情你都不打算通知我们,我们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你把我们当什么了?!

我们还是听别人说才知道的呢,你知道人家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话有多不好听吗?你是不是找了个比你小二十岁的?你知道人家对你是真心的吗?人家就是图你的房跟钱!

这事儿别说妹妹不高兴了,我也一样,我们俩肯定不会同意这件事情的!”

梁阿姨对儿子的态度刚开始也还算好,可听到儿子口气这么冲,说话这么难听,连一句话都没说,直接就把电话又给撂了。

儿子女儿的电话响了好几次,梁阿姨一次都没有再接,接着女儿和儿子又发了好几条语音消息,梁阿姨点开听了,无非都是一些苦口婆心的规劝,让梁阿姨回头是岸,否则到时候被骗得人财两空可就晚了。

要不就是说的梁阿姨也应该为了儿子女儿考虑,做出这种事情,说出去就是为老不尊都很难听。

其实梁阿姨没有告诉女儿儿子的是,她前几天就跟那个小二十岁的男朋友分手了,儿子和女儿轮番训斥她,她才*气没有告诉。

梁阿姨今年65岁了,老伴儿走了十多年,女儿儿子都在外地工作,也在外地安了家,女儿儿子也有下一代的事情要忙,根本顾不过来她,虽然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发视频,过节了也会带着孩子和孙子回来看她,可是对于梁阿姨来说,孤独依旧是难以填补。

也就是半年前的事情,梁阿姨在网上认识了一个本地45岁的离异男人,男人经常过来看他,陪她说说话,一来二去跟梁阿姨说想和她一块儿过日子,一起做个伴儿,梁阿姨本来也没当真,可是这个男人居然真的煞有其事地跟她求婚,经常过来给她做饭,打扫卫生。

半年时间,梁阿姨动了心,有人陪伴的日子,总是快乐的,她心里明明知道,这个男人想要的可远远不是嘴上说的这些,相差20岁的“大龄”女友,他能图什么呢?

可是梁阿姨装作不知道,只要对方对她好,有些身外之物,她也不是不愿意会和对方分享。

也是和女儿儿子因为一件小事情争吵以后,她*气答应了男人领证的要求。

然而在领证前,这个男人接了通电话,梁阿姨便后悔了,立刻潇洒分了手。

“他的企图太明显了,我平时装个耳聋八叉,还听不懂他的家乡话,其实我听得到也听得懂,他领证前跟人家咨询遗产分配的事情呢,我还要他?我又不是傻。”

但是这些梁阿姨并没有和儿子女儿说,她怨儿子女儿太远,不能经常看她,儿子女儿却又觉得她脾气古怪不愿意多和她交流,这才闹出了这些事情。

很多人都羡慕老年人的生活,觉得老年人有退休金养老金拿,还不用工作,有钱有闲,可比背负着巨大生活压力忙忙碌碌的年轻人们要舒服多了。

的确,老年人是已经过了那个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年纪了,到老了,就是应该休息享福的时候了。可是老年人的晚年,却也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可以有许多娱乐项目,他们也知道玩乐,也知道如何消磨时间,可是这些也都掩盖不了孤独的现实。

尤其是一些独居老人。如今的孩子与老人基本上都不会生活在一起,老人住老人的,孩子住孩子的,生活上不会产生密切的交叉,孩子偶尔会来看看老人,但却不会一直陪伴着老人。

也许子女会觉得,这已经算是陪伴了,可对于老人而言,一直在身旁的那才算是陪伴。

子女的陪伴,占据老人生活的部分实在是太少了,少得可怜,如果只有子女在的时候才能稍微陪伴一阵子,那么子女走后,老人面临的就是更大的空虚感。

所以他们需要一个感情的寄托,这种寄托无论是什么,哪怕是有意图的,他们也都会想要极力抓住。

就像是文上所提到的专门向老人卖东西的推销员那样,他们为什么总是能够让老人无比的信任,心甘情愿地掏钱给推销员,甚至有些老人还会傻傻地把家里的好东西都免费送给推销员。

这真是老人老得糊涂了?不是的,这仅仅是因为,那些推销员太会投其所好了。

你不懂老人的,他们全都懂。他们知道老人急需要一个情感寄托,而他们也需要从老人这里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他们愿意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讨老人的欢心。

而讨得老人的欢心,其实成本并不高,就是经常去陪陪他们,听他们说说话,带一些最实用的小礼物,什么肉蛋蔬菜,什么卫生纸牙膏。

只要一点点小小的付出,就能从老年人身上得到大大的回报,这种稳赚不赔的生意,他们当然愿意去做。

老人呢,也只是相信这自己想要相信的那一部分,忽略了自己不想要知道的事实,对他们而言,这的确并不算是骗,只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结果罢了。

至于亏不亏,站在年轻人的角度,那自然是亏,不然也不会用骗这个词去形容那些老人推销专员了。而站在老人的角度,可能老人的心中,一点儿都不亏,反而很值得。

正如梁阿姨那样,她其实一直都明白,这个45岁的小男友从一开始的动机就不单纯,可是她依旧还是选择了错下去,因为什么?因为她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各取所需。

若不是这个男人太过贪得无厌的露骨,梁阿姨可能真的会继续纵容下去,因为她真的需要一个陪伴,哪怕对方不是真心,她也觉得无所谓。

值得吗?至少梁阿姨觉得值得。

与其千防万防和老人斗智斗勇谨防老人被骗,倒不如反思一下,身为子女,我们真的做到了尽孝的义务了吗?我们有了解老人真正的需求吗?我们到底能不能做到成为老人感情上的寄托?

理解老人以后,你会明白,其实老人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很好理解,并不是无法沟通。

或许你认为自己做得已经足够,然而对于老人而言,永远都缺少一份陪伴。

1
查看完整版本: 65岁阿姨欲与45岁小男友结婚,领证前接